高毓安,網絡分析員、長期為中國國民黨青壯派進行政治公關工作,同時為罷免本市第五選舉區立法委員林昶佐活動負責及發言人。 徐巧芯,時任第13屆議員,曾任2016年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朱立倫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 陳賢蔚,隸屬新潮流系,曾任立委吳思瑤服務處主任,2018年參選本區議員落敗。
親民黨後當選第9屆議員,於任內加入國民黨並成功連任第10屆議員,2010年因初選落敗脫黨參選連任失利,2012年因時任議員陳碧峯解職而重返議會並再度連任第12、13屆議員迄今。 除此之外,儘管明面上國民黨贏得13席次,苗栗縣的勝選者鍾東錦以及金門縣的勝選者陳福海其實皆有夾帶國民黨的支持的人氣,以此來看,國民黨實際贏得席次與2018年一樣為15席。 2022年7月,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被指控碩士論文抄襲,經臺灣大學、中華大學認定確實有抄襲,撤銷其碩士學位。 林智堅於8月12日宣佈退選,後由桃園在地立委鄭運鵬接手參選,其後亦出現諸多政要的學位論文陸續被指控抄襲,各校收到檢舉後,啟動審理調查程序。 2022年8月,《鏡週刊》報導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任職宏碁公司時主持的農業委員會委託標案結案報告涉嫌抄襲。 農委會於9月16日表示,比對21篇報告中有6篇重複度高,要求宏碁公司、張善政提書面說明,後不了了之。
2022選舉: 地方選舉
本表列出的各項資訊,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佈的選舉結果為主。 縣市議員部分,國民黨發揮深耕地方的優勢,取得最多席次,有367席。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有277席,與2018年比較,進步39席。 此外,其他政黨有39席、無黨籍則有227席,皆減少7席次,顯示第三勢力被壓縮。 2020總統大選現任總統蔡英文以817萬票順利連任,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在立委選舉拿下61席,繼續掌握過半席次,中國國民黨則拿下38席。
- 不參選連任陳永德,時任第13屆議員,曾任第7、8、9、10、11、12屆議員,2022年宣佈不再爭取連任。
- 另外,在鄉鎮市長選舉,國民黨共贏得76席,無黨籍也拿下93席,而民進黨有35席。
- 在野黨共和黨在本次選舉中以9個席位的優勢奪回衆議院控制權,而民主黨則保持了參議院控制權並淨增一席。
- 是次選舉也有部分輿論認爲是臺灣此後政治格局能否形成藍、綠、白三黨鼎立新格局的關鍵象徵和潛在轉折點。
2020年選舉還舉行了波多黎各地位公投,波多黎各領土投票贊成作為一個州加入聯盟。 與特區一樣,它也將有兩名參議員,但與特區不同的是,根據人口規模和分配公式,它將在眾議院獲得五個席位。 2022選舉 10月13日,兩條反對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和防疫政策的橫幅出現在北京西北部的一座繁忙的立交橋上。 2022選舉2025 抗議發生在中共二十大前夕,當時外界廣泛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即將獲得連任,延續他的權力。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因患白血病合併多個內臟器官功能衰竭,搶救無效,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去世,享年96歲。 與此同時,卡塔爾世界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中國觀眾在公共電視上看到的直播畫面,卻與世界其他地方有所不一樣。
2022選舉: 選舉
在近兩次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都繳出亮眼的成績單,縣市長部分,排除尚未舉行的嘉義市長選舉,國民黨當選人數為13人。 民進黨當選人數與2018年相比退步,當選人數為5人,無黨籍則進步增加至2人,而其他(民眾黨)為1人。 在首都臺北,提名初期被看好的陳時中被國民黨的蔣萬安逆轉;市政被媒體評比為五星級的大城市譬如桃園、基隆及新竹市都無法延續執政,結果震撼臺灣政壇。 親民黨後參選第9、10屆議員失利,2008年因時任議員蔡坤龍解職而遞補當選並連任第11、12、13屆議員迄今,2019年轉投民眾黨,2022年宣佈不再競選連任。 初選參選人王世堅,隸屬扁系,時任第13屆議員,曾任第8、9屆議員、第6屆立委,2008年立委連任失利後回鍋當選第11、12屆議員。 臺灣團結聯盟後當選第5屆立委、第10、11、12屆議員,2018年以未與黨中央取得聯繫為由自行登記參選並成功連任,2022年宣佈不再競選連任。
林杏兒,時任第11屆全國青工會總會長,曾任臺北市青工總會長、臺北市黨部副主委、北投區青工會長等職,2018年參選本區議員落敗。 張斯綱,曾任中華民國前副總統蕭萬長幕僚、國民黨中央委員及文傳會副主委,2018年以本區第一高票當選第13屆議員迄今。 2022選舉2025 民進黨的問題從來不是對選情操盤以及議題的操作,可以在極為低迷的2018選戰結果中贏得2020大選,全黨一心事在關鍵。 )於2022年11月8日舉行,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34個席位將在定期選舉中角逐,獲勝者將於2023年1月3日至2029年1月3日在美國國會任職6年。
2022選舉: 選舉議題
