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1996年,中華工學院已發展為具有19個科系、學制完整、日夜間部合5,500餘人的大型學院,擁有九幢校舍、體育場、室內運動場,並舉行了第一屆運動會。 中華大學(英語:Chung Hua University,CHU),簡稱華大,是一所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的私立大學,前身為1990年開始招生的中華工學院,為亞太高校書院聯盟和AACSB的成員校,與鄰近的玄奘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組成玄華元聯盟。 1999年臺灣中部發生九二一地震,郭一羽校長本著救災為先的使命,下令全校停課6天,率領中華大學師生前往臺中,搭建兩百戶災民臨時住所,全力救災。 2009年颱風莫拉克侵襲臺灣,致使南部八八水災嚴重洪患,中華大學師生再度南下,前進災區加入救災的工作。 校園除了愛心捐資活動,並開放學生宿舍提供受災生免費食宿。 除此之外,舉辦「義賣藝術品賑災活動」,華大的藝術家與中國大陸的中國王羲之基金會、中國王羲之書畫藝術研究院、國際書畫學會等三個藝術團體合力捐出藝術品義賣,賣款所得全數捐給臺灣八八水災的災民。
成立至今,學生大使團和校方及境外生皆有良好互動且廣受好評。 推廣教育處推廣教育是中華大學建校宗旨之一,推廣教育中心成立於1992年,1997年改稱推廣教育處。 中華大學分數 中華大學臺北分處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核可,於全國各地開設「採購證照班」,有專責人員全程跟班,並提供講師與學員必要之服務。 中華大學分數2025 另於臺北市福州街國語日報大樓二樓有臺北教育中心,中心辦理談判技巧研發及碩士學分班等課程。
中華大學分數: 參考文獻
工程一館於1998年竣工,由建築師陳榮村教授設計,位置與建築一館相對。 中華大學分數 建築主體依山而建,前低後高,主動線走廊為天井中庭,設計風格與建築一館相同。 研發大樓由建築師李謝嵐教授設計,於2000年竣工,位於校區東側,現為觀光學院及創新育成中心所在。
- 1994年,中華工學院向教育部提出了改名大學的申請,在此時期學校的通識教育中心、師培、外文系、行政系相繼成立,同年也申請開設教育學程。
- 101學年度時成「通識教育委員會」由教務長擔任主任委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擔任執行祕書。
- 透過學測、指考、統測簡章資訊,以及招生名額、歷年錄取分數等各項指標的查詢系統,同學不僅可以提早瞭解的校系入學分數,更能衡量自己在各項入學管道的參考準備分數需多少。
- 四中五校聯誼賽開始於1978年,由中央大學、中原大學、國防大學理工學院、中央警察大學,依次輪流主辦方式進行,稱為四中賽。
- 直到102學年度通識教育中心正式提升為院級單位,其下分為人文藝術組及社會自然組兩個系級單位。
- 建築主體依山而建,前低後高,主動線走廊為天井中庭,設計風格與建築一館相同。
- 鼎為中華文化象徵國家最高權位的傳國禮器,方鼎的造型以及立耳的裝飾,不僅僅將中國古典元素融入現代建築,也塑造了行政單位及圖書館在校區的特殊地位。
工程二館原址為土木系館,因九二一地震損壞,於2002年拆除重建為工程二館,於2003年竣工。 新館樓由建築師李謝嵐教授設計,位於運動場東側,設有空中室內游泳池,建築物兩面開窗,採光佳,可環視校園;屋頂為四座網球場。 明亮通透的大尺度空間搭配剛強的外露鋼結構為工程二館的建築特色。
中華大學分數: 校園環境
學生宿舍共四棟宿舍,分別以中華大學校訓「勤、樸、誠、正」命名為勤樓(男)、樸樓(女)、誠樓(男)、正樓(女)宿舍,提供男生1,485牀位及女生1,414牀位,總計2,899個牀位,供學生申請住宿使用。 中華大學學術期刊之出版,初興於2000年3月十週年校慶管理學院在所發刊的《中華管理學報》及建築系的《建築與規劃學報》,是面對國際公開發行的學術季刊。 籌設機構於1987年在茄苳湖山一處魚池畔的三合院成立,1988年3月核準中華工學院的設校申請,接著購入東香裏茄苳段作為校地興建校舍。
人文一館於1998年竣工,位於校區東北側,人文社會學院位於其中。 管理一館由建築師李謝嵐教授設計,於2001年竣工,位於運動場的南側,風格有別於早期的建築羣。 中華大學分數2025 中華大學分數2025 建築物主體由A、B兩幢平行構成,中間用不對稱的長方體相接,邊緣以斜線、橢圓形等較不規則的線條構成階梯、遮陽板及其他裝飾,與毗鄰的建築一館以天橋連接。
