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硬碟2025詳細資料!(持續更新)

觀念上只是備份 RAID 內的資料,非備份整組 RAID,當成只是備份單臺硬碟內資料即可。 在磁碟管理 Disk manager 這層,觀念上先不必當成 RAID 看待,也不必理會背後的虛擬架構。 這層的操作 RAID 已只是單臺高容量的磁碟供規劃使用。 Server 的 Windows or Linux 開機系統安裝單獨一臺硬碟,而 RAID 是高容量儲存設備,是當做的 File Server 存放檔案。 HP 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 提供安裝、管理功能,非常好用,但因 HP 屬高階機種,功能強且複雜, 建議初學者使用Create Array 預設設定,一步一步安裝即可,勿任意更改參數。 RAID 購買時原廠應該都已安裝設定完成,可以直接使用。

它的好處是不會像RAID 0,每次存取都要讀寫全部硬碟。 但在部分的JBOD數據恢復實踐中,可以恢復未損毀之硬碟上的數據。 同時,因為每次讀寫操作只作用於單一硬碟,JBOD的傳輸速率與I/O表現均與單顆硬碟無異。 raid 硬碟2025 使用者如果不幸沒有備份,並且RAID磁碟陣列故障無法讀取資料,睿卡科技提供專業「RAID資料救援服務」及「公開透明價目表」協助救援並盡快讓工作步上軌道。 構成RAID 0磁碟陣列中任何一塊硬碟的損壞,都會導致其他硬碟數據也喪失。

raid 硬碟: RAID 5+1 運作原理

簡單的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盤(物理硬盤)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盤組(邏輯硬盤),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盤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備份技術。 硬碟是電腦上使用旋轉碟片為構造的「非揮發性儲存裝置」,電腦數位化的資料會通過硬碟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並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儲存和檢索數字資料,因此硬碟碟片的平整性就特為重要。 RAID 1+0 則可以在犧牲 RAID 0 的優勢下正常運作 ,RAID 1+0 巧妙的利用了 RAID 0 的速度以及 RAID 1 的保護兩種特性,不過它的缺點是需要的硬碟數較多,因為至少必須擁有四個以上的偶數硬碟才能組成。 至少需要2個硬碟組成,將資料分散並同時寫入不同硬碟裡;讀取資料時,需要同時讀取各硬碟的資料,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檔案。 適用於音、視訊訊號存儲、暫存檔案的轉儲等對速度有極高要求的資料 。

  • 常見的NAS(網路硬碟)使用LinuxOS建立RAID,並且因為 NAS也是獨立的硬體設備,速度上雖與Hardware Controller的 RAID磁碟陣列較不一樣,但NAS對於眾多使用者來說已經足夠使用。
  • 假設使用兩顆1TB的硬碟,建立RAID1的磁碟陣列架構,電腦或裝置以總容量1TB為使用的空間,不會是兩者相加的2TB,也不是兩顆1TB。
  • 每種等級都有其理論上的優缺點,不同的等級在兩個目標間取得平衡,分別是增加資料可靠性以及增加記憶體(羣)讀寫效能。
  • 如果除了 RAID 6 之外,想了解更完整的RAID解析,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RAID 磁碟陣列是什麼?
  • RAID 已有 RAID 0、RAID 1、RAID 5、RAID 5+spare、RAID 6,…..等級,未來還有可能繼續推出其它新等級,現有等級要完全暸解選出適用等級,已很頭痛。
  • 萬一硬碟無張貼順序編號,日後當維護時 3 臺硬碟都同時抽出來檢查,但因廠牌型號相同,外觀也相同,一定無法分辨硬碟原順序。

