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的說法是地基主是本來住在、過世在這個家中的先靈。 道教或佛道混合家庭長大的朋友,應該有時會看見長輩在比較重要的幾個節慶日子,在廚房拜拜,甚至有些家庭,每個月都會拜拜。 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七娘媽廟為臺南開隆宮,另外鹿港「保真壇」的七夕七娘媽祭祀有「拜拜教科書」之稱,吸引許多專家學者前往紀錄。 七娘媽在祭祀時的禁忌比較少,只要抱持虔誠的心態,在自家門前也能夠完成祭拜流程。 什麼時候拜2025 傳統民間信仰相信嬰兒的牀上有牀母,表示孩子白天由註生娘娘守護,晚上睡眠時則是由牀母照顧。
如果有燒金紙,請再加上「甲馬」,讓神威更加顯著。 由於年節期間家中食物充裕,因此大多會豐盛的祭品來迎神。 如順利懷孕生子,需在寶寶滿月時準備發願時和神明約定好的祭品,如水果、油飯、麻油雞或彌月蛋糕,回到寺廟來還願。 註生娘娘神像為左手拿生育簿,右手執筆,每一位婦女該生幾個子女,祂的生育簿上都有記載,所以只要祂一查,便知道婦女生男或育女,或者接受祈願予以刪改;註生娘娘大權在握,難怪那麼多婦女要來燒香祈求跪拜了。
什麼時候拜: 生活體驗
對此,《三立新聞網》訪問有國師之稱的知名命理老師楊登嵙為你解答。 中元節在拜好兄弟的時候,可以說:「普渡公、好兄弟禰們好!一路上辛苦了,今天是中元節,弟子準備了一些好料來給禰們享用,希望禰們滿意,也祝福禰平安順心」。 普渡在拜好兄弟的時候,切忌不要說出自己的姓名,因為好兄弟屬陰,透露自己名字讓好兄弟知道,有時是會被好兄弟玩弄的。 地基主是住宅內的神明,也可稱為「開基主」、「地靈公」或「宅基神」,地基主是住在家裡最後方,通常都會和「竈神」住在一起,兩位神明都是能保佑閤家平安、事事順利的神明。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不要挑選芭樂與釋迦,根據《CMoney投資網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因為芭樂的水果籽不容易消化,有「不潔」之意,不適合作為拜拜的敬果;而釋迦外型像釋迦牟尼佛頭部,有大不敬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不要挑選芭樂與釋迦,因為芭樂的籽不容易消化,所以喫進去會跟著排出,有不潔的含義,不適合作為拜拜的供品;而釋迦則是外型像釋迦牟尼佛頭部,有大不敬的意思。
- 準備供品 / 金紙:天公金、年糕、蘿蔔糕、糖果、酒、生米、三牲四果(雞豬魚與四季水果,如鳳梨、蘋果、香蕉等)等。
- 然後每隔3~5分鐘添一次酒,總共添三次酒,沒有擲筊雖然可以,但至少要等到香燒到超過三分之一炷香的時間,才能開始擲筊,請示地基主是否已享用完菜餚?
- 要說到過年結束的日子,大部分的人都會以元宵為最後一天,但元宵節同樣也是「天官大帝」的生日,天官大帝負責的事看是時上就跟玉帝一樣,掌管這世間一切事務,所以在元宵這天祭拜天官大帝可是非常重要的唷。
阿根廷球王梅西(Lionel Messi)抱著大力神盃,接受民眾歡呼回到阿根廷了! 梅西在IG發出一張飛機上他與大力神盃的合照,阿根廷政府週一(12/19)下午也緊急宣佈阿根廷代表隊回國的日子(12/20)為國定假日,讓民眾能迎接他們回家。 後疫情時代產業爆出人才荒,近年在就業市場嶄露頭角的女性人才也備受重視,根據統計,臺灣的性別平等表現全球位居第6名、亞洲名列第1名,過去10年來女性董事的人數增加幅度更超過6成6。 1111人力銀行今(20)日公佈職場女性就業現況調查結果,發現女性在職場的重要優勢包括心思細膩、親和力強等;然而,除了工作能力,女性在職場上仍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其中婚、育就是影響女性職涯的兩大變數。 「送神要早,迎神要晚」臘月廿四這天送神要盡量早點送,讓眾神可以早點返回天庭過新年。 祭拜眾神、送神的最佳時間為臘月廿四的子時到午時前,以今年為例,臘月廿四日為本週五(2/5),那麼最佳的送神時間就是本週四(2/4)晚上11點到隔日上午11點前。
什麼時候拜: 供品不豐盛:
