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裏長 結果11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2022九合一大選與公民複決投票今(26)日正式登場,總共有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村裏長等9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聯合新聞網》選舉專頁提供最新開票資訊,帶領讀者快速掌握開票進度與結果。 本次選舉由於同市議員、裏長選舉和10項公投同時進行,致使投開票進度嚴重滯後,甚至出現「邊投票,邊開票」的狀況,由此丁陣營又提起選舉無效之訴。 丁陣營律師認為選務工作為柯市府主導,因此要求不是重選而是由第二名的丁守中遞補。 2019年5月10日一審判決丁守中敗訴,丁守中於2019年5月30日提出上訴。 2019年12月17日高等法院仍判決其敗訴,全案定讞。

2018裏長 結果

民進黨最初有2人宣佈參選,分別是時任臺北市第二選舉區立法委員姚文智與前副總統呂秀蓮;另有前臺南縣縣長蘇煥智因不滿蔡英文的施政政策決定退黨參選,但之後又轉為參選臺南市市長。 姚文智曾擔任自由時報記者、高雄市新聞處處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等職。 他提出遠雄應該立即市政府解約,市政府要全面接管大巨蛋。 2018裏長 結果2025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從臺灣省省轄市升格為院轄市,市長也從市民直接選舉轉由行政院任命,直至1994年《直轄市自治法》施行,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市長改由市民直接選舉產生。

2018裏長 結果: 投票概況

但丁守中因不服開票結果,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69條規定向臺北地方法院聲請查封票軌、重新計票。 法院於12月3日啟動重新計票程序,12月10日完成重新計票工作,並修訂了所有候選人的得票數。 2018裏長 結果 柯文哲的得票數下修157票至580,663票,丁守中的得票數下修470票至577,096票,確定由柯文哲當選市長。 另一方面,國民黨雖然執政縣市翻倍,但是對於黨主席吳敦義是否在本屆選舉中起到積極作用和支持他競選2020年總統大選仍有疑問;臺北市議員當選人羅智強甚至宣佈將參選總統。

2018裏長 結果

2月7日中國國民黨進行第三波提名,基隆市提名謝立功。 2月7日花蓮縣發生地震災情嚴重,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宣佈暫停競選活動,全力投入救災。 2月21日中國國民黨進行第四波提名,提名臺中市初選勝出的盧秀燕。

2018裏長 結果: 市長當選人得票率比較

1994年,臺北市舉辦改制為直轄市後的首次市長選舉,截至2018年已舉辦7屆,共選出4任市長。 下列選區因有候選人於登記截止後至選舉投票日前死亡,致該選舉區之候選人數未超過或不足該選舉區應選名額,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三十條第二項公告停止選舉,合併在11月24日選舉或延後重行選舉投票日。 九合一選舉結果大致出爐,民進黨慘敗,只剩原本執政的四縣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及這次新攻下的澎湖縣。 上屆選舉,民進黨與一眾泛綠政黨以「在野大聯盟」名義推選柯文哲參選。

2018裏長 結果

目前可以先從查詢系統得知各候選人的得票數,近期中選會會再正式給予這些當選人當選通知。 臺北市第7屆市長選舉於2018年(民國107年)11月24日舉行,此次選舉也是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一部分,與臺北市議會第13屆議員選舉和臺北市第13屆裏長選舉同時舉行。 中國國民黨經過黨內初選,提名前立法委員丁守中參選。 民主進步黨在上屆選舉中支持柯文哲,但由於柯文哲在上任後屢次批評蔡英文政府的施政政策,致使黨內對繼續支持柯文哲存在分歧,最終決定提名時任立法委員姚文智參選。 此外,大學教授李錫錕與保險公司經理吳萼洋也報名參選。

2018裏長 結果: 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反應

選舉結果,在野的中國國民黨一掃上屆慘敗的陰霾,多數縣市首長政黨輪替,形成地方政治版圖「藍大於綠」的局面。 2018裏長 結果2025 2018裏長 結果2025 綜合國際媒體對民進黨慘敗分析,包括經濟成長、就業、年金改革都是這次選舉的關鍵議題。 美聯社與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均以「慘敗」來形容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的表現,分析選舉結果為人民對蔡英文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而日本產經新聞分析,民進黨慘敗勢必影響蔡英文連任之路(但最終蔡英文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仍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

經重新計票後,法院確認柯文哲以3567票的優勢勝出,連任臺北市市長,並於同年12月25日宣誓就職。 此爆料正好發生在選前一個月的關鍵階段,引發廣泛爭議,臺灣政府方面隨即啟動特偵小組赴澳洲會合,也成功搜索了一系列證據,包含逮捕其長官向心、龔青夫婦,要求其進行說明。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下午強調,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9條規定,下午4時前排隊都可投票。

