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代遊戲機發佈之後,家用遊戲機的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本文也對應做了更新,刪減了PS4、Xbox One的相關信息,補充了Xbox Series X / S 、PS5 光驅版 / 數字版、Switch OLED等新機型的相關介紹,方便大家進行對比和選擇。 在2019年12月12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TGA遊戲大獎大會場上,微軟在首度發表遊戲機的外觀及命名,同時亦公開由忍者理論所製作的《地獄之刃:賽奴雅的獻祭》的後續作品《地獄之刃2:賽奴雅的傳奇》作為首款公佈的Xbox Series X遊戲。 「Xbox」與「Hello from Seattle」中間有一條長橫線,算是容易看見。 然後這句問候在 Xbox One S 之後的一些設計都能看見(例如 Xbox 無線控制器的電池槽)。 新舊兩個世代主機的不同處,從頂部看特別明顯,Series X 幾乎是正方形,跟 Series xboxseriesx比較2025 S 長寬都很有一體性,Xbox One 家族就各自發展了,推測或許跟倉庫材積有關連。
- Xbox Series X 的性能是 Xbox One 首發機型的 10 倍以上,是 Xbox One X 的兩倍以上。
- 得益於PS4時代強大的獨佔遊戲陣容,以及過個時代以來相對“親民”的政策,索尼積累了龐大的忠實用戶。
- 光驅版支持播放4K Ultra HD Blu-ray藍光影碟,在遊戲機喫灰的情況下,可以發揮一些光碟播放器的作用。
- Xbox Series S 則採用傳統的扁長方體設計,橫放時高僅 6.5 公分,比上一代的 Xbox One 主機還矮一點,深度也比較淺,所以只要能擺得下前一代主機的空間就沒有問題。
- 支持4K藍光,支持HDR 10/杜比視界HDR,並且是完整支持目前業界所有特性的多媒體播放器。
- Project Acoustics 主要是將聲波效果如吸收、阻礙、傳送、反射等加以模型化,因此不需要手動標記場景的區域或是動用 CPU 處理負擔繁重的射線追蹤。
以及SEGA的《人中之龍7 光與闇的去向》作為XSX在第九世代首發同步登陸的遊戲之一。 在往後2018年內亦放出其他相關訊息,到2019年的6月10日的2019年E3電子娛樂展正式公佈第九世代遊戲機,同時宣佈預計在2020年聖誕節前發售。 Series S 連 One S 的點點圖紋都省了,整體最大的設計就是表面的黑色散熱處,不愧是個上市價就殺破萬元的狠角色。 反正都疊在一起了,One S 也來跟 Series S 疊疊樂。 這兩臺設計真的很像,此處拿的是 One S 有光碟版,如果純數位版應該更像😂。
xboxseriesx比較: Microsoft 微軟 XBOX Series X主機+Game Pass終極版3個月*4
當直立 XSX 主機時,右側機殼的四個角落則安裝有橡膠墊,方便玩家橫擺遊戲主機於桌上。 由於採用垂直風道設計,Xbox Series X 無論直擺、橫擺都可以仰賴上方的抽氣風扇進行散熱,頂端的出風口設計則跟美術圖相同,由四邊微微向中心凹進去,整體視覺體驗可說相當有趣。 即將在 11 月 10 日於全球開賣的微軟次世代遊戲主機 Xbox Series X 與 Xbox Series S,相信已經有許多玩家紛紛於日前開搶預購。
- 目前主流的遊戲主機廠商有三家:任天堂-Switch系列、索尼-PlayStation 5系列、微軟-Xbox Series系列,本文也主要針對這三家的產品展開。