需準備哪些供品、金紙種類、祭拜流程,以及拜天公口訣、祭拜時間與拜天公禁忌等問題,都會整理在這篇祭拜懶人包攻略一次告訴大家。 到了下午四點過後,就可以準備日常飯菜以及酒類來祭拜地基主,將供桌擺在廚房,準備雞腿、青菜與白飯等供品請其享用,等待一段時間後,擲筊詢問地基主是否已經喫飽(擲筊結果需為一正一反,可用硬幣代替),纔可將供品撤下。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依照民俗信仰,人們會在這天祭拜好兄弟祈求平安,廟宇也會舉辦盛大的中元普渡祭典。 2021年中元普渡的時間為國曆8月22日,不過因為疫情影響,部分廟宇與社區的中元普渡活動縮小規模或是限制參與人數,因此如果民眾有前往參拜的需求,務必事先查詢相關資訊,並且遵守防疫指引。
圖片來源:pixabay_mickeyshih小時候是不是都聽長輩說,冬至喫湯圓就長一歲的習俗呢? 因為古代人視冬至為過年,那天喫下湯圓代表添一歲,流傳至今變化並不大,所以每逢冬至來臨,喫湯圓已經是大家過冬至的必備食物之一了! 各大甜食攤販都會湧入人潮,就是為了能帶熱呼呼的湯圓回家跟家人共享。 什麼時候拜2025 拜拜要說的話基本上大同小異,差別在於要對誰說、什麼節日、要祈求甚麼。 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每一年的中元節,因為敬拜的是好兄弟,因此有比較繁複的步驟。
什麼時候拜: 怎麼拜月老 求月老的正確流程步驟與方式
此外,也有人為了新年沾好運、有好彩頭,會到廟裡上香,甚至搶頭香。 中元普渡是民間信仰的盛事,又因為地區而有不同的文化展現,塑造出不同的普渡面貌。 什麼時候拜 但也提醒民眾以尊敬的態度祭祀即可,保持平常心,不須太過迷信。 今年因疫情影響,普渡活動多有限制,民眾除了實際前往廟宇參與之外,也可以選擇網路普渡,或是「代辦普渡」服務。 「代辦普渡」是指線上訂購普渡供品寄送給廟方,由廟方直接代為供奉,後續可以依照選擇將供品寄回,或捐贈給需要的弱勢團體。
什麼時候拜: 過年旅遊 | 大臺北走春景點推薦,享受悠閒自然風光
正月十五是天官大帝的生日,為祈求天官賜福,因此有拜拜的習俗,此外,部分家庭在這一天還會祭拜祖先及地基主。 習俗上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等重要節日要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移居、安神後的當天下午也一定要拜地基主,營業店面則於拜土地公時順便拜地基主。 拜牀母的日期除了七月七的牀母誕辰之外,在寶寶出生後三天也需祭拜牀母喔! 倘若媽媽及寶寶住在坐月子中心,那麼在初次回家當天祭拜即可(進房間前)。 此外,每逢初一/十五、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元及重陽節等重要節日皆可祭拜喔! 有些家庭在小嬰兒哭鬧不休時也會祭拜牀母,或是在嬰兒出世的第 3 天、第 7 什麼時候拜 天、第 14 天、滿月、滿 4 個月和周歲都行祭拜,如今已無強制規定,心誠則靈。
什麼時候拜: 初一十五怎麼拜?拜拜準備什麼?
不過臺中塔位牌位瞭解現代人忙碌,通常都會省略傳統儀式,做完對年之後就接著做三年,我們稱為「假三年」。 2、每家的地基主公習性有所不同,如果第一次拜時可以用杯爻(或銅板)詢問,供品是否滿意? 而且不只是一般住宅要拜,有開公司、經營生意、開店的店面等,如果想要經營順利,財源滾滾的話,那就更要祭拜地基主,才能開拓客源、穩固市場,所以老闆們更需要拜地基主。 ,就像門神一樣,因此家家戶戶一定都有地基主,他能夠保佑住在駐個屋子裡的成員健康平安又順遂,還能廣招財源。 還要準備裝半盆水的臉盆、毛巾等盥洗用品,供好兄弟擦嘴清潔之用,只是要記得祭拜後的毛巾與臉盆不要帶回家,以免招來晦氣。
什麼時候拜: ■ 供品準備什麼會比較好呢?
除此之外,北方有的人則是喫餛飩與水餃度過冬至,分別代表「增長智慧、能有好運氣」與「財運旺旺來(因為水餃形狀跟元寶相近)」。 演變至今,喫湯圓就成了大家過冬至的習俗,象徵團圓。 由此可見,無論對皇宮貴族、達官顯要還是平民老百姓來說,冬至是非常特別的日子。 冬至前後不宜結婚:在傳統禁忌中,結婚盡量避開「四立四至」,古人認為這是不吉的「四絕日」及「四離日」,其中就包含冬至。 有「頂桌」和「下桌」的正式祭祀,「頂桌」一定是素食或水果,「下桌」牲禮中的所獻的全雞必需是閹過的公雞,鳳頭雞、白毛雞、母雞均不能用,以示對天公的尊敬。
什麼時候拜: 結婚穿鞋要穿多亮?