9月20日,新竹市長參選人兼民眾黨籍立委高虹安遭指博士論文涉嫌抄襲,但獲不起訴處分。 2022選舉2025 10月13日,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認定民眾黨籍立委蔡壁如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撤銷碩士學位,隔日,蔡宣佈辭去立委職務,懸缺由2020年不分區立委排名最前的民眾黨落選頭吳欣盈遞補。 身兼民進黨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在選舉結果出爐當晚宣佈辭去黨主席,目前由連任成功的高雄市長陳其邁代理。
2022 年九合一選舉戰況激烈,各地開票作業仍持續進行,除嘉義市將在 12 月進行補選外,目前 21 個縣市都已自行宣佈當選。 國民黨拿下 13 席含六都 4 席,民進黨拿下 5 席含六都 2 席,民眾黨首次參戰即拿下新竹市 1 席,苗栗縣、金門縣 2 席由無黨籍候選人當選。 中央選舉委員會(簡稱:中選會)在2022年11月26日23點53分最後一次更新數據後,也代表著本次許舉的落幕。
2022選舉: 小笠原預測只贏5縣市長 民進黨高層:危機意識未必不好
不參選連任陳義洲,時任第13屆議員,曾任第8、9、10、11、12屆議員,為前臺北市議長陳健治胞弟,2022年宣佈不再競選連任。 2022選舉 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大敗已成定局,1月的兩場立委補選結果也在未定之天,不容樂觀。 選舉是最真實也最有效的民意檢視,九合一選舉大敗,一手掌握提名權的蔡英文、難逃民進黨敗選最大戰犯角色,然而,真相總是更複雜一些,… 另外,在鄉鎮市長選舉,國民黨共贏得76席,無黨籍也拿下93席,而民進黨有35席。 與2018年相比,國民黨減少7席,民進黨也退步5席,無黨籍反而增加12席。
參議員被分為三組,他們的任期是錯開的,因此每兩年選出一個不同的組別。 三組參議員上一次當選是在2016年,2022年將再次參加選舉。 11月26日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注意到這次選舉結果,反映了臺灣人民「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今後將繼續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另一方面,國民黨雖然仍為最大贏家,但是對於黨主席朱立倫是否在本屆選舉中起到積極作用以及國民黨能否在2024年重返執政仍有疑問,主要原因在於九合一選舉與總統選舉的關注議題不同。 2021年1月底,有關通過《華盛頓特區准入法案》的討論再次被提起,這意味著該法案有可能被通過成為法律,從而在第117屆國會期間承認哥倫比亞特區為一個被稱為道格拉斯聯邦的州。
2022選舉: 臺灣九合一選舉:大麻合法化議題受到關注
當藍綠陣營還在為九合一選舉結果感到悲喜,並且積極投入立委補選的延長賽,展開另一場廝殺的同時,美國華府也正迎接國會改選後的政治新風向。 在二年半前,蔡英文當選連任後,民進黨政府同意臺積電赴美設廠時,司馬亮就在「從臺積電赴美設廠,再談臺灣亡國論」一文中強調,… 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寫下慘烈的敗績,國民黨在沒有「X(韓)流」的情況下,紮紮實實打了一個大勝仗;奇特的是,… 2022九合一選舉結束,既如預期又大出意外,國民黨堪稱大獲全勝,而選前驕氣滿滿聲稱「選不好,國際怎麼看我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請辭,… 2022臺中立委補選,林靜儀代表民進黨以51.83%的得票率,88,752票首次拿下臺中第二選區的席次。 2022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俗稱111年九合一選舉、或稱111年九合一大選、第三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公告於2022年(民國111年)11月26日舉行。
2022年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選舉於2022年11月8日舉行,以選舉美國聯邦參議院其中一名喬治亞州的聯邦參議員。 獨立參選林元敏,時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口腔組織工程暨生技材料研究所所長,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教授。 康家瑋,隸屬湧言會,時任龍山國際青年商會分會長,為前國安會祕書長康寧祥姪孫、第3、4、5、6、7屆議員康水木孫子、第3屆國大代表康耀忠兒子。
2022選舉: 中國宣佈放寬新冠防疫「新十條」 未提堅持清零首次明確隔離可居家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如果回高雄選,還要先過屏東市長潘孟安、立委趙天麟這兩關就是了。 初選參選人葉林傳,時任臺北市副議長、第13屆議員,曾任第11、12屆議員,為牛埔幫創幫幫主葉明財兒子。 親民黨後當選第5屆立委、任務型國大代表,2005年重返國民黨後回鍋當選第11、12、13屆議員迄今。 初選參選人陳宥丞,曾任親民黨前議員黃珊珊辦公室助理、民眾黨發言人、臺北市黨部副主委、港湖服務處主任等職。 以當地時間計算如發現倒數時間不準確,請點擊此處刷新臺北市第14屆市議員選舉於2022年(民國111年)11月26日舉行,此次選舉也是2022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一部分,與臺北市長第8屆市長選舉和臺北市第14屆裏長選舉同時舉行。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連任成功原本是好事一樁,但因國民黨需要她再披戰袍,投入蔣萬安遺留下的立委補選,使她食言之前不投入補選的承諾,引來外界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