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銜接上5.8毫米機槍,不至於造成火力空白地帶,新的12.7毫米機槍必須能人力背負,緊密跟隨一線步兵運動。 這限定了89式機槍的重量,必須與70-80年代中國軍隊大量裝備的67系列7.62通用機槍處於同一級別67式機槍設計水準極差,改進到67-1型時,三腳架狀態(即重機槍狀態)仍超過24公斤。 上世紀70年代末,武漢軍區民兵開始對民兵的老舊槍支進行試點改造。
導氣箍上有一個旋轉式氣體調節器,是在MAG機槍的氣體調節器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有三個位置可調:一個爲正常使用,可以限制射速,以免彈藥消耗量過大;一個位置爲在複雜氣象條件下使用,通過加大導氣管內的氣流量,減少故障率,但射速會增高;另一個位置是發射槍榴彈時用的。 用眼睛或用手摸均可以很容易地識別這些位置,即便在槍管灼熱的情況下也可用手去調整。 M249輕機槍爲導氣式自動武器,槍機迴轉式閉鎖機構,彈鏈供彈機構是 MAG機槍供彈機構的縮小型。 既可用彈鏈供彈,又可用美國柯爾特AR15或M16 步槍的彈匣供彈。 其供彈方式有3種:下垂式彈鏈供彈、彈鏈箱供彈及彈匣供彈,這在當今的機槍中是獨一無二的。 在機匣左側的輸彈導板下方帶有彈匣槽,但在隨後爲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提供的M249SPW(“Special Purpose Weapon”的縮寫,意爲“特種用途武器”)、Mk46 MOD0和Mk 48 MOD0上又取消了彈匣槽,即取消了彈匣供彈方式。
M240L除了可以使用M240B固定式槍托以外,還可以換裝新型可伸縮調節式管狀槍托。 其操作方式與M4卡賓槍相同,射手可以按照自身的體型調整槍托長度。 伸縮調節式槍托內部裝上了複合緩衝材料,能夠進一步吸收射擊時的後座力,讓射手更便於控制槍支。 M240L的手槍握把由原來M240B的厚實鋼芯手槍握把改爲與M16/M4槍族相同的手槍握把,除了解決射手可能長時間持久槍後容易導致手掌疲勞的問題以外,採用塑料製造的新型手槍握把亦比鋼芯手槍握把更輕便。 M240L修改了上下兩個連散熱孔槍管隔熱罩的設計並且加裝效果更好的隔熱片,讓射手能夠便於雙手持槍,在肩射、腰射和隔着掩體以下舉槍盲射時也比較容易控制。
m240 機槍: 【影片】 取代M240與50機槍 美特種作戰司令部研發新機槍
中型機槍基本上和重機槍很類似,只是體積、重量和彈藥都小了一號,外型上還是幾乎一樣的,考慮和步兵的共通性,中型機槍的彈藥多半是全尺寸步槍彈(請參考第一彈步槍篇),也就是中型機槍風行的年代(一、二戰)裡步槍所用的子彈。 此外當美國重回大國競爭戰略後,將來敵人是大量裝備防彈背心的中俄正規軍,5.56 公釐步槍彈的貫穿力不足對抗現今防彈材料,美軍規劃採用全新規格 6.8 公釐步槍與班用機槍,全面取代現役 5.56 和 7.62 口徑。 2013年—《紅翼行動》:型號為M240D,安裝在安裝在MH-47支奴幹直升機的兩側作為艙門機槍並且由美軍士兵所使用。 在正常條件下,當氣體調節器調節到位置「1」的時候,即只關閉一個排氣孔時,射速最低,約為750發/分。 當裝在導氣箍中的氣體調節器調節到位置「2」時,即只關閉兩個排氣孔時,射速大約在850發/分;當氣體調節器調節到位置「3」的時候,即關閉全部三個排氣孔時,射速最高,約950發/分。
- M240C安裝在LAV-25兩棲裝甲偵察車和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上並且被美國海軍陸戰隊所使用。
- 美軍自從1953年和1964年,分別研發出7.62 x 51 mm子彈口徑的M14自動步槍,以及5.56 x 45 mm子彈口徑的M16突擊步槍後,7.62 mm與5.56 mm這兩種口徑,便成為北約(NATO) 標準彈藥沿用至今。
