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純粹的美學角度來看,芽看起來現代而光滑,由於這些耳塞相當厚實,WF-1000XM4內部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電池,一次充電,你可以在開啟主動降噪的情況下播放長達 8 小時,電池盒可以充滿兩次電,這意味著在重新使用充電器之前,你基本上可以獲得 24 小時的降噪播放。 但降噪耳機不等於絕對消噪耳機,從視頻測試客觀感受來說近距離人聲,以及部分穿透性的中高頻噪音在響度較大時,降噪耳機開啟降噪後依然會可以感知,畢竟降噪耳機不是絕對的消噪耳機,很多初入降噪耳機的朋友依然需要理性瞭解這一點。 此次XM4的推出,將耳機推入到降噪強度和舒適度的提升,這也是新時期的降噪進化方向——儘量地確保耳壓即便是比較強的情況下,也可以舒適在降噪算法的音色下達到舒適自然的聽感。 所以為什麼很多降噪耳機一開始降噪感強烈,而固件更新總是在提升降噪舒適度也是這個原因。 到了節奏較快的歌曲,RADWIMPS《前前前世[movie ver.]》FLAC 48kHz/24bit, 1861kbps VBR ,在使用 XM3 收聽時,好明顯主電子結他與人聲走得特別前,他們輪流佔據大部份的演出舞臺,而後面的鼓聲與低音結他退得特別後。
- 然而當自動降噪偵測模式在切換時,音樂會暫停一秒鐘,並且耳機會聽到一點叮聲,讓您知耳機已經調整了。
- 更為關鍵的是這一次聲音設計也不是日系典型虛薄過分的聲音,有一定的潤色均衡的密度細節表達,因此SonyWH-1000XM4算是最值得回價票的頂配配置Sony無線降噪耳機。
- 關於退貨退款方式及條件,依代購商品網頁及委託代購流程中之相關網頁之記載。
- 在一次市區移動的行程中,大概你會面對 1-3 次窒聲的情況,其實以 LDAC 的音質來說,可以忍受一下。
- XM4 具有最有效的降噪功能,非常接近 Bose 和 Sony 最好的大型耳罩式降噪耳機的性能,新的 V1 芯片擊敗了他們的前輩,有效地消除或降低了全面的噪音,無論是風扇聲音、引擎隆隆聲還是語音,都可以輕鬆地以較低的音量聆聽音樂。
- 加上耳機本來的外部環境咪高峯,通話時對方會更清楚聽到你的聲音,而透過外部環境咪的補償,用家使用 M4 來對話時,也減低了侷促的感覺,講話起來更自然。
毫無疑問,在降低背景噪音方面,沒有比 Sony WH-1000XM4 做得更好的了,由於它們具有超長的電池壽命和出色的 ANC,它們是你旅行的完美夥伴,非常值得旅行者使用。 如果你想要聽起來不錯的多功能耳機,它能夠很好地阻擋外部噪音的降噪耳機,或在音頻播放方面表現出色的耳機之間進行選擇,索尼 WH-1000XM4 兩者兼備。 耳機會識別出你正在通話,並將停止播放並自動切換到環境聲模式,這是一個巧妙的功能,我們發現它非常有效,但是在你開始說話和模式啟動之間有一個輕微的延遲 。 WH-1000XM4 的智能控制不止於此,每次取下或戴上耳機時,都可以使用貼耳檢測來暫停或恢復播放,每當你將手放在右耳罩上時,快速注意功能都會執行相同的操作,而聊天功能則使用內置麥克風和高級信號處理來識別你的聲音,並在你說話時暫停音樂。 續航力也繼續是 M4 的強項,在如此多的功能加入之後,30 小時的降噪模式播放時數依然保留下來,也會有快充 10 分鐘、使用 5 小時的能力。
sonywh-1000xm4開箱: :sony wh-1000xm4 無線藍芽耳罩
作為Sony頂級的降噪龍頭產品的WH-1000XM4很多人都曾在發佈前有著許多猜測,但這一代WH-1000XM4的改變更多是在於內在硬件和軟件算法的設計提升,而不是在外觀上做過多花哨。 您因委託代購所支付之款項,可能包含代購商品價金、各式運費、以及代購服務費等,詳細支付內容及各項費用明細以代購網頁上所顯示者為準。 您一旦依照代購服務網頁所定方式、條件及流程完成委託代購程序,就表示您提出要約、願意依照本約定條款及相關網頁上所載明的約定內容、交易條件或限制,委託代購業者在境外網站為您訂購您所選擇的代購商品。 另一個新加入到 WF-1000XM4 的 Sony 黑科技就是首見於耳罩機 WH-1000XM4 的 DSEE Extreme,是 Sony 利用 Edge AI 技術性把低解析度音訊、有損音源,如 MP3、AAC 升頻至貼近 CD sonywh-1000xm4開箱 品質。 需要 Sony | Headphones Connect 應用程式。