- Xbox Series X的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可達到12 TFLOPS。
- 將準備好的U盤插上PS5,按照:設定-主機-備份與還原-備份您的PS5,先將主機目前的狀態進行一個備份(備份B,特殊情況可以還原成原來操作系統)。
- Kraken 解壓縮單元最高能處理超過 5GB/s 的 Karken 格式資料,一般來說解壓縮後會擴展為 8~9GB/s,如果是適合壓縮的資料,最高可輸出 22GB/s,等同 9 個 Zen 2 CPU 核心以軟體處理的效能。
- Xbox Series X擁有更高端的硬體,並支援更高的顯示解析率(最高8K解析度)以及更高的影格數和即時光線追蹤;它還擁有高速固態硬碟,以增加載入速度。
PS5、Xbox 都是使用 AMD Zen 2 架構打造的客制處理器,微軟在頻率最高可以來到 3.8GHz,略勝 PS5 的 3.5GHz,GPU 同樣是微軟 Xbox Series X 擁有優勢,有多達 52 組計算單元,運算能力優於 PS5。 對此 PS5 有特別針對耳機、普通立體聲喇叭與多聲道環繞音效設備進行調整,透過像是虛擬環繞音效等技術,盡可能在不同類型的設備上還原 3D 音效。 除此之外,SIE 還請來上百名志願者進行 HRTF 取樣來建立資料庫,藉此產生一個通用的設定來套用到 3D 音效處理上。 考量有些使用者可能跟標準 HRTF 的偏差較多,因此還提供 5 種不同 HRTF 可以選擇。 對於 PS4 GPU 浮點數運算效能落後 Xbox SX 這部分,馬克‧瑟尼則是強調,雖然較多運算單元搭配較低運作時脈與較少運算單元搭配較高運作時脈都能得到相同的浮點數運算效能數據,不過提高運作時脈的獲益會比增加運算單元更有感。
xboxseriesx比較: XBOX主機 XBSX Xbox Series X 臺灣專用機 1TB SSD 4K 光碟機版【魔力電玩】
玩遊戲很容易先入為主,三年前剛包XGP時也跟你差不多,後來買了一臺6T硬碟,一口氣全下載全開來玩一次,最後心得[天啊! 這場發表會原本要在 3 月 16 日~20 日舉辦的 GDC 遊戲開發者論壇揭曉,沒想到最後多了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攪局。 要注意的是 Xbox Series X | S 取消了光纖音效端子,所以無法沿用使用光纖輸入的音響設備。 它們都支持用於視頻和遊戲的HDR,Dolby Vision和Dolby Atmos(第一個支持Dolby Vision遊戲支持的遊戲機)。 大約在同一時間,Dolby Vision有望添加到Xbox Series X 4K Blu-ray播放中-發行時不可用。
動態延遲輸入是一項新功能,可將輸入立即與顯示的內容同步,控件更加精確和響應迅速。 Xbox Series X正在使用“VRS的專利形式,使開發人員能夠更有效地利用Xbox Series X的全部功能”。 與其將GPU週期均勻地花費在屏幕上每個像素上,不如將GPU對特定遊戲角色或重要環境對象的各個效果進行優先排序。
xboxseriesx比較: 儲存空間與可擴充性
另外,微軟針對此功能的運作方式與支援程度並沒有透漏太多,目前只能靠自己當小白鼠測試,希望將來可以有更完整的運作規則讓大家參考。 近年來遊戲時常特價,忍不住就會囤一大堆遊戲,偶爾想要換口味又要從頭讀取,光等讀取就足夠澆熄遊玩慾望。 有了這個功能,許多積塵遊戲被打開的機率大增,四處切換想玩就玩,非常方便。 「快速恢復」(Quick Resume) 是許多玩家夢寐以求的功能之一。 xboxseriesx比較2025 它的主要特色是能讓玩家在快速在各個不同遊戲間切換,類似智慧型手機 app 間相互切換那樣。
xboxseriesx比較: 控制器
