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你無法在Mac電腦上正確格式化用於Wii的U盤。 如果你沒有Windows電腦,那就嘗試用圖書館的電腦,或者借朋友的電腦。 wii遊戲 硬碟2025 爲此,在“格式”菜單的“文件系統”部分中選擇FAT32(或Mac上的MS-DOS )。請記住,格式化U盤會刪除掉裏面的內容,所以要是有必要的話,得先把U盤的內容備份到電腦或另一個U盤上。 回到Wii選單後,會看到畫面上已經出現一個新的Homebrew Channel,用一般的頻道開啟方式就可以進入Homebrew Channel。
先介紹第一個軟體
neogamma 用來執行備份片的軟體。 直接點load dvd game 就可以執行備份片。 我一開始改完,是用最傻的方式來確定軟改成功與否。
wii遊戲 硬碟: 遊戲可以傳輸,檔案和用戶帳戶也可以傳輸!
臺系主控較知名的有慧榮Silicon Motion和羣聯Phison、智微Jmicron這三家。 主控晶片相當於SSD的CPU,用於調配資料的儲存,控制晶片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效能。 不過控制晶片的好壞只有SSD廠商最知道,一般使用者是感覺不出來的。 因為SSD故障就是故障,你無法判斷到底是主控故障或儲存顆粒故障啊。 2011年的時候,姨送了一臺韓版的Wii(包括平衡板)給媽媽,當時玩的不亦樂乎,後來因為更換電視,這臺Wii閒置了好幾年,直到前幾天又拿出來,順利地連上松下55寸等離子電視(中間還有個小插曲:用淘寶上銷售商附送的色差線連電視,影象一直抖動,換成包裝裡原裝的色差線,一切正常)。 這臺Wii已經破解了,遊戲都裝在外接的USB行動硬碟裡,可是連上Wii之後,用CFG,老是出現「Makesure USB port 0 isused!」的提示。
- ===============================
usb loader gx
用來讀取外接硬碟以及隨身碟內備份檔的軟體。 - 如果您在電腦硬碟上安裝太多遊戲,很容易就收到C槽已滿或磁碟空間不足的提示。
- 大部份人用SSD並不一定是要追求極速,而是希望在速度與穩定之間取得一個平衝,理論上M.2比sata快上1~2倍,但實際使用起來並沒有感覺差多少,所以你就算用sata介面的SSD其實也OK。
- 所以介面不用擔心無法上手,因為是很親切的繁中。
- 這款有usb A跟C兩種接口,理論上是type-C接口比較快,但你也會發現SSD外接後的速度無法像內接那麼快,這是正常的。
- 為了加快讀盤速度,真正的遊戲數據部分則是從光盤末尾開始存儲(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請研究光驅讀盤原理,在此不多說了)—— 好了,問題來了:一張光盤容量4.37G,但是實際遊戲數據容量只有300M,分佈在光盤一頭一尾的位置,那麼中間這段空餘的4G多空間幹嗎去了?
WBFS格式就利用這個原理,把垃圾數據去除,只保留了真正實際有效的遊戲數據存儲在WBFS分區中,把4.37G的標準光盤「轉換」成實際大小隻有300M的遊戲,以此提高硬盤存儲空間的使用率。 友情提醒:NTFS分區格式下遊戲文件必須以ID.wbfs或者ID.iso命名,只有這樣接在Wii上之後USB Loader才會識別出各個遊戲! 否則以其他文件名命名的話,接在Wii上是無法顯示出任何遊戲的! 當然,如果你不接在Wii上,而是在PC電腦上使用WiiCCD 5.0管理軟件的話,都沒問題,無論你把它改成什麼文件名,只要文件本身沒有損壞都可以被WiiCCD 5.0識別出來。 答:可以這樣做,但最簡單的作法其實是直接把C槽的SSD升級成500G或1TB(裝系統及軟體),至於原來的SSD嘛,我猜應該是256G以內,建議就是留下來當備品了,因為容量小的SSD你故意裝上去,連裝個遊戲可能也不夠。 稍微有買Wii衝動的人一般都瞭解過,Wii有硬破解和軟破解。
wii遊戲 硬碟: 這個男人太狠了!全球最大視場角的 OLED 顯示器登場,視野可達 8K 155°
很多業配文會這樣測試,拿一個20~30G的大檔案然後來測試讀取或複製的速度以證明M.2確實比Sata的SSD快很多,但在實際使用的情況下,你不會一天到晚讀取或複製這種大檔案。 現在除了少數數有「大容量」硬碟,例如4TB以上,那你還是要選擇HDD纔行,如果是2TB 以內,很多人就寧可選擇SSD了,速度明顯變快,但價格並沒有貴很多,而且SSD通常有5年保。 這也就是為何現在越來越多隻裝SSD,不裝HDD,一方面是現在SSD便宜,二方面也是大家發現,只要是故障無論是SSD或HDD都是完蛋,跟能不能救援無關,如果資料很重要還是要靠備份,而不是賭硬碟的故障率。
- 否則以其他文件名命名的話,接在Wii上是無法顯示出任何遊戲的!
