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4K x265編碼的影片在輸出上約8 FPS,在速度上會相對花上一些時間,因此建議還是以Full HD的製作為主。 唯一美中不足的缺點RAM在Swift 3性能中最高只有8GB,雖然足以應付大多數日常工作的負載,而快速的NVMe SSD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 觸控板位於鍵盤下方是塑料板,而不是玻璃板,其表面較玻璃觸控板更粗糙,不過在測試中,無論是使用標準的滑動手勢,效果都非常好,沒有發現任何跳動或卡頓現象。
反觀Ryzen 4000U系列可以大幅省去這部分的設計,一顆就搞定CPU與GPU需求,如此便能進一步減輕筆電重量,同時提供更高的續航力。 此外,窄邊框設計的 14 吋 swift3 amd2025 IPS 螢幕也很值得一提,僅 4.37 mm 寬的邊框帶來高達 84% 的螢幕佔比,不僅有更廣闊的視野,也進一步縮減了機身尺寸。 此外,雖說 Acer Swift 3 OLED 並未額外搭配獨立顯卡,但高規格的 Intel Iris Xe Graphics 整合顯示卡在效能表現上同樣不俗,對平面設計類型的專業工作者來說,效能的提升會非常有感。 今年全新的 Acer Swift 3 在內在硬體規格方面做了全面性升級,除了維持 14 吋 Full HD 規格的螢幕配置,處理器更提供了第十代 Intel Core i 系列與 AMD Ryzen 4000 系列兩種選擇,同時也標配了大容量的 PCIe SSD 與全新的 Wi-Fi 6 無線網卡,為使用者帶來更穩定的系統效能與網路傳輸速度。 從上述的測試結果,可以發現,這款搭載AMD Ryzen U處理器的Swift 3 (型號SF314-42)在CPU效能上有著大幅超越競品的表現,甚至足以和桌機和高階筆電媲美,顛覆了過往輕薄筆電就無法兼顧效能的刻板印象。
swift3 amd: Acer Swift3 14吋 輕薄筆電 i5-1240P/16G/512G SSD/Iris® Xe/Win11/SF314-512-50DB 金
Acer Swift 3 OLED 也內建了 Killer swift3 amd Wi-Fi 6E 無線網路規格,可透過專屬的 Killer 控制檯查看連網狀態與優化功能。 Acer Care Center 也以分頁式設計來區別不同的功能,包括「我的系統」中可查閱系統摘要與硬體設定資訊。 機身左側配置兩組高速傳輸且多功能的 Thunderbolt 4 埠、一組 HDMI 埠與一組可支援關機充電的 USB 3.2 Gen1 A 埠。
- 這款Swift 3還具有8GB以及最高16GB LPDDR4x RAM內存供你選擇。
- 雖然沒有宏碁聲稱電池續航時間這麼久,但在滿載情況下處理繁重的任務也能持續大約6-8小時。
- Swift 3配有兩個USB 3.1 Type-A,一個HDMI和一個耳機/麥克風組合。
- Acer Care Center 也以分頁式設計來區別不同的功能,包括「我的系統」中可查閱系統摘要與硬體設定資訊。
- 只知道我會用她來寫日記、看YouTube,或者是寫小說。
Acer Swift 3是一款適合大多數人需求的Ultrabook,你可以輕鬆在性能和預算方面自由選擇配置的筆電,超薄輕巧方便攜帶的設計,目前具有出色的性價比筆電之一。 當你在基本的辦公室工作或日常使用,一些瀏覽網頁、編輯文檔、聽音樂、看影片等,該電池只能持續10小時以上,並輕鬆擊敗了其筆電同類別的所有競爭對手。 Swift的邊框與螢幕的比例也不錯,左右兩邊框都很細,頂部和底部的邊框則較厚。 鍵盤還有支援Windows Hello的指紋掃描儀。
swift3 amd: 輕薄卻內藏強勁 Intel Core H45 核心,Intel Evo 平臺認證讓續航力最佳化