PS5 與 Xbox SX 這次都以 SSD(固態硬碟)來取代 HDD(硬碟)成為系統主要儲存裝置。 相信有在使用 PC 的玩家多半都知道 SSD 對讀取速度帶來的巨大助益,讓系統開機或是開啟應用程式的時間大幅縮短。 PS5 晶片規模與效能則是較為落後,雖然圖形處理效能有達到 PS4 Pro 的 2.4 倍,但 CU 數量只有對手的 7 成,即便把運作時脈拉高到相當驚人的 2.23GHz 程度,運算效能也只有對手的 83%。 當然較少的運算單元代表較小的晶片與較低的成本,顯示 SIE 這次走的仍舊是成本價格導向的務實路線,沒有與對手展開大艦巨砲的規格戰。 畢竟當年 PS3 高規格帶來的超高成本讓 SIE 幾乎賠光此前的收益,而且 PS4 勝出的關鍵之一就是比對手低的價格(399 美元 vs 499 美元),因此延續成本價格導向路線採用較低規格配置也在情理之內。 就 CPU 與 GPU 這兩大處理核心來看,Xbox Series X 明顯勝出。
xboxseriesx比較: Xbox Series X、Xbox Series S 規格介紹
相較之下 Xbox SX 雖然也有導入嶄新的軟硬體設計,但投注的資源較少,有不少部分仍採軟體處理。 至於這部分的差異在實際運作遊戲時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仍有待後續驗證。 Xbox SX 亦將活用 SSD 的高速讀寫能力來提供「快速恢復」功能,可以無接縫切換多款遊戲。 每次切換遊戲時系統都會將當下執行的遊戲程式資料即時寫入 SSD 暫存,之後再即時讀取回來,不用從頭重新載入就可以馬上還原到最後的狀態。
xboxseriesx比較: 超神奇的「快速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國行沒有發行的遊戲,只能買遊戲卡,並且玩不到付費DLC和聯網遊戲的內容。 XSX實際可用空間大概在800G,XSS 500G存儲空間實際可用只有364G,兩者都S可以通過希捷的專用存儲擴展卡進行擴容(已經預留了專用的擴展插槽)但是價格相對較貴,外接USB硬盤可以遊玩向下兼容遊戲和沒有Xbox Series X優化的遊戲。 注意:SSD尺寸要求2230、2242、2260、2280、22110規格,整體厚度需小於11.25mm,讀取速度推薦5500MB/秒或更高,必須要搭配散熱片使用。 PS5支持外接USB 3.0 A接口的移動硬盤(250G-8T,只能存放PS4遊戲),或者通過在預留的接口上加裝250GB~4TB,Socket 3接口的PCIe Gen4x4 M.2 NVMe固態硬盤進行擴容。
xboxseriesx比較: 問題:Xbox Series X | S 的首發遊戲陣容有哪些?
細看 Xbox 標誌的開關鍵,Xbox Series S 與 Xbox Series X 採用不一樣的設計,少有地見到 Microsoft 在設計細節上花了心思。 機背與 Xbox Series X 一樣,都設有 2 組 USB 、HDMI 輸出、記憶擴充槽及電源線位置。 像PS5的獨佔遊戲一般品質都相當不錯,能夠保證發揮出PS5平臺全部的實力,非常期待各種新獨佔IP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更重要的是,支持快速恢復的遊戲旁邊會有一個新的標籤,使它們更容易被識別,在你的遊戲庫中還有一個新的組,列出了當前存儲在 Quick Resume 中的所有遊戲,以便你能更快地啓動它們。 FPS Boost 是此前微軟爲 Xbox Series X|S 系統添加的一個新功能,可以讓一部分兼容遊戲的幀數翻倍,在不修改遊戲代碼的前提下帶來 60 幀或 120 幀的遊戲體驗。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歐美遊戲車槍球的玩家,並且想用最少的錢來玩遊戲,那麼xbox平臺自然是你最好的選擇。