- 是為了下面分析FAT32和NTFS做準備的,留後再議。
- 這臺Wii已經破解了,遊戲都裝在外接的USB行動硬碟裡,可是連上Wii之後,用CFG,老是出現「Makesure USB port 0 isused!」的提示。
- 總之用SSD除了速度與價格之外,請不要忘了穩定性與維修給力這兩點。
- 在這裡,我想以Origin,Steam以及Blizzard遊戲為例。
- 爲此,在“格式”菜單的“文件系統”部分中選擇FAT32(或Mac上的MS-DOS )。請記住,格式化U盤會刪除掉裏面的內容,所以要是有必要的話,得先把U盤的內容備份到電腦或另一個U盤上。
- 臺系主控較知名的有慧榮Silicon Motion和羣聯Phison、智微Jmicron這三家。
當然,WBFS分區並不是最完美的,它也有缺點:WBFS分區不可以直接被Windows識別,無法像管理普通磁盤文件那樣管理WBFS分區,當把WBFS分區格式的硬盤接在電腦上時,系統會提示「無法識別的格式,請格式化」,這時千萬別確認格式化,否則你幾百G的遊戲都沒了! Windows不識別WBFS分區不是它的錯,而是WBFS分區本身特殊必須藉助第三方軟件或者驅動才能管理。 wii遊戲 硬碟2025 另外,仍然是由於WBFS不能被Windows識別,如果WBFS分區出現損壞,調試、修復分區將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出現了下面的FAT32分區格式。
wii遊戲 硬碟: 使用 Facebook 留言
Agnes已經在EaseUS工作超過4年,有著豐富的技術文章寫作經驗。 目前,寫過很多關於資料救援、硬碟分割管理或備份還原相關文章,希望能幫助用戶解決困難。 前往您當前的Origin資料夾並找到您要移動的遊戲的資料夾。 wii遊戲 硬碟 將遊戲轉移到外接硬碟上您需要做的就是將外接硬碟連接電腦,並通過兩種方式將PC遊戲程式移動到外接硬碟。 不過DNOWBA因為習慣使用WBFS Manager的關係,所以也不在乎整個硬碟被格式成wbfs的問題。 其實比較要注意的是老任的格式化是自家格式,所以拔下來後再插電腦也是不能讀的,除非再一次低階格式化。
wii遊戲 硬碟: Wii 遊戲下載 ROM 網站推薦:
通過EaseUS Todo PCTrans輕鬆將應用程式和PC遊戲轉移到外接硬碟並釋放電腦空間,解決硬碟空間不足的問題。 如果您不想用第三方移動遊戲工具,也可手動移動。 1.在 Steam 備份遊戲功能中,可選擇以 CD 或 DVD 的容量切割檔案大小,不過建議一些年代較久的小容量遊戲再使用此方式。 ◎使用USB LOADER GX頻道來玩WII的訴求/目標: 目標只有一個-直接用「隨身碟」的方式的玩遊戲 ◎準備工具: 1.一張SD卡(不要SDHC卡),容量128MB即可,格式化成FAT(不是FAT32) 2.USB LOADER GX FORWARD…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臺系、Marvell、WD和三星主控。
wii遊戲 硬碟: 好玩遊戲模擬器 ROM 下載
1.進入 Steam 應用程式中的設定,在「下載」的項目點擊「STEAM 收藏庫資料夾」,並「新增安裝資料夾」。 NTFS格式:優點NTFS最普及,單檔支援超過4G,遊戲/DVD封面、.dol檔直接存USB(SD卡可免插入)、電腦可利用剩餘空間。 可直讀ISO、壓縮過的ISO、wbfs檔,不需額外新增wbfs資料夾放置遊戲,根目錄下放置即可。 WBFS格式:優點是直接透過WBFSManager灌遊戲迅速;缺點是整顆硬碟格式化成WBFS格式,剩餘空間於電腦端無法利用。
wii遊戲 硬碟: 主機費抖內隨喜功德
本文教你如何用存在U盤上的文件玩Wii遊戲,而不是用光盤。 請記住,這種方法適用於經典版的Wii,但不適用於Wii u。 從U盤上玩遊戲需要先在Wii上安裝Homebrew Channel,但這樣會讓Wii的保修失效,並且也違反了任天堂的使用條款。
wii遊戲 硬碟: 網站連結