除非玩家屬於職業攝影師或平面設計師,需要大量處理高畫素的RAW檔,不然這樣的成績不論是要修圖還是進行繪圖創作,都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3DMark針對DX11進行圖形測試的Fire Strike,則得到約2,800左右的成績,以一般線上遊戲來說,效能方面還是足夠的。 ▲Swift 3搭載了AMD Ryzen U行動處理器,採8C8T設計,基礎時脈為2.0GHz,動態最高時脈為4.1GHz,並搭配8GB LPDDR4-3200記憶體。 在細部的分類上,AMD Ryzen 4000行動處理器家族,也跟桌機版Ryzen 3000 CPU一樣,依照效能等級的不同,區分為Ryzen 9、Ryzen 7、Ryzen 5、Ryzen 3等級,其中主打效能級的高階H和HS系列,囊括了Ryzen 9至Ryzen 5,而主打輕薄省電的U系列,則提供Ryzen 7至Ryzen 3。
機身的右側設置了耳機 / 麥克風二合一孔、一組 USB 2.0 A 埠、電源與電池顯示燈號,以及 Kensington 鎖孔。 螢幕所在的 B 面為深灰色搭配,以避免幹擾螢幕的視覺效果,Acer Swift 3 搭配的是 14 吋的 Full HD IPS 面板,畫質與色彩呈現都相當不錯。 T客邦由臺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機身 swift3 amd B 面配備 14 吋的窄邊框 OLED 螢幕,從色彩呈現與對比度不難發現與一般常見的 LED 背光螢幕有很大的區別,高達 92% 的螢幕佔比也將邊框對視覺的幹擾降至最低,帶來最頂級的視覺享受。 ▲在PCMark 10中的跑分測試中,Swift 3的總分4817分,其中基礎效能獲得9,171分,生產力效能獲得6,888分,數位創作內容則為4,803分。 ▲即使是將對手換成使用35W功耗的Core i7-9750H,Ryzen U也完全沒在怕,照樣在Cinebench R20贏下超過300分的成績。
swift3 amd: Acer 宏碁 Swift 3 SF314-512-50JE 筆電 i5-1240P 16GB 512GB WIN11
在 Acer Quick Access 提供包括螢幕抗藍光、智慧色彩、系統功能…等設定,同時也有專屬於 OLED 螢幕防啟印的功能,包括可開啟螢幕保護程式、自動隱藏工作列與透明度效果。 T客邦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採用網站分析技術,若您點選「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們以照片編修不可少的Photoshop進行測試,在這項效能跑分中,對比的硬體基準為Intel Core i9-9900K + NVIDIA RTX TITAN,滿分為1000,由於Photoshop大多數的功能注重CPU的運算能力,所以CPU的效能對跑分的影響遠大於GPU。 ▲透過AIDA64 Extreme燒機,經過了48分鐘的壓力測試,處理器的溫度穩定在67度左右,且處理器也完全發生降頻的現象,溫度的整體控制相當不錯。 ▲Ryzen U在Cinebench R20的整體成績為2530分,超越了桌上型處理器Intel Core i7-7700K;在CPU-Z中的成績也和Core i7-8700K相近,這樣的效能很難相信4700U只是一顆15W的低功耗處理器。
swift3 amd: 手機逛拍賣,購物更便利
我決定趁著這次機會,選擇一臺顏色粉美麗的筆電;沒關係! 我不會帶著她去星巴克裝模作樣的(誤),只是想要在飯店裡寫日記、瀏覽網頁,或是在車上消磨等候縮時攝影的時間,抑或是在家裡不想要使用桌機時,可以使用她。 最後,我是看上了這兩款筆電:ASUS ZenBook UX410UF,玫瑰金色;以及Acer Swift 3 SF314-54G-52C6,櫻粉金色。
swift3 amd: 價格區間
◇第一次安裝筆電的記憶體有點緊張,摸索半響,才知道要以45度角插入插槽,插入至記憶體金手指快看不到時,再往下一壓,卡榫就會自動扣上了。 沒想到連內側也有塗黑;貼有標籤的黑色膠紙下,就是銲接在主機板上的記憶體顆粒了,沒有興趣去揭開它XD。 上方那一大塊黑色的是電池,左方淡紫色的長條形泡綿,覆蓋著的是SSD,在旁邊的是揚聲器(喇叭)之一,左右邊各一件。
swift3 amd: Swift 3 輕薄