因為硬碟是透過磁碟陣列卡(RAID Card)的晶片去運算,不太會去消耗作業系統(OS)的效能,穩定性和速度較高,企業使用的伺服器(Server)大多是使用Hardware Controller。 簡單來說,RAID 的組成也是可以透過硬體裝置 RAID 控制器去將資料寫入的部分依照 RAID 模式去分配下去,但你同樣也可以節省成本的使用電腦的作業系統來製作 RAID,但就會被綁定在該作業系統上並喫 CPU 的資源,甚至大版本更新還會有相容性問題。 RAID 1是所有RAID等級中組成成本最高的一種,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會選擇RAID 1來保存那些關鍵性的重要資料。

raid 硬碟: 如何挑選適合的 NAS 硬碟及 RAID 種類,硬碟科普與 RAID 架構大比較

在前面『RAID Level 等級種類』章節已詳細介紹過,使用者應該都已知道 RAID 只容許故障 1-2 臺硬碟,萬一同時2臺硬碟故障,RAID即受損無法正常讀寫,內部重要資料極可能遭破壞。 兩組以上的N個磁盤相互作鏡像,在一些多線程操作系統中能有很好的讀取速度,理論上讀取速度等於硬盤數量的倍數,與RAID 0相同。 其原理爲在主硬盤上存放數據的同時也在鏡像硬盤上寫一樣的數據。

,是常用於備份資料的一種方法,如果不幸其中一顆硬碟故障,另外一顆硬碟還有資料可以讀取,因為是鏡像的功能,實際可用容量的空間僅有計算一顆硬碟。 【安全性】RAID 6 的使用者,是看重其容許壞兩臺硬碟,比 RAID 5的容錯機制更好的『安全性』考量,比 RAID 5多一層保障,RAID 6故障2臺硬碟後,還能夠進行正常讀寫。 有些機種可能無法支援特定容量的硬碟,但仍能透過其他種組合或是與擴充裝置搭配,以達成容量總數。 請隨時參照 Synology 產品相容性列表 以得知最新資訊。 Synology RAID 容量計算器為您估算 Synology NAS 上各種硬碟配置和 RAID 形態的空間利用率。

raid 硬碟: 硬碟陣列安裝及應用課程 (Software Raid and Hardware Raid)課程簡稱:Software Hardware Raid Training Course

當主硬盤(物理)損壞時,鏡像硬盤則代替主硬盤的工作。 因爲有鏡像硬盤做數據備份,所以RAID 1的數據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級別上來說是最好的。 但無論用多少磁碟做RAID 1,僅算一個磁碟的容量,是所有RAID中磁盤利用率最低的一個級別。

raid 硬碟: 什麼是RAID 1?

RAID 5 可以將硬碟容量加總,亦可以增加讀取速度,也有容錯功能.而且多顆組合起來只會浪費一顆硬碟.不像RAID 1每二顆硬碟會浪費一顆. 這是 SATA 很簡單的 RAID Controller 設定,只有基本安裝,無其它『RAID 進階功能』,RAID Config 是將 RAID 虛擬架構所有的組成要件資訊。 RAID 50由於在上層把多組RAID 5構成Stripe,效能比起單純的RAID 5高,容量利用率比RAID5要低。 比如同樣使用9顆硬碟,由各3顆RAID 5再組成RAID 0的RAID 50,每組RAID 5浪費一顆硬碟,利用率為(1-3/9),RAID 5則為(1-1/9)。 RAID 10是先分割資料再鏡像,再將所有硬碟分為兩組,視為以RAID 1作爲最低組合,然後將每組RAID 1視爲一個“硬盤”組合爲RAID 0運作。

raid 硬碟: NAS RAID 容量計算器

一般企業如資料量大且要求 24h 全年不關機,建議採用這種高階 RAID,且內部搭配企業級規格的 SAS 硬碟,非 SATA 硬碟。 另一極令人稱道的特性,雖然 RAID 這層也是虛擬架構,但因其建構的架構 RAID Configuration 是寫入在 RAID Controller 和各臺硬碟內,而且 RAID Controller Card 和 Hard Disk 內有很多地方可隱藏保護不易破壞,所以理論上較安全。 Array 晶片獨立運算,有獨立的讀寫Channel,memory…因不加重作業系統負擔,讀寫速度極快。 既然已知『RAID 虛擬架構』如此脆弱,實務上當然是愈少層愈安全;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市面上出現一大堆『多層虛擬架構』的RAID。

raid 硬碟: 使用 RAID 6 的建議、結論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RAID級別可以滿足用戶對存儲系統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 常用的RAID級別有以下幾種:NRAID,JBOD,RAID0,RAID1,RAID1+0,RAID3,RAID5等。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中文簡稱爲獨立磁盤冗餘磁盤陣列。

raid 硬碟: 硬碟摔到時,你該知道的5件事(2022年)