一般的作法是,重要資料存在D槽HDD,然後備份在行動硬碟裡,平常就是在HDD作業,萬一HDD故障了,行動硬碟還有一個備份保險。 我已經有越來越多客戶只裝SSD,也就是隻裝2顆SSD,一顆系統碟一顆資料碟,但沒有HDD(傳統硬碟)。 目前固態硬碟(以下簡稱SSD)已經是標配了,甚至可以說已經主流了,也就是說現在電腦可以完全不裝傳統硬碟(以下簡稱HDD),但一定要有SSD。 用SD卡安裝好了Homebrew後,你就需要把它刪掉,這樣就可以把它用來存放USB安裝文件了。 和U盤一樣,選擇FAT32(或Mac上的MS-DOS )作爲文件系統。
wii遊戲 硬碟: 安裝wii遊戲至硬碟-WBFS tool 2.5圖文教學(6/14更新載點)
總之用SSD除了速度與價格之外,請不要忘了穩定性與維修給力這兩點。 Download ROMs 專門以 ROM 專屬介紹網站,按下 Save Game 即可下載保存其速度算蠻快的。 你需要知道Windows版本是64位系統還是32位系統,以便知道稍後該下載哪個文件。
不一定要用隨身硬碟,隨身碟也行,不少人用64G的隨身碟,一樣很OK,我是考量性價比後才決定500G的隨身硬碟的,不然本來只打算買128G的隨身碟。 WiiU有兩個USB2.0插槽,買了2.5吋的隨身硬碟後,我又買了一條Y型線,讓硬碟多喫一個電源,這也表示我的WiiU不會再接第二粒硬碟了。 本來打算買128G的隨身碟,想想128G的隨身碟1700上下,而2.5吋500G的隨身硬碟也是1700~1800。
固態移動硬盤的工作原理有點像U盤,由於固態移動硬盤的數據存取不需要依賴機械式的磁頭。 3.找一臺品質不錯的彩色印表機,將封面列印出來,其圖檔尺寸都已經依照標準規格的空盒設計,無需多作設定。 一、良率沒有100%的,所以保固很重要。 我一粒創見的隨身碟壞了,拿去維修站,二話不說給我換粒新的,對創見的印象還不錯。
wii遊戲 硬碟: wii 遊戲 硬碟
補充:M.2跟M.2雖然都是M.2介面,但速度不同。 M.2跟傳統SATA的速度是一樣的,讀取的天花板是500M。 補充:有極少數的SSD型號會標榜「企業伺服器」等級,但這種很少見,而且價格也非常高,一般使用者不可能買。 花東.棉麻屋 手工織品民宿 xyz xyz軟體補給站 xyz資訊工坊 一直都覺得~ 現在日系雜貨鋪過度氾濫…
wii遊戲 硬碟: 全部分類 中搜尋 “wii 硬碟”
不過要這麼做的前提,是你已經依照前一招的教學,在電腦另一顆硬碟中,新增好另一個遊戲收藏庫資料夾纔行。 如此一來,雖然遊戲存放的位置不同, Steam 收藏庫還是同樣可以正常顯示並執行,電腦空間的運用也更加充裕。 上一段已經介紹瞭如何把光盤(或者 iso)存儲進WBFS分區,但那是針對單獨的一個遊戲而言,如果我有多個遊戲存儲在WBFS分區上,USB Loader或者WBFS管理軟件怎麼才知道哪個遊戲存放在WBFS分區上哪個位置呢? 這個問題就牽涉到WBFS分區的結構了。 WBFS分區的具體結構比較複雜,普通用戶不必瞭解而且講了也聽不懂,想瞭解WBFS具體結構的想必都是懂破解和編程的高手,想要這些資料很容易,也不用我在這裡多說了。 這樣設計有一個好處:程序只要讀取WBFS的分區頭,馬上就可以計算出每個遊戲的偏移地址,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讀取速度。
wii遊戲 硬碟: 文章一覽-按日期
也就是透過neogamma來執行備份片,來判定是軟改是否成功。 不過這很不準,原因是太挑片…
所以說進入neogamma之後看下方。 以kyo大的懶人包為基礎成功以後應該是這樣顯示。
wii遊戲 硬碟: 文章分頁導航
通過遊戲轉移程式 – EaseUS Todo PCTrans將遊戲轉移到外接硬碟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您可以使用專業的遊戲轉移程式更改遊戲安裝位置。 這個PC遊戲移動工具可以100%解決將遊戲移動到外接硬碟的事情。 喔喔喔…這篇文章純綷是DNOWBA的筆記,若是有侵權的部分再告知吧… ◎軟改訴求/目標: 1.將主機改成全區遊戲都可以玩,沒道理我買日規機不能買美版遊戲來玩吧。 2.將買來的正版片備份到一顆硬碟中避免光碟日益損壞。 Cgf的副檔案名稱,這是遊戲的特殊格式(像PSD之於軟體photoshop),你確定你下載的是wii遊戲嗎?