xboxseriesx比較: Xbox Series X 主機
Xbox Series X附帶了一個新的Xbox無線控制器,而Series S則與此相同-只是顏色不同。 想要玩到 PS3 和 PS2 的遊戲,你就必須要透過某些特殊方式,比如雲端串流遊戲的 PlayStation Now。 Xbox Series X 採用 1TB 的SSD ,IO 吞吐量為 2.4GB/s(原始)、4.8GB/s(壓縮)。 xboxseriesx比較2025 與此相比,PS5 的 SSD IO 吞吐幾乎翻了一倍,5.5GB/s(原始)、8-9GB/s(壓縮)。 顯然,這會給 Sony 帶來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在遊戲載入和場景切換方面。 第一種大喊「Sony 臨時抱佛腳,把顯卡超到 2.23GHz ,性能還是打不過 Xbox,很被動」。
優點是可以完整發揮新處理晶片額外的效能,讓遊戲獲得比在原本主機上更高的畫質或是流暢度。 缺點是相容性可能會受影響,但這部分在微軟虛擬化技術加持下足以克服。 先前微軟在 Xbox One 提供 Xbox 360 遊戲相容功能時,就曾投注相當多的資源針對個別遊戲最佳化。 微軟並承諾在主機上市時就能相容絕大多數的 Xbox One 遊戲軟體,以及目前在 Xbox xboxseriesx比較 One 上可以相容的 Xbox 360 與 Xbox 遊戲軟體。 Xbox SX 同樣可以擴充內外部儲存空間,不過與 PS5 的設定有些差異。 內部儲存空間得透過微軟與儲存大廠 Seagate 合作研發的專用擴充卡(事實上就是一個特殊規格的 SSD)來擴充,並不能使用市售的 SSD。
這次的 PS5 與 Xbox SX 則是採用 AMD 目前最新的 Zen 2 架構,是 AMD 成功翻身的「Zen」架構最新一代,同樣搭載 8 個核心,而且運作頻率高出許多,毫不遜於當下的主流 PC 規格。 比當年 PS4 與 Xbox One 上市之初 CPU 效能就已經落後的狀況有別,應能帶給 PS5 與 Xbox SX 一個更好的起跑點。 由下列 Xbox Series X、Xbox Series S 與 Sony PS5 規格表來比較:PS5、Xbox 都是採用 AMD Zen 2 架構處理器,Xbox Series X 頻率最高可以來到 3.8GHz,略勝 PS5 的 3.5GHz。 GPU 同樣是微軟 Xbox Series X 擁有優勢,有多達 52 組計算單元,運算能力優於 PS5。 PS5 則在 SSD 讀取速度5.5 GB/s有明顯優勢,其餘 CPU、GPU 都是微軟較強,但差異其實並不大,實際上最大差異可能還是在遊戲陣容。 但在直立的狀態下,Xbox Series X 的散熱孔時會直接朝向正上方,而且孔隙還不小,對於煙灰以及濺出的飲料,基本上是沒有防禦能力的,需要特別留意纔行。
那麼不到2000元的XSS是你最好的選擇,雖然XSS的畫質相對於XSX有一定程度的縮水,但是XGP真的非常的香,只需要一個月花十幾元就可以獲得上百款遊戲,其中還有幾十塊3A大作的遊戲體驗。 xboxseriesx比較 特別是喜歡歐美車槍球的玩家,像戰地3,戰地4,戰地5,戰地硬仗等等全系列遊戲全部都包含在XGP裏面,非常適合淺嘗即止的玩家。 這項功能讓用戶在不同的遊戲之間快速跳轉,而不必重新加載,微軟說這次更新使這項功能更加可靠和快速。
xboxseriesx比較: 遊戲開始
