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客邦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採用網站分析技術,若您點選「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zv-1拍照 本部落格文字、圖片皆有版權,歡迎引用文章內容,只需於文章附上連結即可。 至少要 20~30 分鐘左右,導致我後來在外面絕對不會傳影片,只傳照片就好。 我補充一下朋友的狀況,他不是專業攝影,但也算小愛好者,出遊聚會時常會帶著單眼。 某一次聚會他沒帶單眼相機、而是帶著 RX100m7,再下次聚會他就帶回「單眼」了,於是我問他為何賣掉。
ZV-1於機身上細節亦針對時常拍片人士而設計,如錄影鍵由以往RX100的機邊細小按鈕搬上機頂與快門一樣的大按鈕,在單手操控時更就手。 【Sony ZV-1實測】雖然現在用手機就可以拍片,但利用相機拍攝仍有一定的魅力,無論質素及功能上始終比手機稍為優勝。 我們就在正式發售前已經到手,立刻上手速評,試試拍攝影片是否如官方描述般出色。
zv-1拍照: 智能自動曝光 (AE) 切換,優化臉部拍攝表現
ZV-1 的自動曝光轉換算法相當巧妙,即使在光源條件急劇變化的情況下,無論是在陰影或日光下抑或室內或室外,均可快速調整曝光。 使用優先臉部對焦功能,即使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相機仍可確保你的拍攝主體始終完美呈現。 ZV-1 兼容我們一系列拍攝手柄,包括具備藍牙無線技術的 GP-VPT2BT,可輕鬆遙控錄影、變焦,甚至可在無線情況下操作自訂功能。
- 不知道這是不是跟我長期把手柄鎖定鍵撥到Lock位置有關。
- 對入門級距的 Vlog 相機來說配置恰到好處,唯螢幕解析度略低(92萬點),且機身配置較適合錄影使用。
- 內置中性密度濾鏡可確保你時刻獲得最佳曝光,無需因為快門角度或光圈級數而犧牲創意意念。
- 影音 Vlog 時代興起,「Vlog」也成為時下攝影一大需求之一,許多使用者購買相機並不一定是為了拍照,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錄影體驗以及品質,以期能在 YouTube 等影音平臺上呈現更好的作品。
- 在拔草前看了底下評論,有值友提到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同款,不但送電池,送32G卡,還送24期免息。
- 專業影片製作人員在日常工作環境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功能,全部都能為你提供。
- 不瞞各位說,其實在測試期間我們也直接將它用在了工作用途。
即使設計小巧袖珍,ZV-1 仍然配備大型 1.0 吋 Exmor zv-1拍照 RSTM CMOS 感測器,即使在昏暗或充滿挑戰的光源條件下亦能拍攝出高品質影像。 此外,大型感測器還可以塑造具有朦朧散景背景的專業級影像,高速數據讀取功能則方便拍攝令人驚嘆的 4K 畫質和超慢動作影片。 相機內置的三指向性麥克風即使在人羣中亦能清晰收錄你的聲音。
zv-1拍照: 桌邊縫隙就夠安裝的 THRONMAX 麥克風架 直播錄影設備