- 機槍可分爲由單人操縱的輕機槍以及由多人操縱的重機槍兩種。
- 在最近幾年中,美國海軍已經開始使用GAU-17/A型來替換服役時間較長的各型25毫米(1.0英寸)鏈式彈藥機槍和0.50英寸口 徑重機槍。
- 美國《華盛頓觀察週刊》報道,美國陸軍步兵武器中心早前訂購了三支0.50英寸口徑(12.7毫米)的新型機槍,進行裝備試驗。
- M134主要由槍身、槍座、彈箱、控制箱(電源箱)四大部分組成。
- 它不像一些非常沉重的更舊設計那樣更爲可靠,但它的質量與不少武器相比仍然是相當可靠的。
儘管並不是現役而言最輕的中型通用機槍,它卻以高度重視其堅實及可靠性,並且也可以在北約成員國之間的標準化之中被視為是一個主要的優勢。 3、M203A2榴彈發射器(M203A2 grenade launcher)。 m240 機槍2025 M203是美國陸軍為40毫米彈藥要求開發的單發下掛式榴彈發射器,用於M16突擊步槍及M4卡賓槍裝備,其衍生型更可對應多種步槍,也可裝上手槍握把及槍託獨立使用。
m240 機槍: 美國汰換5.56 mm口徑步槍對臺軍事影響不容小覷
由塞拉公司(Sierra)的175格令MatchKing尾錐空尖彈頭(HPBT),聯邦彈藥公司(Federal Cartridge Company)彈殼和金牌決賽公司(Gold Medal Match)生產的底火及專門改進的發射藥組成。 該彈和M118LR不同,是專門針對Mk17 SSR、Mk14這類槍管較短的狙擊步槍進行優化。 根據NDIA 2009年年會上公佈的試驗結果,在600碼距離上10發一組散佈在7英寸以內,在300碼距離上10發一組散佈在3.5英寸以內,都是小於1.1 MOA。 而在300碼距離上5發一組散佈在2.4英寸內(0.8 MOA)。 不過Mk316 MOD0比較貴,可能只會爲配發給狙擊手,其他使用7.62短步槍的射手很可能會採用Mk319 MOD0。
- 【星島網訊】在使用M2勃朗寧機槍75年之後,美國陸軍開始尋找新型機槍來武裝步兵部隊,讓它與M2並肩作戰。
- 在這段時間裡,美軍XM29 OICW,還有ICSR步槍(過渡戰鬥步槍計劃),如果他們未來取消NGSAR項目,但卻仍然不改普通士兵手裡的破槍,我一點也不感到奇怪。
- F-16的火神(Vulcan)20毫米機砲極限射速每分鐘可達7,200發,不過實際操作時,可選擇每分鐘發射4,000發,或是每分鐘6,000發。
- 然後槍管固定栓被釋放以下,利用提把將槍管向前推,從機匣拉出並放置在一旁。
- M240B(以前命名為M240E4)是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目前的制式標準步兵中型機槍,它同時也在美國空軍、海軍和海岸警衛隊之中服役,是1990年代中開始裝備的M240型號。
除了戰鬥機,美國轟炸機(例如:B-17空中堡壘和B-24解放者)以上的各個槍塔(包括球型槍塔)皆以AN/M2重機槍作為機槍手操作的防衛機槍。 2012年—《戰爭前線》:型號為M240B,命名為「M240B」,木製槍託,爲步槍手專用武器,使用150發尼龍彈箱。 M240C安裝在M1A2艾布蘭主戰坦克、M2佈雷德利裝步戰車和LAV-25兩棲裝甲偵察車上並且由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和美國陸軍士兵所使用。 2013年—《孤獨的生還者》:型號為M240D,安裝在安裝在MH-47支奴幹直升機的兩側作為艙門機槍並且由美軍士兵所使用。
m240 機槍: 美軍機槍