當然,要在小巧機身中塞入效能強大的處理器,自然也得有相對應的強效散能機制! Acer Swift 3 OLED 採用了最新的「雙 D6 銅導熱管」、「大尺寸立體環狀風扇」與「進氣型鍵盤」的散熱設計,不僅能讓冷卻效率最大化,風扇的散熱效率也得到 5 ~ 10% 的提升,並能提升熱氣排出效率達 10% 。 外觀設計方面,Swift 3 OLED 整體延續 2022 年版 Acer Swift 系列的風格,全機採用兼具輕薄與堅固性的超薄鋁製金屬外殼,機身厚度僅 17.9 mm,重量也維持在 1.4 Kg 的水準,而機身線條則力求簡約,雙色搭配也為機殼在低調中增添視覺上的變化性。 Swift 3在Full HD影片的輸出能力上,不論是x264還是x265編碼,都能有30 FPS以上的效率,簡單的影片剪輯基本上不是難事。 至於4K x265編碼的影片,在速度上則為8 FPS左右,在轉檔輸出上會花上一段時間,不過考量到使用x265編碼的4K影片多偏向專業用途,如HDR、HLG影片等,一般玩家不太需要擔心這部分的效能。
swift3 amd: Acer Swift 3 OLED 3D 效能跑分一覽
若需送至二樓以上,配送司機將會額外索取搬運費用(現場收取) ∙同筆訂單內若含多個「廠商直送」商品,將可能分批到貨 ∙例假日、國定假日訂單,將於下個工作日盡速安排出貨事宜 ∙若遇天候等不可抗力之因素,可能延… 雖說 Acer Swift swift3 amd2025 3 的螢幕為窄框設計,但螢幕上端還是塞入了一組 HD 視訊鏡頭,並搭配雙陣列式麥克風。 Acer Swift 3 OLED 顯示器除了極窄邊框設計讓視覺感放大,16:10 的比例也增加縱向顯示範圍,對於重視生產力的專業工作者來說更是如虎添翼。 Acer Swift 3 OLED 內建了 Acer Care Center 系統工具,首頁以區塊式設計帶來更易於閱讀的操控體驗。 OLED 螢幕加上 16:10 的比例讓 Acer Swift 3 OLED 內容瀏覽的效果相當出色。 ▲Full HD影片不論是x264還是x265編碼,FPS都在30以上,基本的剪輯輸出不是什麼問題。
swift3 amd: 硬體全面升級,效能表現有一定水準
其DisplayPort以超高速傳輸資料,功能讓你可以根據需求將筆電連接到大螢幕上,你需要額外準備一個帶有USB-C的轉換器或螢幕。 Acer swift3 amd2025 Swift 3的亮度為250尼特左右,在室內使用還夠用,但亮度不足以應付戶外活動。 諾頓網路安全的試用期限到了,看見有一年期間NT$799的優惠,加上也沒有偏好其它的防毒軟體,就給它線上訂購下去了,使用列印繳費條碼至超商繳費之後,就會自動續用了。 ∙此商品由「廠商出貨」,預計訂單完成付款後3個工作天內出貨(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若為「較長備貨」賣場,出貨日以系統呈現為準 ∙此商品僅提供配送臺灣本島各縣市,離島地區恕不在此配送範圍內 ∙部份商品,偏遠地區無法配送貨或需加收運費,訂購後會有專人與您連繫 ∙商品僅配送至收貨地址一樓,無協助搬運上樓。
圖形由Intel Iris Plus集成解決方案提供,適用於大多數日常任務,包括一些簡單的圖像編輯,你還可以進行一些休閒遊戲,但別忘了它不是遊戲筆電。 果然買了一臺新電腦(筆電)之後,開銷不單只是電腦本體的價格,還要另外付出其軟、硬體、週邊的代價啊! 因為塞了兩顆AA(三號)電池,所以重了點,不過也比較穩。 手感方面,除了放個幾秒鐘之後再動會頓呆,其它的都還好。
swift3 amd: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很棒的一點是,Swift 3 OLED 也依循了 Acer 近幾年追求環境永續的綠色理念,像是鍵盤下方觸控板就採用 OceanGlass 素材,以 ABS 塑膠與 100% 海洋塑膠廢料的環保聚合物打造,不僅具備與玻璃相同的觸感,也能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 ▲以Puget Photoshop Benchmark測試照片編修,以高階平臺為1,000分為基準來看,這臺僅內建內顯的Swift 3,還能測到580.2分,算是中上水準。