雖然索尼ZV-1這邊更加貼近真實,但在夜晚通過視頻拍攝人物時,從觀感上而言並沒有iPhone13ProMax更討喜,畢竟蘋果通過計算攝影將人物膚色進行了提亮,左側的索尼ZV-1畫面昏暗,地面細節全部丟失。 來到夜晚拍照對比,右側的iPhone13ProMax顯然畫面更純淨一些,亮度也更高,而左側的索尼ZV-1在24mm焦段,ISO1600,光圈f/1.8的設置下,畫面效果偏暗。 zv-1拍照2025 第二張主攝拍照對比,兩臺設備都將焦點對準到了畫面中央位置,右側的iPhone13ProMax並沒有鎖住焦點,畫面虛化效果並不明顯,並且出現了虛化錯誤的現象,畫面層次感也不強,而左側的索尼ZV-1畫面張力十足,層次感分明。 第一張照片對比,兩臺設備畫面成像效果幾乎完全相同,都很好地還原了肉眼可見的景物色彩,在細節上兩臺設備也幾乎保持了高度一致,唯一的細節區別可能就是左側的索尼ZV-1天空更藍一些吧。 去年11月份有機會試用了下索尼的第五代黑卡 M5a,被其畫質,視頻能力,連拍速度,對焦種草,然後出去遊玩的時候白嫖了幾天,更是愛上了這款小機器,雖然發售年代就遠,但其性能卻依然不顯得過時。
- 使用 Imaging Edge Desktop 應用程式提升攝影質素。
- 加上產品展示模式與景深切換等,對於希望從手機進階到更好拍攝效果的專用相機的使用者而言,其十分具有親和力且好上手的功能,搭配超親民的售價,可說是一整個讓 ZV- 1 完全可以駕馭輕影音拍攝的 Vlog 神器封號。
- 只需按下按鈕即可切換至產品展示設定,完美切合拍攝產品評論。
- 收錄優質聲音品質,意味着你無需因為風噪影響而花費更多時間重新拍攝及編輯錄像。
本來看的是 SONY 的 RX100 系列,被玩家們尊稱為「黑卡」系列,可見它的尊貴、輕薄(如同卡一般),做為 SONY 的最高單價消費型相機,最新一代的價格起碼都要三萬以上。 三是作爲vlog設備,24mm的視野還是太侷限了,而且這機器錄像的時候有裁切,估計錄影視角會跟rx100一樣落在28mm左右。 二是持續錄製很快過熱,我自用的rx100Va在室內錄製4K30 5~10分鐘就過熱罷工,室外大太陽,大概35攝氏度的環境下,2分鐘就敢自動停機。 ZV1本質上硬件還是rx系列的水平,散熱不做太高期望。 不過,這樣做了防抖處理,畫面會進一步裁切,廣角端顯得就更不夠了。 這是SONY這兩款機器用於VLOG場景的硬傷; 實在不行可以考慮裝一個第三方的廣角附加鏡。
zv-1拍照: 影像網誌相機 ZV-1
獨特的散景開關(C1 zv-1拍照 按鈕)免卻了所有複雜的曝光平衡和景深控制設定,以一個按鈕取而代之。 只需輕按一下,即可切換選擇全畫面對焦,抑或模糊背景並以專業角度突顯主體。 手柄的握持手感還算不錯,後面的腳架可以打開,變成一個短的相機支架,手柄通過藍牙與手機鏈接,只要相機設置開通了允許藍牙控制即可,去掉了老款手柄上的鏈接線後,觀感更好了。 手柄上的快捷鍵對於日常的拍攝相當方便,相對於按相機上的快門, 我更願意把相機長時間裝在手柄上。
zv-1拍照: 索尼ZV-1商品問答-真實情況-評測體驗情況
利用 4K 錄影,捕捉世上所有的美和細節——包括你自己。 藉助高速感測器 LSI,ZV-1 採用全像素讀出,針對 4K 所需的像素進行了約 1.7 倍的重新採樣,將驚人的細節壓縮到每一幀上。 Sony 不僅致力提供能夠令人振奮的產品體驗、服務和內容,同時亦在所有業務範圍內努力對「零環境影響」的目標作出貢獻。 要享受完整的 Sony.com 瀏覽體驗,請更改設定,允許使用 JavaScript。
zv-1拍照: 手機拍照軟體太強大