當車輛正受到攻擊和/或行動不能的時候,如果車輛要被迫放棄的話,可以將原來裝在車輛上的M240B拆卸下來,並可以利用其槍托和兩腳架以繼續戰鬥。 在民間, 軍用型7.62mm彈有時也被人稱爲.308步槍彈。 彈鼓基本上使用的是發條帶動──RPK-74之所以沒再採用彈鼓,是因為彈鼓構造太複雜,外加跟當年PPSh-41一樣的狀況:彈鼓的公差有時太大,再者成本問題‧‧‧還是彈匣簡單。 基本上保彈板可以說是彈匣的前身,只不過它只有單排,也沒有推彈彈簧,只是個放彈匣的盒子。 體積大,使用方式也受限,一戰後在歐美國家很快就落伍了,可是日本卻一直沿用到二次大戰結束。 彈鏈式的輕機槍,最早出現的是蘇聯的RPD,它在1943年就設計好了,不過卻一直到二戰結束才開始生產並裝備。
m240 機槍: 命名空間
MAG被美軍採用可以追溯到在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早期,作為一個用以促使在坦克上安裝一挺新型同軸7.62毫米口徑機槍的項目,以取代原來的M73和M219車載中型機槍的用途並且使用。 它在1990年代和21世紀就被發配並且擔當這個的新角色。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法國購買了M1915紹沙機槍,該槍在射擊過程中不穩定,在美軍中口碑不佳。 1917年美國國防部開始在國內尋求一種作用可靠的機槍。 紹沙機槍出現問題的原因在於槍機和槍管後坐行程過長,而勃朗寧設計的機槍則採用槍管短後坐式解決了這一問題。
m240 機槍: 設計
M240在600米射擊距離上的彈道相當平直,彈頭飛行穩定,據說彈道最高點從來沒有超過1.2米。 在平坦地面上射擊,1100米距離上的殺傷區大約爲70米。 雖然射速可調,但一般使用中是用最低射速使用,用低射速主要是爲防止槍管太快過熱而設定的,但實戰中有時不能考慮那麼多。
m240 機槍: 火力壓制!盤點美軍特種部隊現役的六款「機槍」
不幸的是 M249依然和一出悲劇有密切聯系:一名倒黴的機槍手在使用完後忘記處理好M249的槍栓,而更不幸的是當他睡覺的時候,這把M249就在他的身旁,接下 來的事我們也許已經可以預料到了,他在夢中的翻身壓到了M249,M249馬上就把他打成了蜂窩。 由此悲劇我們也可看出了M249的一大缺點,也就是俗稱 的“易走火”。 該槍除安裝在比利時”眼鏡蛇”裝甲輸送車上作爲輔助武器外,還安裝在美國AIFV步兵戰車、日本88式步兵戰車、以色列”梅卡瓦”2主戰坦克、MY-IL裝甲輸送車和裝甲偵察車上。 陸軍目前每個班組有兩名步兵配備使用M320榴彈發射器的M4A1卡賓槍來對付有遮蔽的目標,但武器部門官員一直想要更尖端的武器。 目前正在開展“步兵排武器和彈藥配置”(PAAC)研究,定於2024年完成。
m240 機槍: 【天哪傢】ZYTOYS 1比6 M240L M240 通用機槍 ZY16-9 不可以發射 物
口徑爲7.62mm的速射機槍M134(安裝在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前部的旋轉槍架上)是世界上轉速最快的機槍。 美國陸軍型號稱爲M134型速射機槍格林(Gatling)7.62毫米彈藥速射機槍(minigun)用途廣泛,美國空軍型號稱爲GAU-2 m240 機槍 m240 機槍2025 B/A型,美國海軍型號稱爲GAU-17/A型。 在20世紀60年代末,它設計安裝在武裝直升機和裝甲車上。
m240 機槍: 操作方式
而QJY88用的是特殊的5.8毫米重彈DVP88,使用重彈可以提高彈頭射程和侵徹力。 這槍的定義就是遠距離壓制武器,狙擊手的狙擊距離一般800米。 國內原有的7.62毫米通機,在400米上的最大散佈直徑為1.73米。 顯而易見,89式機槍由於極為糟糕的射擊精度,根本不可能有效的負擔起400米以外的火力壓制任務,根本無法完成替代7.62毫米通機的任務要求。 80年代,受國際上流行“中口徑機槍消亡論”,以及對彎道超車式發展的非理性狂熱;國內決定淘汰壓制能力達到 米的7.62毫米通機,用5.8毫米通用機槍(88式機槍)和輕量化的12.7毫米機槍(89式機槍)實現火力銜接。 據從事兵器工業的朋友的看法,要達到這樣的膛壓,同時滿足重量尺寸要求,美軍新槍恐怕已經無法使用傳統的鋼材製造,或許要用到鎢鉬合金之類的高級金屬材料。