Sony 早前推出頭戴式藍牙無線耳機 WH-1000XM4,外觀上與上代幾乎一模一樣,不過外殼物料更加一體化不會有分開兩截的感覺。 主要的改變是令原本降噪效能已經十分強勁的 Sony WH-1000XM 耳機變得更為人性化。 在非常相近的價位下,還有另一隻降噪效能同樣強勁的頭戴式藍牙耳機 BOSE 700,雖然已經是上年年尾的產品,但作為專注於音響的專業品牌,依然可能會對 Sony WH-1000XM4 威脅,我們就來比較看看。 M4 新加入的智慧型屬性自然不止於此,另外還引進到彈性音效控制和音訊提升技術 DSEE Ultimate。 前者其實已經在 Sony 降噪耳機裡好一陣子,但過去就只有透過實時分析環境音而改變降噪模式,現在更多加入按身處位置來自動調整,像是在家裡、在公司時就自動選用一個固定的降噪模式,不會再因為稍微移動而跳來跳去。
sonywh-1000xm4開箱: 支援 5.1ch 音效 GravaStar 全新 Sirius 耳機登場
由於【WF-1000XM4】的耳塞是海綿材質,加上耳機體積較大包覆性強,其實不用打開降噪功能,就能達到非常好的隔音效果,以搭乘捷運為例,戴上耳機播放音樂「關閉降噪模式」,大概可以過濾掉80%的噪音,「開啟降噪模式」後,大概可以過濾掉90-95%的噪音,安心享受音樂。 考量到玩家的需求,WH-1000XM4 仍配置了 3.5mm 耳機插孔,支援有線連接聆聽的功能,且只要 WH-1000XM4 開啟電源,在有線聆聽的狀態下,仍可切換環境音模式,WH-1000XM4 內部的功率擴大機模組也會維持作業,使得用戶在採取有線聆聽時,還是保有強大的聲音動能。 而 WH-1000XM4 更是第一款搭載 DSEE Extreme 技術的降噪耳機,透過 AI 技術升頻音質表現以及全時分析音源訊號,還原壓縮音源的高頻訊號,並相容於 EQ 設定器 ,進而讓愛樂者在享受高音質音樂的同時,也可依照個人喜好設定等化器,調整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音樂音色風格。
記者實測,會建議消費者若想入手,一定要試戴後再決定,海綿材質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膨脹感,另外 WF-1000XM4 即便體積大幅縮減,對比 AirPods Pro、Galaxy Buds Pro 等產品,仍是稍微大了一些,外型、舒適性最好還是親身體驗。 令人印象深刻的降噪性能,你感到與外界隔絕,這讓你可以自由地享受傳入耳朵的音樂,索尼可以輕鬆地消除不必要的外來噪音,從火車從鐵路橋下經過時的隆隆聲到繁忙的大街的喧囂。 WH-1000XM4他們聽起來與前代沒有明顯不同,使用與 WH-1000XM3 相同的 40 毫米液晶聚合物驅動器,以其清脆的高音和有形的低音而著稱,低頻有力但不誇張,而中頻則如天鵝絨般順滑,不僅適用於音樂,而且在播客中聽起來也很棒。 左耳罩上的按鈕數量和位置,以及右耳罩上的 NFC 芯片,也保持不變,盒子裡有一根索尼品牌的輔助線、一個機上適配器、一根 USB-C 充電線和一個手提箱,WH-1000XM4 不僅比 WH-1000XM3 更輕更薄,而且與 Bose 700 相比感覺更輕,儘管重量相同。
sonywh-1000xm4開箱: 【開箱】 SONY 降噪耳罩式耳機 WH-1000XM4 銀
除了 V1 晶片、6nm 驅動單體、海綿耳塞,WF-1000XM4 更進一步拓展支援的格式,成為首款支援 LDAC 的無線耳機,擁有當前最高 990kbps、比以往多 3 倍的傳輸速度,得以應付未來將陸續品級的無損串流音樂趨勢。 Sony 這次改用「海綿」材質的耳塞,盒裝提供 3 組尺寸,能藉由 App 進行貼合度測試。 相比以往的矽膠,海綿耳塞得以適應各種耳道形狀,久戴不會痠痛,最大好處是能完整貼合耳朵,帶來絕佳的封閉性,在物理降噪能帶來更好的效果,不留縫隙的特點也讓耳機非常牢固,不易掉落。
sonywh-1000xm4開箱: 深入探索 WF-1000XM4 耳機
以它保持了相同的觸控面板和手勢完好無損,控制方案仍然易於操作:播放/暫停(單擊)、跳過曲目(向左滑動)、上一首曲目(向右滑動)、提高音量(向上滑動)、降低音量(向下滑動)、接聽/結束通話(雙擊)點擊)和數字助理(點擊並按住),你需要知道的是,每個手勢操作流暢。 您的耳機可透過連接至 BRAVIA XR 顯示器 的 Sony WLA-NS7 無線傳輸器,在周圍完美配置幻象揚聲器,讓您盡情享受 Dolby Atmos 體驗。 採用 Sony | 360 Spatial Sound Personalizer 應用程式,讓您享受最佳化的音效體驗。 這項應用程式可以記錄並分析您的耳形,因此這款耳機搭配 BRAVIA XR 顯示器使用時,可為您建立個人化的立體音場。