無需再為快速分享內容而使用智能手機相機拍攝,因而犧牲影像質素。 ZV-1 提供出色的影像質素,同時實現無縫連接,可以更輕易分享優質內容。 zv-1拍照2025 夜景視頻拍攝截圖對比,兩臺設備之間的差異開始放大,右側的iPhone13ProMax畫面亮度更高,但畫面色彩有些偏黃,而且出現了鬼影現象,左側的索尼ZV-1雖然畫面亮度偏低,路燈也出現了過曝,但畫面更加貼近真實,色彩也沒有失衡。 在對主攝照片進行三倍放大後,兩臺設備可以看到明顯的不同之處,右側的iPhone13ProMax照片有明顯的銳化效果,而左側索尼ZV-1畫面更柔和,色彩也更鮮豔,畢竟索尼這邊可是一顆1英寸的大底傳感器,能有這表現也在理想之中。 爲什麼現在才寫這篇文章呢,因爲這三個月我一直在使用這臺相機拍照片,拍視頻,儘量多去使用這臺機器。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Adobe Camera Raw最近才支持解碼這個相機的Raw文件。
zv-1拍照: 播放
ZV-1 擁有間距拍攝模式,非常適合利用 Imaging EdgeTM 桌面電腦軟件來製作縮時影片。 可調節的拍攝間距(1 至 60 秒)加上全手動控制相機功能,可以在高達 9,999 張照片中拍攝出流動雲朵和流水式大燈等精彩作品。 由於產品配備方便的 USB 電源輸入,只需攜帶流動電源,即可在不同場景安心拍攝數小時。 通過產品展示設定,將產品評論拍攝提升至全新專業水平,要從你與精選產品之間轉換焦點既快速又精確。 C2 自定義按鈕在默認情況下會開啟產品展示設定,減低臉部對焦優先度並擴大視野。 只需將產品舉在相機面前,即可將焦點從你的臉部切換至產品上;無需再煩惱自動對焦的問題,可輕鬆高效拍攝產品評論影片。
zv-1拍照: 多角度 LCD 螢幕,讓你自信自拍
畢竟感光元件還是比手機大不少,雖然有些場景真的不明顯。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使用者的掌握度,相對於相機還得調整模式等⋯⋯,手機傻傻拍就好相對表現比較平均穩定。 視剩餘電池電量與記錄媒體上的可用空間而定,可能無法記錄所需數量的影像。 請在拍攝時通過USB進行供電,並使用存儲空間充足的存儲卡。 其實兩臺相機的最大差異除了翻轉螢幕以及內建手把以外,ZV-1 因為前鏡頭少了控制環的轉動機制,加上全翻轉螢幕可以將螢幕靠內收納的關係,個人覺得 ZV-1 收納的便利與安心程度相對好。 不過 RX100M7 有著 mm 的額外望遠焦段,再加上戶外可以更清晰構圖的彈出式觀景窗,個人覺得兩臺都是很不錯的大感光元件隨身機選擇 — 小孩子才做選擇,都買!。
zv-1拍照: ↑↑↑↑Sony ZV-1 vs iPhone 11 Pro 自拍質素比併(點上圖睇片)↑↑↑↑
考量每一個細節,ZV-1 希望協助你製作出具啟發性的內容。 Imaging EdgeTM Mobile 是免費應用程式,適用於 iOS 和 Android 平臺,讓您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輕鬆地將在 ZV-1 上拍攝的影像傳輸、編輯和上載至社交媒體平臺。 收錄優質聲音品質,意味着你無需因為風噪影響而花費更多時間重新拍攝及編輯錄像。 若要將 ZV-1 作為外接相機,可透過 USB Type-C® 連接線將其連接至電腦或 Sony Xperia™ 智能手機。 電池確實不給力,一般拍拍一天一塊電池是肯定能用玩的,而且換電池把要把手柄拿下來,再換,這個真的是費勁。 大家都說的廣角端不夠廣的問題,24端對於我來說夠了,我的自拍需求並不多,基本上拍景色要比自拍多很多,因此24段問題不大,如果自拍的,24段必須要把手伸長才會顯得臉小,時間久了手臂痠疼。
zv-1拍照: WordPress 架站全攻略 網站從無到有 完整教學清單指南