相較於過去大家熟悉的 Acer Swift 系列,今年新款的 Acer Swift 3 延續了過往系列作簡約、時尚且用料實在的特色,雖說外觀設計較為樸實,但由於產品本質上較偏向實用性,對於絕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這樣的風格應該會有蠻高的接受度。 此外,Acer Swift 3 最為主打的就是機身的輕薄設計,僅 1.19 Kg 的重量相較於常見的 14 吋筆電要減少 20% 左右,無論手拿或是放入包包中攜帶,這樣的輕量化十分有感,對於經常需要帶著筆電通勤的學生、上班族,或是需要與拜訪客戶的業務與差旅頻繁的商務人士來說,Acer Swift 3 的行動力絕對能夠讓人滿意。 談到以「輕薄易攜」作為主力訴求的筆電,Acer Swift 絕對是市場上相當具代表性的一個系列,除了有不同尺寸的機種任君挑選,外型設計也很時尚亮眼,質感表現也相當出眾,因此長期以來深受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而本次要為大家介紹的 Acer Swift 3 則是在 Swift 系列中主推高 CP 值的一款機型,在價格親民的同時,規格陣容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使用者的日常需求。
之後幾乎十二月大部份的時間,有空我就研究、比較筆電,這些心路歷程我就不贅述了,講最後的決定吧! 筆電終究還是脫離不了雙A(ASUS、Acer)情結,美系的Dell、HP偏貴,造型配色比較呆板,日系、或是聯想,基本上想都不想。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在多數使用者都追求「行動力」的需求之下,市場上以輕薄便攜為取向的筆電產品漸漸躍升為主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 Acer 推出的 Swift 系列筆電,除了強調高質感的纖薄設計,硬體規格也逐年升級,為消費者提供更強悍的效能輸出。 這次我們借測到的是採 AMD Ryzen U 處理器(採8核心8執行緒設計),基頻為 2.0 GHz,動態超頻可翻倍達 4.1 GHz! 基本功耗只要 15W,真是一款超強大的超輕薄筆電!
swift3 amd: 效能實測
▲Ryzen 4000U系列家族,一共有5款產品,產品等級從最低的Ryzen 3一路涵蓋到最高Ryzen 7。 例如1個手指點按並拖動作選擇,2個手指捏合用來放大/縮小,3個手指向上滑動以查看所有任務,以及4個手指向左/向右滑動以在桌面之間切換等。 按鍵可提供出色的行程和點擊反饋,從而使輸入更為舒適。 按鍵的間距明顯較大,按下時它們的聲音很小,鍵盤佈局緊湊,這意味著某些鍵已被縮小或擠壓在一起,例如PgUp和PgDn鍵。
Thunderbolt 4可以實現極高的傳輸速度(最高40Gbps,是本來已經很快的TB3.1的10Gbps的四倍)。 今日的筆電使用者需要大量音訊和影片檔案儲存空間,也需要足夠的記憶體來高效執行這些檔案。 這款Swift 3還具有8GB以及最高16GB LPDDR4x RAM內存供你選擇。 固態驅動器(SSD)選項有512GB或最高1TB 可以選擇。 在這裡先聲明,處理器、顯示晶片、磁碟讀寫效能什麼的我就不做了,一來是自己並非這個領域的專業;二來要測效能的話,容易受到系統、常駐軟體的影響而失去準確性,尤其SSD是系統碟;三來自己也不想為了搞測試,就去弄那些測試軟體,這纔是重點(誤)。
swift3 amd: 商品特色
只知道我會用她來寫日記、看YouTube,或者是寫小說。 個人版雖然只能供一個人(認MS帳戶)使用,卻可以在包括PC、平板、手機等總計五個裝置上同時使用一個授權,而且期間內還可使用1TB的OneDrive雲端空間。 Swift 3雖然標榜用14吋螢幕,但她的框體大小是13吋(因為薄框)。 Swift swift3 amd 3沒有內建光碟機,我只能用桌機讀取光碟,製成映像檔存入隨身碟,再放上Swift 3安裝。 ◆來個插曲,既然筆電是無線的,那總不能讓滑鼠有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