但缺點是結構複雜,槍體笨重,帆布彈帶可靠性差,而槍管會因連續高速射擊而發熱,需用水冷卻。 美國陸軍位於喬治亞州本寧堡基地的「戰場機動研究室」(Maneuver Battle Lab),今年10月,測試由Maxim防務公司研發、可由M240機槍搭載的消音器。 過往經驗中,未曾出現一款可承受M240產生的熱能、並抑制其射擊時產生高分貝音量的裝置,因此這款新消音器的出現,使武器研發人士相當振奮。 報導指出,美國陸軍武器研發單位過去數年,曾努力推動被稱為「懲罰者」(Punisher)的XM25「反障礙目標接戰系統」(CDTE)計畫,該系統使用25公釐高爆彈藥,可有效殲除隱蔽的敵人,但最後卻因承包商無法履行合約而告吹。 因此,美國陸軍新的「排級械彈結構」(PAAC)研究計畫,希望在2024年,提出可應對未來威脅的方案,並在2028年,研發出新一代反障礙目標系統。 此外,IVAS也能搭配掛載於單兵武器上的快速尋標器(Rapid Target Acquisition)使用,RTA以特殊熱成像方式、透過藍牙連線與IVAS進行資訊交換,能讓使用者迅速偵知威脅、進行精確打擊。
m240 機槍: 【山地師R.U】MBC 75發 彈鏈袋 機槍彈匣袋 彈股袋 雜物袋 M249 LMG 百舌鳥 PKP PKM M240
1月8日開始大陸邊境全面開放,不僅入境不用隔離,也都不需要再做PCR檢測,不少民眾搶搭第一波,桃園機場在開放首日上午,人潮不斷湧入,地勤人員還表示,上午三個航班,班班客滿,報到櫃臺排隊旅客,甚至滿到紅龍外。 (Gras)子彈,動能表現非常不理想;潘興希望新槍的子彈重量達到670格林(43公克)、槍口初速達2,700英尺,所以自法國引進槍彈的構想最終被打消。 2018年—《叛亂:沙漠風暴》:M240B為機槍兵專屬武器,可透過佔領點數解鎖與選配彈倉、瞄具和槍口配件。
m240 機槍: 美軍M240機槍新式消音器獲好評 射手終於聽見指令
爲此,美國取消了1985~1989財年的M249機槍全部合同。 於是,FN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包括改用可折疊的提把,加裝槍管護板,採用新的液壓氣動後坐緩沖器等,並在1987年3月向美國軍方提供了改進後的M249技術數據。 7、M240機槍(M240 machine gun),是美國軍隊對FN MAG(通用機槍)槍族的官方編號,一支可散式彈鏈供彈及瓦斯操作操作的中型通用機槍,發射7.62×51公釐北約口徑步槍子彈。
m240 機槍: 使用國
儘管M240並不是現役中型機槍中具有最輕的重量的一個,但它已經成為北約成員標準化的量尺,其質量穩定,可靠性高。 M240L的生產不得不進行調整,因為鈦的加工時間比鋼要長,需要更頻繁地更換刀具;亦會使用更柔韌的不銹鋼鉚釘,機匣則使用硼和鉻碳氮化物塗層和陶瓷基面塗層塗覆,以在極端操作溫度下保存其實力。 配備標準長度的槍管和標準槍託的M240L的重量為22.3磅(10.1千克),而配備短槍管和可伸縮調節式槍託則為21.8磅(9.9公斤)。 配備短槍管時比配備標準槍管的M240短4英寸(100毫米),而可伸縮調節式槍託可使M240L縮短7英寸(180毫米)。 M240H總重量為11.94公斤(26.3125磅),全長為1,046.16毫米(41.1875英吋),槍管長度為600.08毫米(23.625英吋),射速為550—650發/分鐘。 MK48系列機槍為MK46 系列的改進型號,主要是將其放大到可以發射7.62×51 mm m240 機槍2025 NATO彈藥。