廣闊的動態範圍配合 S-Log 檔案,最適合用於相機配對,並可大大減少高光過曝或失去陰影細節。 此外,系統亦提供圖片檔案及創意風格等額外選項,及提供各種進階功能,例如伽瑪顯示輔助、斑馬紋偵測、Clean HDMI 輸出、錄影控制、時間碼和代理錄影等。 專業影片製作人員在日常工作環境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功能,全部都能為你提供。 高性能焦平面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感測器,透過快速混合式自動對焦實現高速、高精密度對焦效能。 感測器採用 315 個相位檢測對焦點,佔螢幕面積達 65%,可以在拍攝主體之間快速切換而不會產生幹擾。 自拍時只需輕輕一點,相機就能把焦點從你的臉部轉到背景上,反之亦然,輕鬆實現清晰準確的對焦效果。
特別是旅行中,手柄拿在手上,看到喜歡的直接左邊按快門拍照,或者右邊按快門攝像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看到了好看的小姐姐又不想上去搭訕,暴露lsp的本性的時候,只需按下手柄上的變焦按鈕,小姐姐肯定不知道你在盜攝她。 使用 Imaging Edge Desktop 提升攝影效果。 使用「Remote」(遙控)功能即可在電腦螢幕上實時控制和監控拍攝內容;使用「Viewer」(檢視器)功能即可快速預覽、評分和選擇大型圖庫中的相片;而使用「Edit」(編輯) 功能即可將 RAW 數據轉換成優質相片,以供交付。
zv-1拍照: 使用 Imaging Edge Mobile 隨時隨地發送影片至智能手機
可根據預先設定的拍攝間隔和拍攝張數自動拍攝一系列靜止影像(間隔拍攝)。 然後,可使用Imaging Edge 電腦軟件將間隔拍攝所記錄的靜止影像製作成動態影像。 個人認為除了等效最廣 24mm 搭配積極防手震用來自拍廣度還是有些喫緊以外,基本上無論是對焦、收音或者是車輛的特寫運鏡拍攝,以錄影拍攝並不算專業的自己來看,個人覺得 ZV-1 都表現得超乎個人預期,相當符合其輕影音的定位。 底下也附上這次測試期間的一些影片片段 — 影片最後還有手持走動的穩定效果測試(也不錯!)。 擁有Sony RX100拍攝水準的ZV-1,不單擁有同樣的拍攝質素,強化拍片功能、更合適單手的操作,亦都是ZV-1最大的賣點。 最重要是今代回歸hot shoe及3.5mm收音咪插口,令相機擴展性能大增。
Sony ZV-1的策略十分明顯,從各種機身配置也不難感受到 Sony 在這臺入門影音相機上的企圖,這是一臺有限度節省成本(沿用舊鏡頭、螢幕畫素92萬點),但也加入了一些很有誠意配置的相機,例如機頂麥克風、內附兔毛防風罩、側翻式螢幕等。 無論是強大對焦、良好收音效果乃至於更方便錄影拍攝的全翻轉螢幕。 在 Sony 1 吋感光元件產品中開創全新系列的 ZV-1,個人覺得是一款可以隨心所欲盡情創作的拍攝利器。 加上產品展示模式與景深切換等,對於希望從手機進階到更好拍攝效果的專用相機的使用者而言,其十分具有親和力且好上手的功能,搭配超親民的售價,可說是一整個讓 ZV- 1 完全可以駕馭輕影音拍攝的 Vlog 神器封號。
zv-1拍照: 以專業水準拍攝 4K 影片
終於可以不用索尼官方的解碼軟件了,我腰痠背痛腿抽筋有救了。 ZV-1搭配拍攝握把 GP-VPT2可以獲得更多拍攝彈性,例如在手持握把自拍或是運鏡時可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同時握把也可張開變為簡易型的三腳架,方便使用者架設相機定點錄影。 ZV-1 具備創意風格和相片效果設定,提供多款外觀效果可供選擇,為影片增添趣味和獨特性。 創意風格讓你調整影像參數,例如對比度和色彩;相片效果則可為相片增添令人驚豔的全新特色,包括時尚單色效果和迷人縮樣相片效果等等。