將供桌與供品朝外擺設,上供品後點上燭或燈、獻茶或酒,人由內向外祭拜,全家人一起手持香站在屋內,拜完將3炷香插在米杯上,其餘香分別插在各供品上,待香燃至1/3左右長度時,就可以開始燒金紙。 供桌較特別,需設頂桌和下桌(或前後桌),一般是以長板凳或矮凳將八仙桌墊高,八仙桌腳下分別置放四疊壽金(金紙頭得朝門口,就像人敬神時的方向),此即為頂桌,下方前面再加放一張供桌,即為下桌。 值得一提的是「拜拜基本款」網站設計精美,具有動態效果,瀏覽感覺很流暢,非常棒的使用者體驗! 而且沒有太多複雜難懂的民俗文化說明,將焦點集中在拜拜這件事情上,對於查資料來說非常有用。
什麼時候拜: 月老怎麼拜?供品準備什麼最合心意?
地基主一旦拜了,就要好好拜,繼續拜,直到沒有再在這間房子居住為止;若房子是向房東承租,不是自己的,一樣可以拜地基主。 現代人一般忙碌,若是沒有時間拜,可選擇搬新家時,在管轄住家的土地公廟拜拜,稟告土地公即可。 另外,拜地基主是依照「門牌號碼」拜,不是跟著社區大樓一起拜;若有兩戶打通的情形,就是兩個門牌的地基主都要拜。
拜拜項目拜拜須知普渡時間早上11點前普渡地點家中正廳普渡流程在祖先牌位前擺放祭祀桌子,並且依序擺放金紙、供品和茶酒3杯;接著點3炷香,向祖先祈求家庭平安、事事順心,待香燒過3分之2後,拿金紙燒化。 2022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和2019年一樣,而2021年和2020年的冬至則是在12月21日。 說到傳統節日,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查閱農曆,不過你有發現每年的冬至日期通常都在國曆12月21日或22日嗎? 其實,不只冬至,所有二十四節氣都是以「陽曆」來訂,因為古人也是根據中午太陽的位置,觀察仰角高定不同來訂定節氣,而由於地軸傾斜關係,所以陽曆的節氣日期會有1至2天的變動。
什麼時候拜: 時間:未時(下午1點至3點)之後。
傳統喪葬禮俗,古代人都說子女需守孝三年,實際上是25個月,這段服喪期間,我們不做官、不嫁娶、不赴宴、不應考,等守孝三年後,子女纔可以做合爐把過世親人奉為祖先、拜公媽。 九合一因故延後的嘉義市長選舉18日投票結果出爐,藍營市長黃敏惠大勝綠營李俊俋。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對此結果質疑「我們的檢討到底是什麼?」還說「沒有大破大立,就沒有大開大闔」。 什麼時候拜2025 而精神科名醫沈政男則指出,黨主席下臺無法讓民進黨止血,無法對嘉義市長選情有任何影響,民進黨的檢討欠缺敗選因素的科學分析,且不敢檢討在上位那一、兩人,那麼從11月26日以後所流的每一滴血,都是來自2024總統候選人。
什麼時候拜: 文章分類
有人說牀母就是「鳥母」,即註生娘娘身邊的三十六宮女,又稱「三十六婆祖」、「三十公鳥母」,而鳥母其實就是燕子的化身。 古人認為燕子是送子神,也是輔助生育的神,專門照顧出生後到16歲這個區間的孩子,保祐他們成長,使他們免於一切苦難。 因七夕這天為牀母的生日,因此家中有孩子的家庭多會在這天祭祀。 以上祭拜方式和供品、金紙準備內容,依各家、各地習俗和習慣有所差異。
2022年中元普渡日期在國曆8月12日(農曆7月15日),一般家庭、社區普渡或是宮廟贊普時間會選相近的週末時間,公司行號大多選平日上班時間,公司全體員工一起祭拜,普渡拜拜流程是先向神明、祖先、地基主拜完後,最後再普渡好兄弟。 在許多人記憶裡,喫完年夜飯家人都會看著電視,家中的小孩子也會興沖沖的準備今晚要守夜,這可是難得可以合理熬夜的藉口! 到了子時一點(11點到隔天凌晨一點),家中老一輩的就會準備好三牲、水果、糖果、年糕等,來祭拜天公(「拜天公」專用金紙稱「天公金」,不能和拜好兄弟或祖先的銀紙混為一談)。 當然也是有許多人會選在初一的一大早前往廟裡祭拜,也因此這一天也有廟宇「搶頭香」的傳統,例如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彰化南瑤宮等著名宮廟,都有搶頭香的傳統。 什麼時候拜 另外,古時候人們都說「送神早」,意思是送神要早,別讓祂們等太久,因此通常子時(半夜11點左右)就會開始拜,拜完才上牀睡覺哦。
什麼時候拜: 初一十五跟出二十六拜拜時,可以說:「神明在上,今天是農曆初一十五/初二十六,弟子XXX向您請安問好,誠心準備鮮花、素果等供品來敬奉您,祈求保佑弟子事業順利、財源滾穩、闔家平安,感恩叩謝」。
地基主,又稱為地主神、地靈公等,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是原先住在這個家的先靈,負責統管家宅。 只要有地號、門牌,就會有地基靈,可以理解地基靈就是「所在地的祖先靈」。 民視新聞/陳妍伶、欒秉宙、胡景順 臺北報導民進黨從九合一大選一路輸到嘉義市長延長賽,黨內掀起檢討聲浪,立委何欣純炮口對準黨中央,質問民進黨的檢討到底是什麼?