中華大學分數: 學校榮譽表現
校徽的中心圖騰為白馬,15顆星星代表有15位出資者共同興辦學校。 中華大學分數2025 在創校之初以工學院為主軸,因此以「齒輪」,代表學校的學術基礎。 中華大學之名,源於1990年學校草創時命名的中華工學院。
中華大學分數: 大學申請入學
聯誼賽以「旗鼓香山」為號召,期與同屬新竹市的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所舉辦之「梅竹賽」一樣,成為香山地區的校際盛事。 目前玄華元旗幟傳至中華學生會,並於103學年度暫時停辦至今。 1994年,中華工學院向教育部提出了改名大學的申請,在此時期學校的通識教育中心、師培、外文系、行政系相繼成立,同年也申請開設教育學程。 1996年成立附設兩年制技職體系,同年陸續興建新的教學大樓,董事會開始尋覓第二校區。
中華大學分數: 學生活動
1990年中華工學院奉準設立,於新竹市郊的東香裏茄苳段購買校地,興建校舍並開挖人工湖,即今日的中華湖(又稱白馬湖)。 校舍建築大樓配置結合在數個大廣場上,校園動線以白馬湖為中心,使行政單位與教學系所容易聯繫與溝通,屬於線、面組合簇羣空間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大學在第二點強調「若以畢業平均薪資和指考分數計算CP值,中華大學在公私立一般大學中,四年來都排名第一」。 中華大學身為新竹第一所民辦大學,生於斯長於斯,為回饋鄉梓,每年提撥一部分的經費用於回饋地方。 除了協助農民銷售農產,並長期與救國團合作,幫助弱勢家庭,協助鄰近的協助社區學生營養午餐、課後輔導和課後照顧,並與新竹縣政府合作,於新竹縣各地提供免費課程。 中華大學廣為延攬當代的產業界、政界、學界至學校任教,聘為中華大學教席或擔任學院的領導人物。
中華大學分數: 歐陽靖簽字離婚!兒子出生2年「第一次見生父」:最好的結局
臺中分處分別在臺中市、豐原、大甲設有教學中心,設有學士學分班、二年制在職專班學分班、碩士學分班等。 1980年代王榮昌、蔡兆章及中國國民黨的國民大會代表林政則邀請有志捐資興學的地方仕紳十一位,籌議興辦新竹第一間民辦大學並獲教育部覈准創立「私立中華工學院」,這14位出資者,現今被認為是中華大學的創始人。 勵志節為中華大學的畢業典禮活動,也是新竹市荔枝節活動的一部分。 自2004年起,中華大學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與新竹市農會合作,為社區的農民促銷農產品,也成為中華大學的特色之一。 曾於2010年-2013年間停辦,將於2014年之畢業典禮恢復舉辦。
中華大學分數: 中華大學分發入學
2010年中華書院正式招生,2011年學校行政單位通過ISO9001認證。 中華大學分數2025 2022年與臺北市立明倫高中、臺北市立大直高中、臺北市立百齡高中、臺北市立陽明高中四間北市市立高中簽訂策略聯盟,培育AI人才。 除此之外,中華大學設有教職員工福利委員會,教職員也組成了數個教職員工社團(瑜珈、筋絡保健、羽球、桌球等),時常舉辦交誼活動,透過健行、旅遊及餐敘、球賽等活動,使學校形成一種無形的風氣,良好的組織氣氛促使教職員工同心協力投入教育工作。 中華大學學生大使團亦直屬於本校「國際暨兩岸事務處」,本團採獨立運作且定期招收本校優秀學生培養為學生大使。 並設有指導老師一名、團長一名、副團長一名……等等。 吉祥物和象徵是「馬」,此乃源於創校年1990年的生肖,職員和學生也塑造了各種馬圖騰的吉祥物。
中華大學分數: ‧ 2022韓國AFA世界廚藝大賽 臺灣隊伍獲得高度肯定
通識教育中心中華大學於79學年度設置「中華工學院共同科」,並於85學年度改制為「通識教育中心」隸屬於人文社會學院其下單位。 101學年度時成「通識教育委員會」由教務長擔任主任委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擔任執行祕書。 直到102學年度通識教育中心正式提升為院級單位,其下分為人文藝術組及社會自然組兩個系級單位。 國際交流方面,中華大學與近10個國家11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包括與蘇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百科大學。 學校成立了語言中心,招有國際學生,有141名國際學位生在學。 1111大學網特別彙整了學測、指考、統測的錄取分數資訊,以及招生名額、篩選倍率、採計加權,幫助想上的同學有個標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