使用者如已閱讀 『RAID 種類、等級』….相信足以有能力選擇適用機種,接下來此篇『RAID 安裝』只是說明安裝的基本常識,進階的技術因為要有各廠牌設備實作,無法在此討論。 軟體磁碟陣列(Software RAID):主要由CPU處理陣列儲存作業,缺點為耗損較多CPU資源運算RAID,優點則是價格偏低。 分類有3種:基於主機板的磁碟陣列:只需要主機板支援即可(通常是晶片組內建的RAID功能,如Intel Matrix RAID,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不需要任何磁碟陣列卡。

raid 硬碟: 建議的 NAS 型號

假設使用一顆1TB、一顆2TB的硬碟建立RAID1磁碟陣列的架構,同樣會以最小那一顆的容量為使用空間,只有1TB,因為RAID1是同步資料方式,如果以2TB,另外多出的1TB的資料無法進行鏡像。 建議規劃RAID 6 時勿超過您的技術能力,RAID容量也取決於硬碟數量,使用一組您有能力管理,能夠做到排除輕微故障的基本知識,纔是正確的選擇,本公司真的不建議一般使用者使用自已不熟悉、無法自行管理的磁碟陣列。 但試問:誰會放心當發生一臺硬碟故障時放著不處理,繼續等第2臺硬碟故障時再處理?

raid 硬碟: 速度、效能

因此在硬碟的挑選上特為要注意溫度的表現,但這種數據還是要實際測試才知道,因此只能透過爬文來在購買前瞭解。 但在同時擁有多槽的主機之內,硬碟的部署及運作環境就更容易受到其他硬碟的幹擾。 raid 硬碟2025 加上硬碟磁軸旋轉運作時會震動,更容易引起「共振」影響其他顆硬碟,此時針對硬碟震動及幹擾的硬體設計(如平衡馬達、RV 感應器等)在多 Bay 的機器中就特為重要,有如一些官方數據更是建議 NAS 採用的硬碟最好有專屬設計。

raid 硬碟: RAID 磁碟陣列常見品牌

在一些RAID磁盤陣列數據安全需求高、成本又受限的地方,我們不能只依靠RAID磁盤陣列5的技術來規避數據丟失。 你也應該從硬件廠商尋求你的RAID系統基於的設備或者軟件的認證。 底線是你需要詳述受損的RAID集的特性:部件的型號和生產商、RAID軟件的固件版本、驅動器的大小和型號、連接的類型、使用的操作系統、甚至把數據寫入存儲的可能的業務應用程序。 這些RAID級別可以利用多個連接和磁盤驅動器的類型以及各種各樣的以太網連接。

RAID-5 沒有對此固有的保護;但是,可以在事件標頭中內置對數據的縱向奇偶校驗,例如校驗和記錄計數 ,以標記問題。 現在大多數企業都已經導入伺服器虛擬化,節省硬體成本支出及方便管理。 鉅亨科技專研VM虛擬化多年,能夠快速將故障的虛擬機資料成功救出。 假設使用兩顆1TB的硬碟,建立RAID1的磁碟陣列架構,電腦或裝置以總容量1TB為使用的空間,不會是兩者相加的2TB,也不是兩顆1TB。

不論分割區數量、容量如何改變,這臺硬碟的實體容量1TB是無法改變的;所以硬碟是『實體 Physical』的,分割區 Partiiton 就是『虛擬 Logical』出來的。 凌威科技擁有 33 年的 RAID 知識、數千組的RAID資料救援實務經驗,希望一步一步帶您避開 RAID 資料損毀的風險。 RAID 5與RAID 0的組合,先作RAID 5,再作RAID 0,也就是對多組RAID 5彼此構成Stripe存取。