2018裏長 結果: 得票數前10名縣市議員當選人

5月30日民主進步黨進行第五波提名,臺北市徵召姚文智。 6月13日中國國民黨進行第十一波提名,新竹縣徵召楊文科。 10月21日宜蘭縣蘇澳鎮的臺灣鐵路新馬車站發生普悠瑪號列車出軌事故,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宣佈暫停競選活動,全力投入救災。 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差不多到了尾聲,中選會官網已經列出各地區的市長、議員、鄉鎮市長、市民代表以及村裏長的得票數與名單,另外還有公投票數整理。

  • 2018年11月9日至11月23日辦理直轄市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
  • 綜合國際媒體對民進黨慘敗分析,包括經濟成長、就業、年金改革都是這次選舉的關鍵議題。
  • 2018年11月14日至11月23日辦理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市(鎮、鄉)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
  • 姚文智曾擔任自由時報記者、高雄市新聞處處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等職。
  • 選舉結果,在野的中國國民黨一掃上屆慘敗的陰霾,多數縣市首長政黨輪替,形成地方政治版圖「藍大於綠」的局面。

其餘17縣市皆由無黨籍人士領先,甚至在宜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等6縣,無黨籍人士皆囊括超過八成的票數。 民主進步黨得票率較高的縣市依序包括高雄市、臺北市、嘉義市、臺南市、臺中市及宜蘭縣,在臺南市及高雄市皆拿下超過一成的票數。 另外,中華統一促進黨亦在新北市及嘉義縣各攻下一席裏長,臺灣團結聯盟及人民民主陣線各自攻下臺北市各一席,以及親民黨攻下新北市一席,是藍綠兩大黨以外獲得村裏長席次的4個政黨。 此次選舉的候選人申請登記時間為2018年8月27日至31日,候選人須年滿30歲,在臺北市連續居住4個月以上,並繳納200萬新臺幣的選舉保證金(得票率超過10%可發還),且未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5至27條的規定。 在候選人登記前,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都對有意參選者進行初選。 另外,國民黨提名的七位女性候選人亦全數當選,開創臺灣地方政治女力新時代,民進黨在臺中市與彰化縣不僅未能打破一任魔咒,中臺灣也全面失守。

2018裏長 結果: 縣市村裏長 選舉概況

2018九合一大選即時開票,主要有六都(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與高雄市)的市長、市議員開票結果,還有第三勢力各政黨議員參選人的得票數統計。 昨日已經九合一選舉開票已經將各縣市長全部開完,相信大家都已經很明確知道該縣市是由哪個候選人當選,當然結果有喜也有怒,不過我們可能比較不清楚目前所在的村裏長是由誰當選呢? 其實不用擔心,本篇就來教大家如何透過中選會網站進行查詢。 如丁守中在柯文哲宣佈勝選的前一刻,公開質疑本次選舉的公平性。 他還指出“一個一邊開票一邊投票的選舉,這個不禁讓我們強烈懷疑中央選委會和臺北市選委會是不是有刻意放水操作棄保的選舉?

這也是丁守中自1994年、1998年、2006年、2014年以來第五次參加黨內市長初選。 與此同時,民進黨在獲得了大部分地方政府的執政權後,又在2016年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中大獲全勝。 國民黨雖然從2014年起在全臺範圍內處於失利狀態,但仍舊是臺北市議會第一大黨,且在臺北市8席區域立委中保有5席。 投票翌日計票結果顯示柯文哲僅以3254票的優勢險勝丁守中。 但此次計票結果引起丁守中的質疑,並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聲請重新計票。

2018裏長 結果: 選舉區內行政區投票結果

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束,花蓮地檢署針對選前涉嫌賄選的當選人,陸續提起當選無效之訴,第一波總計有鳳林鎮、光復鄉及萬榮鄉6名代表及1名裏長共7人,其他相關案件則持續偵查中。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請辭黨魁,傳空缺將由高雄市長陳其邁先行代理,隨後再舉行補選。 國民黨前立委羅淑蕾今天接受媒體人黃暐瀚專訪,提到2022選舉結果,羅淑蕾說,國民黨2024要加油,以臺北市長這一仗,其實…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大敗,蔡英文總統昨天中午邀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團隊在官邸餐敘,外傳該便當會變成指責立委何志偉的「…

2018裏長 結果

但依照法律,下午4時投票結束後立刻開票,部分民眾在下午4時以後雖然正排隊領票,卻可同時觀看開票過程,引發邊開邊投票影響選舉結果的爭議。 2018裏長 結果 士林有投票所於19時46分開始開票,鳳山區王生明路百姓公福德正神廟投開票所投到20時35分。 中壢區660投開票所直到凌晨2時39分才開完所有的票,全部開票作業3時2分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