偷偷閹割了一些非常細節的功能,比如ISO AUTO的最低速度調節、不常用的對焦區域功能自定義關閉等。 捕捉決定性的瞬間,或者以極為震撼的超慢動作拍攝日常,輕易為影片增添戲劇性和魔力。 錄影幀率高達 960fps,幾乎可以捕捉任何時刻,可調節的播放速率則可讓你在 4 倍到 40 倍之間放慢動作。 Sony 經過增強的色彩科技確保影像生動自然,在不同膚色上均表現得尤其出色。 有關技術適用於影片和靜止影像拍攝,並支援可撫平瑕疵的柔膚選項。
獨特的設計和結構空間分隔功能,能在相機正前方收錄清晰音訊和較少環境噪音。 到戶外拍攝時可以加裝隨附防風罩,即使在大風的環境下,亦能讓你安心拍攝。 只需按下按鈕即可切換至產品展示設定,完美切合拍攝產品評論。 設定會將視角擴闊,立即將焦點轉移到物件上,讓您無需等待焦點轉移,或者需把手放到產品後方纔能將焦點轉移到物件上。 第二個是翻轉屏,默認情況翻轉屏是屏幕朝外的,強迫症爲了保護屏幕,我一般會把翻轉屏折一下,讓塑料面朝外。 我在菜單裏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怎麼把這個選項給關掉,希望索尼能在更新固件的時候把這個選項設爲可選,因爲有時候我只是想回看下照片,或者翻折下屏幕緩解下壓力。。。
zv-1拍照: SONY ZV-1 購入一年心得,卡片相機 vs 手機畫質?
在自拍情況下,觸控面板可讓你直觀調整焦點、快門和其他設定。 S-Log2 和 S-Log3 伽瑪控制可用於相機配對和靈活調色,具備一系列相片設定檔,讓你締造完美美學。 相機能拍攝出震撼的 4K HDR 細節,同時配備強大的曝光元件,確保能拍出精彩內容。 相機正面配有顯眼錄影燈,讓你清楚得知產品是否正在錄影,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將其關閉。 使用 Movie Edit 附加功能,針對特別不穩定的鏡頭應用加強穩定效果,亦可重新構圖及裁剪影片,以配合流行社交媒體所需的長寬比。
ZV-1 支援藍芽,但不知道為何卻不用藍牙做檔案傳輸? 並不是連線同一個 Wifi 就能彼此傳輸,而是相機本身會發出 Wifi 將你的手機包含進來,達成不論是家還是室外,都可以傳輸檔案給你的手機。 zv-1拍照2025 而 ZV-1 則是 ZV 系列的第一代,本來以為是跟 RX100 系列一樣的機身,結果我錯了! 也許這也是 ZV 系列訂價比較便宜的原因為 19,980 元。
zv-1拍照: 視頻:
這機器的菜單也是繼承了索尼的良好的反人類傳統,每次最頭疼的就是用轉盤在屏幕上找選項,你說你都給了觸摸屏了,你給個觸摸菜單會死麼。 非要在波輪上按按,轉轉,撥輪的按下去的手感非常的彆扭,轉起來咔咔咔的也不解壓,然後選擇菜單非要按按,轉轉,時間一長很想砸相機。 另外提一下附送的存儲卡,沒看到存儲卡的時候我還嫌索尼小氣,只送32G,不知道現在32G卡基本不用了麼,然鵝到手後。 索尼大法好,居然送這麼貴的存儲卡,那麼問題來了,這卡讀寫速度高我知道,但是這相機不防水,你送我三防的存儲卡是幾個意思? 白嫖歸來後,依然甚是想念這臺小設備,看了下最新的黑卡7,2470 F2.8鏡頭已經變成了 F2.8-F4.5的鏡頭,外接麥克風也已經成爲了可能,解決了幾個的痛點的同時又增加了兩個痛點。
ZV-1大致延續了 RX100M5A 的各項機身配置,但卻又做出了不少針對影音功能強化的改變,例如側翻式螢幕、收音麥克風、熱靴座等等,同時在軟體部分如對焦方面亦加強不少,使之成為更適合動態錄影的輕便相機。 在間隔拍攝過程中(包括按快門按鈕和開始拍攝之間的時間),無法操作專用的拍攝設置畫面或MENU畫面。 但是,可調節已分配到控制撥輪的一些設置,例如快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