硬體磁碟陣列(Hardware RAID)RAID卡上內建處理器,不需要伺服器的CPU運算。 備份電池模組通常會配合陣列卡的Write-Back快取模式,藉由此記憶體快取讀寫作業以得到更高的讀寫效能;但是沒有備份電池模組的硬體磁碟陣列卡,切勿使用Write-Back快取模式以免遭遇斷電情形導致讀寫資料流失。 此外,因為硬體磁碟陣列卡搭載內建處理器,所以可以與作業系統分離出來,對硬碟進行各種作業,還原作業的速度也比軟體磁碟陣列快。 於現代生活中越來越多企業及使用者使用,舉凡:應用於企業的伺服器(Server)及日益常見網路硬碟(NAS),甚至一般電腦(PC)內建的功能就可以建立RAID功能,但是為什麼它會受歡迎? 資料的存放機制是由第一顆硬碟開始依序往後存放,即作業系統看到的是一個大硬碟(由許多小硬碟組成的)。 若第一顆硬碟損壞,通常無法作救援(因為大部分檔案系統將磁碟分割表(partition table)存在磁碟前端,即第一顆),失去磁碟分割表即失去一切數據,若遭遇磁碟陣列資料或硬碟出錯的狀況,危險程度較RAID 0更劇。

冗餘磁盤陣列在最可能發生的單個磁盤故障情況下提供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單個磁盤只是停止工作。 這消除了構建大型 EIDE(增強型IDE) 磁盤陣列的主要障礙。 與 RAID-4 一樣,有效大小是 N-1 個磁盤的大小。 然而,由於奇偶校驗信息也在 N 個驅動器之間均勻分佈,因此避免了每次寫入都必須更新奇偶校驗磁盤的瓶頸。 RAID 5是一種儲存性能、數據安全和存儲成本兼顧的存儲解決方案。 raid 硬碟2025 它使用的是Disk Striping(硬盤分割)技術。

RAID在節省成本方面的作用並不明顯,但是 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盤的優勢,實現遠遠超出任何一塊單獨硬盤的速度和吞吐量。 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還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錯能力,在任何一塊硬盤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到損壞硬盤的影響。 若您需要擴充現有的儲存空間,請參閱新增硬碟來擴充儲存空間和更換硬碟來擴充儲存空間,以取得詳細資訊。 高容量的 RAID 陣列穩定性,等等硬碟選擇上的迷思會想要瞭解,待未來有機會也會測試給大家參考。 ▼ raid 硬碟 從結果來看在 SeqQ32T1 EXT4 的讀取速度有如網路上的傳言海放 BTRFS,但在寫入或者連續讀取、4K 等一般常見用途的情況下其實兩者相當,選擇哪種來使用我覺得依照用途見仁見智。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網路連接儲存設備,或許一般較少接觸的使用者會不太清楚這是什麼用途的裝置。

raid 硬碟: 磁碟陣列相關客戶類型

我們遇到的RAID磁盤陣列VDD Error就是屬於可以檢測並嘗試恢復RAID磁盤陣列Noisy Error,但是無法檢測到RAID磁盤陣列Silent Error,所以故障層面只顯示統一的RAID磁盤陣列VDD錯誤,但RAID磁盤陣列底層的故障卻不一定是相同的。 Misdirected reads or writes 誤讀寫。 舉例:RAID磁盤陣列數據要在01扇區進行讀寫,卻在02扇區做了這個操作,導致數據混亂。 面向個人用戶的IDE-RAID芯片一般只提供了RAID 0、RAID 1和RAID 0+1等RAID規範的支持,雖然它們在技術上無法與商用系統相提並論,但是對普通用戶來說其提供的速度提升和安全保證已經足夠了。 開始時RAID方案主要針對SCSI硬盤系統,系統成本比較昂貴。 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DE-RAID控制芯片,能夠利用相對廉價的IDE硬盤來組建RAID系統,從而大大降低了RAID的“門檻”。

由於RAID 50是以RAID 5為基礎,而RAID 5至少需要3顆硬碟,因此要以多組RAID 5構成RAID 50,至少需要6顆硬碟。 以RAID 50最小的6顆硬碟組態為例,先把6顆硬碟分為2組,每組3顆構成RAID 5,如此就得到兩組RAID 5,然後再把兩組RAID 5構成RAID 0。 爲了達到容忍任意兩塊磁盤失效的目的,需要計算兩種不同的綜合解碼。

raid 硬碟: RAID 磁碟陣列還需要備份資料嗎?會故障嗎?有風險嗎?