但身為一臺遊戲主機,最重要的依舊是硬體在遊戲上的表現,第二回合就讓我們從遊戲上來比較一下這兩臺主機吧。 這樣的預算當然買XSS,懶覺捏一下就上了(不管有沒有),XSS就是為了這種尷尬的預算設計的,X1X退出舞臺,所以好幾個月前就開始清倉,將來就是4K的遊戲世代,雖然XSS不是真4K,但是效果也堪比擬了。 Xbox Series X / S 就能向下相容到第一代的 Xbox 遊戲,意味著 Xbox One、Xbox 360 與 Xbox 數千款遊戲都沒問題,而且還能獲得更高畫質與載入速度的體驗。 若不考慮遊戲優化,並排除明顯主打價格優勢的 Xbox Series S,PS5 僅有在 SSD 讀取速度有明顯優勢,其餘 CPU、GPU 都是微軟更強,但老實說差距並不大,實際上分勝負的可能還是遊戲陣容。
因此在選擇 HDMI 2.1 規格的 4K 電視時,以有支援 Dolby Vision 的機種優先。 可以,Xbox Series X | S 的周邊規格完全承襲 Xbox One,包含控制器在內的所有周邊設備都可以沿用,除了已經不再提供支援的 Kinect 感測器之外。 反之,新版 Xbox 無線控制器也可以在 Xbox One 上使用。 可以,玩家可以透過免費雲端儲存功能將 Xbox One 上的遊戲存檔同步到 Xbox Series X | S 繼續使用。 不過 Xbox Series X | S 主機後方預留有專屬的擴充槽,可以購買微軟與 Seagate 合作研發的專用 1TB Seagate 儲存空間擴充卡來擴充。 次時代主機 Xbox Series X 已經悄然降臨,這款極簡風的長方體只有頂部不是平面。
因此 PS5 這次配置了以 AMD GPU 的 CU 為基礎所客製化的獨立音效處理單元,以類似 PS3 CPU Cell 的 SPU 高速向量處理器模式運作,能同時處理上千個音效來源,讓音效的臨場感與方向感更貼近真實環境中的聲音。 光是這部分就等同 PS4 8 個 Jaguar CPU 核心以軟體處理的效能。 Kraken 解壓縮單元最高能處理超過 5GB/s 的 Karken 格式資料,一般來說解壓縮後會擴展為 8~9GB/s,如果是適合壓縮的資料,最高可輸出 22GB/s,等同 9 個 Zen 2 CPU 核心以軟體處理的效能。
Xbox Series S 則是瞄準既有 1080p 電視或是 1440p 電腦螢幕的族羣,因此雖然在 HDMI 2.1 電視上表現更佳,但是在既有的 1080p 電視上也不錯。 沒有打算更換影音設備的玩家可以考慮購買 Xbox Series S。 新版 Xbox 無線控制器同樣採用 2 顆標準 3 號電池供電,包裝內附 2 顆金頂鹼性電池可以馬上使用。 想要省錢兼環保的玩家,亦可選購新版的「Xbox 同步充電套件」將無線控制器的電池更換成可充電式電池包。
xboxseriesx比較: 文章被以下專欄收錄
其中相關影片「Loading Times Tech Demo」展示了XSX與Xbox One X兩者進入遊戲的載入速度,以影片中的對比中XSX在載入速度方面獲得顯見的提升,透過本機內部SSD可以更快的完成載入遊戲。 Xbox One 系列的主機底部橡膠墊,統一在右側,Xbox Series 主機全部改造到左側;到底只是想改變風格,還是因應零組件的排列需求,可能需要拿到實機,或是更多拆機報告才能知曉。 快速比較一下背後,I/O 少了光纖、IR 輸出端孔,多了專用擴充硬碟的插槽,然後 HDMI 只有一組,自然也沒有 Kinect 的預設接孔。 ,直接與 Xbox One 相比新舊世代哪裡不同,最後還有與 PS4 Pro 的外型比較,以及 34 吋顯示器的搭配展示。 這真的是很優秀的功能,不需要花重複的錢,即可擁有Xbox One、Xbox Series以及PC版本的相同遊戲,不光是遊戲,有些應用程式也帶有這個功能,PC跟主機一同受惠。 當然,家用電視遊戲主機想要爭輸贏,除了硬體規格,最後還要看上市售價、首發遊戲、行銷戰略等缺一不可;無論今天晚上看到啥,期待下一次就是索尼揭曉 PS5 主機外觀…..不然碗都要敲到破了bbb。