wii遊戲 硬碟: 簡單的事情不要搞得太複雜
如果希望電腦速度能夠提升,最簡單的方法還是直接裝一顆SSD,速度才會有明顯的提升。 算是對岸蠻大遊戲網站,下載地址除了各電信主機外,絕大多數存放於百度網盤無法抓檔可參考教學文,就能直接下載 ROM 或是 .wbfs ISO 檔案來使用。 首先將SD卡插入Wii主機中,進入Wii設定介面,打開遊戲紀錄檔管理,然後將原本薩爾達傳說 曙光公主的紀錄刪除(如果想保留,請先備份到SD卡下,然後把整個private資料夾複製到電腦中)。 即使該方法可行,您也無法將某些隱藏檔案複製到目的地,從而導致您的遊戲運行失敗。 那麼為什麼不嘗試通過將遊戲從PC傳輸到外接硬碟呢? 回到使用EaseUS Todo PCTrans傳輸遊戲程式的方式。
wii遊戲 硬碟: Wii 遊戲下載#任天堂 Wii 模擬器 ROM ISO 下載網站懶人包
Origin不會重新下載遊戲,而是會檢測那裡的現存檔案並進行任何必要的小改動。 在這裡,我想以Origin,Steam以及Blizzard遊戲為例。 最後,我們還介紹了一種在Windows 10將遊戲移動到外接硬碟的通用方法。
wii遊戲 硬碟: 全部分類 中搜尋 “wii 硬碟”
如果你是2020年以前的舊電腦,建議還是要買Gen3比較保險,其實Gen4 SSD也可以插在Gen3的主機板,只是速度不上去Gen4。 如果以跑遊戲會比較快來說,當然是要安裝在C槽的SSD,但SSD的缺點就是它的顆粒有寫入次數的限制,而遊戲通常會有大量讀寫,擔心SSD容易故障,所以遊戲以前會建議放傳統硬碟。 至於遊戲碟使用SSD是不是讀取遊戲更快?
wii遊戲 硬碟: 文章分類
所謂硬破解就是能夠直接讀D版遊戲碟,而且通殺日版、美版、歐版,不用裝什麼軟件。 其原理也很簡單,就是用一塊專用的電路焊在Wii光驅的主控芯片上,騙過芯片上的反盜版機制。 但大部分硬破解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必須讓Wii的系統版本停留在比較舊的狀態下,對於高手玩家來說,並不能即時體驗新版系統帶來的新體驗。 所以,這涉及到挑選硬破解模塊的選購流程(如果挑到能更新,且更新快的直讀芯片,那就太幸運了),而國內大部分的商家,都不可能提供N種破解方案供玩家選擇(一來沒時間,二來沒技術)。 不過,FAT32分區格式也不是完美的,FAT32最大的缺點是有4G文件容量的限制:所有存放在FAT32分區的數據,最大不可以超過4G,否則無法拷入。 這樣一來,如果某些Wii遊戲比較大,比如D9格式的Wii遊戲容量多達7G多,是無法存放在FAT32分區的,甚至連一個普通的4.37G標準的Wii光盤鏡像iso文件也無法存放在FAT32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