RAID1的磁碟陣列,因為可以容許其中一個硬碟故障,並且保有資料,因為兩顆硬碟的資料是同步讀寫,只要硬碟不是同時故障,不會影響資料的完整性。 ,資料如果非常重要,除了RAID磁碟陣列一份備份,必需在其他裝置也要有一份備份(例:Backup RAID Server、外接硬碟、NAS…等)纔可以得到最安全的保障。 從此,個人用戶也開始關注這項技術,因爲硬盤是現代個人計算機中發展最爲“緩慢”和最缺少安全性的設備,而用戶存儲在其中的數據卻常常遠超計算機的本身價格。 在花費相對較少的情況下,RAID技術可以使個人用戶也享受到成倍的磁盤速度提升和更高的數據安全性,現在個人電腦市場上的IDE-RAID控制芯片主要出自HighPoint和Promise公司,此外還有一部分來自AMI公司。 RAID技術分爲幾種不同的等級,分別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價比。

raid 硬碟: 使用RAID 1資料救援軟體救援RAID 1資料的步驟

RAID磁盤陣列磁盤已經發出指令寫入磁道,由於RAID磁盤陣列內部故障,並未寫入成功,但在RAID磁盤陣列儲存表象爲寫入完成的狀態。 RAID磁盤陣列5和RAID磁盤陣列6對於普通的磁盤故障有很好的糾錯能力,但RAID磁盤陣列對於儲存的底層故障,RAID磁盤陣列5和RAID磁盤陣列6都無法進行糾錯恢復。 尋找詳述提供服務的內容以及預期結果的時間跨度的簡潔易懂的合同。 您可能喜歡在開始時有一個診斷的步驟,以查明你的數據是否完全可恢復。 這最好是一項免費的服務,因爲實際的恢復可能價格高昂,尤其對於SAN或者對於某些把內容尋址(content-addressable)存儲算法與RAID進行組合的系統。 這一設計思想很快被接受,從此RAID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數據存儲進入了更快速、更安全、更廉價的新時代。

如果你選擇的 RAID 形態是 SHR 或是 SHR-2,未利用的空間將被視為 “為擴充保留的空間”,其餘的 RAID 形態將視未利用的空間為 “浪費的空間”。 以4顆硬碟組成RAID 1+0為例,先將兩組兩顆硬碟組成RAID 1後,再將兩組組合成RAID 0。 與RAID 0+1的組成方式相反,RAID 1+0以先鏡射再分割資料,將兩套完整的RAID 1組成一個RAID 0。 又名RAID 01,至少需要4顆硬碟組成,綜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點,將兩套完整的RAID 0組成一個RAID 1。 用 2 組相同廠牌、機型、容量的 RAID,一臺是 Primary,另一臺是 Secondary,資料同步寫入 2 組 RAID。 Duplicate 方式,我並不將此方式歸為『備份 Backup 』,正確說法應是『同步重複存取 Duplicate raid 硬碟2025 』。

raid 硬碟: 軟體磁碟陣列 Software Controller Array

Software RAID Controller 一定可用不同廠牌硬碟,主機板上不就常安裝數臺不同廠牌的硬碟在裡頭? 若 1 臺硬碟故障機率是 1,如 RAID 裡面安裝 3 臺硬碟,機率就是 3 倍,因為任一臺硬碟故障,RAID 就不正常。 一間50坪辦公司,使用屏風隔間,可以隔成2個區、3個區,甚至 4、5…等多個區域,供業務部、行政部、主管…使用。 但隔間數量坪數是可以任意改變,隔間就是『虛擬』,50 坪辦公室等於『實體硬碟 Physical Drive』,每一區等於『分割磁區 Logical Partition』。 因是作業系統內建,所以運算時會加重作業系統負擔,存取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