祭拜地基主該注意的禁忌不多,基本上只要按時祭拜,準備簡單供品,抱持著虔誠感恩的心意,其實拜地基主非常簡單。 在「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主要以三牲(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 ,也就是演變為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年尾宴。 此外,祭拜時無須附筷子(怕牀母用筷子教訓寶寶)、不能拜酒(怕牀母酒醉)、不能拜青菜(怕牀母青青菜菜),且祭拜後不要太晚才收供品,大概五至十分鐘內完成祭拜流程後即可撤供(一樣是怕牀母喫太久疏於照顧寶寶)。
什麼時候拜: 祭拜七娘媽需準備糖粿、麻油雞酒、化妝品
讓行動裝置與平板使用者也可以有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不可拜指定食材:包含香蕉、鳳梨、李子,因為帶有「招你來」的含義,容易將好兄弟引進門! 另外,像「番茄」在臺語中有發臭的意思、「芭樂」則被認為內部有籽,有不潔淨之意。 等燒完後再將敬奉過的酒,灑在地上(金爐周圍)繞三圈,不可灑在紙錢上,這樣好兄弟才能收到完整的金銀財寶。 其實只要點清香一柱,祭拜時要朝內祭拜,口中默唸下面拜地基主念法(講法),其餘話都不要說,唸完後就可以直接插香。 HI 我是Agnes,熱愛攝影與使用文字紀錄生命中的所有溫度與生活輪廓,曾在天下雜誌、易遊網 任職過,想要努力去實踐熱愛的事物,目前為自由工作者,希望能與更多人分享在生活裡、與人與物的聯結和故事。
此外,拜牀母的時間不宜過長,點香後即可準備燒四方金及牀母衣,待金紙燒完就要盡快撤貢品,不然牀母會喫太久以後會寵小孩子賴牀喔。 臺灣人有將16歲以內的孩子稱為「花園內」的說法,認為孩子從出生到15歲「轉大人」前都由牀母負責守護照顧。 相傳小孩白天由註生娘娘守護,晚上睡眠時間則由牀母交棒教導,因此纔有長輩會說小孩晚上睡覺若有各種奇怪表情或彷彿自言自語般的發出聲音,都是牀母在教小孩,不應任意打擾。 在中元普渡過程中,切記不可嬉鬧,至於禁忌則有不可以說自己的名字、不可以在門內祭拜、不可以稱呼好兄弟為「鬼」等等,也不建議在普渡時燃放鞭炮,有可能會嚇到鬼魂。
住家拜地基主一定要在廚房拜,將供桌擺在廚房正中間,將拜面朝向客廳,也就是廚房向客廳拜。 使用的供桌最好使用矮桌,茶几或小朋友的寫字桌都好,盡量不要用圓桌。 祭拜的物品,便菜飯就可以,通常準備一隻雞腿,兩樣菜,一小鍋白飯,三杯茶葉茶。 碗筷準備三副,我們邀請的是地基主公、地基主婆,以及他們來作客的朋友,金紙部分依照店家準備的即可,有的店家會準備補財庫的金紙,上頭寫有疏文,記得填寫完整並蓋手印(男左女右大拇指),清香三柱。 一般民間風俗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移居、安神後的當天下午一定要拜,營業店面則於拜土地公時順便拜地基主,若是全部算上一年至少要拜六次至二十幾次之多,可見在臺灣地基主受民間重視的程度。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需要太擔心,在未拿到準考證之前,考生儘管按照上述的方式,到文昌宮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