sonywh-1000xm4開箱: 降噪效能明顯提升
本次最重要的升級則是「Speak sonywh-1000xm4開箱2025 to Chat」快速聊天模式,透過耳機的麥克風進行收音,再以 AI 確定聲音來源,當配戴者開口說話,就會自動切換至環境音並中斷音樂,方便對話進行。 相比原本需要透過手握著右耳罩啟動「快速注意模式」,顯然直接開口明顯更加方便。 在入耳式 WF-1000XM2 推出後, Sony 不停加強手機用的 Headphones Connect App 功能,最新是加入了 GPS 定位,配合耳機的動作感應器偵測使用者的動作,自動調節降噪水平的「環境聲音控制」,對經常移動的使用者相當實用。 而在 WH-1000XM4 中更進一步,加入「 Speak-to-Chat 」(說話到聊天)功能,只要在設定中開啟這個功能,使用者在聽歌時,只要向其他人說話,耳機就會自動暫停播歌,你就可以不用控制耳機就可以跟人家對話,又或者聽到環境的聲音。
sonywh-1000xm4開箱: 商品推薦
更令人不解的是,Sony XM4 使用 “十” 向調整,調整音量要一下一下逐格上,BOSE 700 只需要沿著耳機殼十分順暢就可以完成整個音量調整過程,反應十足一條音量 slider。 (其實 XM4 既然使用圓形平面設計,如果可以圍邊轉一圈調整音量就好,不過如果沒記錯,蘋果好像擁有了專利⋯⋯ )所以這部分各有優勢。 降噪功能方面,筆者非常不喜歡主動式降噪耳機的最大原因為開啟降噪功能時後耳朵所感覺到的壓縮感,但這個感覺在 XM4 非常不明顯,舒適而且有效。
sonywh-1000xm4開箱: iOS16.2 更新或令部份 HomeKit 產品出現無法連線
盡情享受娛樂、聯絡朋友、取得資訊、聆聽音樂和通知、設定提醒,以及打理其他大小事。 耳機配備的近接感測器可偵測您是否戴著耳機,並視狀況調整播放模式幫助省電。 為了將降噪性能發揮到極致,WH-1000XM4 耳機整合了兩項技術:獨特的氣壓優化功能可在高空提供最佳音質,而個人降噪最佳化功能可分析頭部尺寸、眼鏡和頭髮等獨特個人特徵,進而為您將音效最佳化。 LDAC 的頻寬較其他傳輸方式更高,容易受到電波影響,在人多擠迫的地方,又或者多電波發射的地方,例如你走過一個 Wi-Fi 路由器,LDAC 連線都會出現窒聲的情況。 在一次市區移動的行程中,大概你會面對 1-3 次窒聲的情況,其實以 LDAC 的音質來說,可以忍受一下。 不過如果你不喜歡出現窒聲的情況, 可在耳機的附屬手機 App 中,設定連線方式為「以連線穩定為優先」,連線方式會切換成 AAC,之後幾乎在大部份場合下,都不會出現窒聲以至斷線的情況出現。
sonywh-1000xm4開箱: DSEE 音樂升頻比較:XM4 中高頻提升效果更佳
所以 LDAC 是比較建議在家裡安坐下來慢慢聽,一般使用時可以是 AAC + DSEE Extreme 的組合。 不過能夠改善戴感的最重要元素,是 WF-1000XM4 隨附的是全新設計的 EP-N1000 耳棉。 這款耳棉的設計與我們常見的 Comply 耳棉不同,簡單說的話就是在比較厚、有膨脹性的耳膠,因為棉的部分不是死死的一塊,滿滿的塞住耳道,EP-N1000 是呈傘狀的,因此戴感也會比較輕鬆。 不過在正確佩戴之後,一樣會有足夠的密封性,帶來更高的隔音性。 耳機可提供一整天 8 小時的電量,而充電盒還可儲存額外 16 小時的電量,也就是說,每次外出都能享有完整 24 小時9的聆聽時間。 5 sonywh-1000xm4開箱 分鐘快速充電能讓您享有最多 60 分鐘的播放時間,而且充電盒電量低於 30% 時,Sony | Headphones Connect 應用程式還會發出通知。
sonywh-1000xm4開箱: 降噪和電池續航力
本來 M3 就已經有配戴偵測功能,讓耳機在沒有戴在頭上時,就會自動暫停,再久一點就會自動關機。 來到 M4,耳機在沒有配戴時更會關閉觸控面板,以防誤觸;同時電源燈也會懂得在有配戴的時候自動關掉,脫下耳機才會亮起,果然是 Sony 才會有這小巧思。 電源指示燈理論上是讓使用者以視覺辨識耳機有沒有開 / 關機,那既然耳機都戴在頭上還看什麼呢?