xboxseriesx比較: XSX/XSS 與 PS5 價格、規格比較
如果 Sony 能在 PS5 世代繼續拿出大量優秀的獨佔作品,繼續稱霸市場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從 PC 端來看,SSD 的 IO 固然重要,但只發揮降低記憶體預載,減少場景切換讀條的問題,並不能讓遊戲幀率有品質的提升。 Sony 是否能善加利用強大的 IO 性能,彌補處理器性能的弱點,還得看後續的遊戲優化。 除此以外,RDNA2 架構還支援光線追蹤,這意味著本世代遊戲主機將普及光追,未來光追將成為 3A 大作的標配效果。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玩家過去較為忽略的 Xbox Series X 底部,微軟並沒有完全比照上方出風口的樣式進行設計,而是特地加上了一塊圓盤與橡膠墊圈,理由是如此一來 XSX 才能更穩固的直立在桌面上,墊圈同時也抬高了機身方便進風。
配合這些新設計,微軟制定了名為「DirectStorage」的 API 來取代已經有 30 年歷史的傳統檔案輸出入協定,將原本需要耗費 2 個 Zen 2 CPU 核心處理的輸出入負擔,減低為僅耗費 1 個 Zen 2 核心的 1/10。 PS4 與 Xbox One 採用的是 AMD Jaguar 架構的 CPU,是針對筆記型電腦與嵌入式系統等低功耗應用所設計,問世之初就已經不算是高效能的產品。 雖然搭載 8 個核心,但運作時脈偏低,效能表現並不突出,多少帶來一些瓶頸。
Project Acoustics的關鍵創新是將基於真實聲波的聲學模擬與傳統聲音設計概念相結合。 它將模擬結果轉換爲傳統的音頻DSP參數,以進行遮擋,傳送和混響。 Project Acoustics的原理類似於靜態照明:離線烘焙詳細的物理原理以提供物理基準,並使用具有表現力的設計控件的輕量級運行時來滿足您對虛擬世界聲學的藝術目標。 基於射線的聲學方法可以使用單個源到偵聽器射線投射來檢查遮擋,或者通過估計幾條射線的局部場景音量來驅動混響。
內存方面,雙方都是 16GB GDDR6,但 Xbox 中有 10GB 內存帶寬達到 560GB/s,剩餘 6GB 則是低於 PS5,只有 336GB/s。 如果微軟能在次世代遊戲中充分喫透硬件,那麼絕對會誕生讓人大喫一驚的作品。 Sony 和微軟都使用了 AMD 針對遊戲機市場的定製處理器。 但是XSX的頻率更高,從紙面數據來看XSX小勝一籌,但是這細微的差距並不大。 但是對於PS5和Xbox Series S|X 這兩款主機,還有太多太多可以說的內容了,在雙11想要購買PS5和Xbox Series S|X的同學,這次就詳細的來給你們分析一下兩款主機。
xboxseriesx比較: 【電玩指標】十倍蝦幣 Xbox Series X 光碟版主機 Series S 數位板主機 微軟 Microsoft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只不過,唯獨會讓人比較擔憂的一點,應該是兩臺主機的四四方方的邊腳,若玩家不小心用力撞下去那可是會相當疼痛,消費者家中若有小朋友喜歡亂衝亂撞,針對「角角」加點防護應該是相當值得投資的地方。 雖然 Xbox Series S 主機的側面與底面都設計了腳墊,只要別把有開關鍵那面當成底,無論怎麼放置其實都非常穩固,但整體來說「橫擺」似乎仍為較佳選項。 雖然 Xbox Series S 是效能相對稍弱一臺的全數位版主機,但黑色圓盤底下的風扇仍然可以帶來相當不錯的散熱效果,無論在主機頂端、底端或後方靠近電源端口的位置,XSS 皆有開孔以幫助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