不過由於臺灣近期的天氣炎熱,因此耳罩附近的出汗程度相當嚴重,反而需要擔心的是皮膚問題。 Sony 在 sonywh-1000xm4開箱 8 月初推出了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的最新款式 WH-1000XM4,正巧碰上我手上的第一代 AirPods 壽終正寢,遂買了這支耳機來做為我日常外出用耳機的繼任者。 儘管因為我的手機是 iPhone,無法使用 Sony 所開發的 LDAC 音訊編碼技術,但經過幾天的使用之後,我對它的喜愛只有更深。 WH-1000XM4 每邊耳機都內置有感應器,提供佩戴感應功能,讓你在除下耳機時,自動暫停播放音樂,到再佩戴耳機才會繼續播放。 即是說當你回到家或者返到工作地點,暫時想收起不再收聽時,直接除下耳機收起便可,在便利性上可說是大為提升。
sonywh-1000xm4開箱: 功能
Sony 提供的數據表示,這能改善對於人聲的降噪效果,也就是在通勤時就再也不需要聽到隔壁大媽在八卦什麼了。 但是,如果您認為1000XM3已經很棒,只需要改善一些小缺陷,您將會很高興,因為Sony進行了一些改良,解決了大部分用戶的小問題,儘管不是全部。 總之,WH-1000XM3可能是過去兩年中最好的降噪耳機,但現在變得更好了。 新一代的WH-1000X M4,外觀上和上一代差異很少,但是從耳罩裡面來看就會發現有個明顯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多了一個了體感偵測設計,當用家取下耳機後就會自動停止音樂播放。 筆者本身一直有用第一代 WH-1000X ,對於出到第四代產品,拿來作比較最好不過。 使用 XPERIA 5 的 MOOV 24bit 和 TIDAL HiFi 來試聽,相比第一代的 WH-1000X ,第四代最大分別是音量輸出明顯大得多,動態範圍和細節也有相當大的進步,聽完 M4 再聽 M1 ,甚至有淡而無味的感覺。
到了文章結尾,先跟各位說聲抱歉,由於體驗時間有限,像是 360 Reality Audio 這類綁定特定服務的功能今天就不作詳述了。 另外,在體驗的過程中 WF-1000XM4 偶會發生連線不穩,造成降噪短暫失效或單耳無聲,雖整體影響不大,但也確實是「有感」的問題。 據網友表示,耳機韌體更新後就能得到改善,這方面期待各位幫我證實囉。
超軟且可以疏解壓力的泡棉耳墊,可以將壓力平均分散,增加耳墊的接觸力,穩固貼合您的耳朵。 為能獲得 Sony.com.tw 的完整使用體驗,請將您的設定變更為允許 JavaScript。 過去幾代 1000X 系列耳機,App 的電量顯示僅支援「四段顯示」,所以不時會看到電量忽然從 100% sonywh-1000xm4開箱 跳到 75%,似乎嚇到了不少人。 這代的 App 終於能精細地顯示電量狀況,各位不用再擔心受驚啦。 實體轉盤瘦一圈造型更時尚 跟著新一代旗艦 Note 20 系列,三星全新智慧手錶 Galaxy Watch 3 也於今日(8/5)晚間發表會正式登……
sonywh-1000xm4開箱: 手機程式、上網預約、早上派籌 換新鈔派利是滙豐安排詳情
WH-1000XM4 採用精準收音技術,具備五個內建麥克風並搭載進階音訊訊號處理技術,能夠讓電話另一端的人聽到更清晰的語音音質。 只要說出「OK Google」或「Alexa」,就能啟用喜好的語音助理。 只需將您的手放在耳機外殼上,就能立刻將音樂音量調低,並接收環境音。 自動降噪偵測模式會隨著時間學習辨識您常去的地點,例如您的工作場所、健身房,或是喜愛的咖啡廳,並且根據環境調整音效。 DSEE Extreme™ (數位音質還原技術) 採用尖端人工智慧技術,可即時為壓縮的數位音檔升頻,並能動態辨識每首歌曲的樂器特性、音樂曲風和個別元素 (如人聲或間奏),還原在壓縮過程中喪失的高頻音,提供更豐富且完整的聆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