圖為在敘利亞的俄軍特種部隊扛著重達41KG的NSV重機槍爬山,當年解放軍就是被這款機槍的資料忽悠了,把槍身重量25公斤當做了槍身+三腳架的全重,最後研發出來的就是89式重機槍。 m240 機槍2025 該機槍槍管採用新型超高強耐熱、耐磨損鋼材料製作,大量運用槍管精鍛技術、內膛表面鐳射強化等技術,盡可能提高槍管內表面的硬度和穩定性,使該型機槍的使用壽命較89式重機槍提高了1.5-2倍。 首先,這款武器的火力輸出持續性實在是太低了,以國產CS/LM12型轉管機槍為例,其射速最高能達到6000發/分鐘左右,而普通士兵不能攜帶這麼多彈藥。
NGSW步槍和自動步槍裝填新型6.8毫米子彈,預計2022年開始取代M4A1卡賓槍和M249輕機槍。 面對新一代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等,12.7毫米口徑以下槍彈顯得力不從心;而重型火炮、反坦克導彈等又不能包打所有目標。 這樣,裝備數量多、有效射程遠、造價低的國產02式高機自然成為步兵分隊理想的反輕裝甲武器之一。
m240 機槍: 更換槍管
它在1990年代和21世紀就被髮配並且擔當這個的新角色。 其所有的衍生型都是以可散式彈鏈作爲其供彈方式,並且能夠發射各個種類的7.62毫米北約口徑彈藥。 一些M240的衍生型更可以使用不可散式彈鏈作爲其供彈方式,只是需要更換幾個很容易就抽換的零件就可。 不同版本之間會因爲受到一些可互換性的零件的限制以致不同版本之間的重量和一些功能都有顯著的差異。
m240 機槍: 告別 5.56 和 7.62,Textron System 測試美軍次世代班用機槍
XM106是在阿伯汀研究實驗室開發的,基本上是M16自動步槍的改進型,使用兩腳,可以快速更換的重型槍管,可以配用標準的30發M16彈匣或特製的三聯裝彈匣。 1976年10月,由陸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海岸防衛隊組成的聯合小組Joint Servic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正式開始了5.56mm班用自動武器計劃。 JSOR所提出的指標爲:可以單人攜帶,輕重量,火力能延伸至1000米外,對付各類人體護甲。
m240 機槍: 【山地師R.U】MBC 機槍彈匣袋 彈鼓袋 PKP PKM M240 M60 RPD LCT A&K EMR FG 真品
這款機關炮應該改成陸軍標配,在缺少空中支援時,既可以城市巷戰,又可以野外壓制制高點。 23毫米砲彈的威力確實驚人,射速也高,但有效射程2000米,對防空作戰來說,無法滿足要求了。 後來我軍決定其以結構為基礎,搞出了新產品:87式25毫米雙管高射砲。 該槍機匣爲長方形沖鉚件,機匣與槍管節套用斷隔螺連接,槍管可以迅速更換 。 採用排氣式氣體調節器,射速可在600~1000發/min的範圍內調節。 主要射擊2000米以內的火力點、薄裝甲防護的目標和車輛。
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就提到這點,並且說金屬風暴公司“頗爲擅長”炒作。 但根據外媒消息,美國陸軍實驗室(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ARL)透露,NGSW的超高初速,可能就是以錐膛槍管方法來解決。 美軍希望NGSW能在中距離擊穿可防禦7.62 mm穿甲彈的4級防彈板,以及在600 m處能殺死穿防彈背心的敵軍。 這顯然是歸納實際戰場經驗得來的教訓:現在的5.56 mm突擊步槍對付600 m外的敵人,就算用穿透力較佳的M855A1彈藥,還是無法穿透大部分的軍用重型防彈衣。 美國陸軍於2021會計年度正式編列,研發與採購「次世代班用輕武器」(Next Generation Squad Weapon,NGSW)的1.1億美金(7540萬研發與3580萬首批採購費)的標案預算。 M240C安裝在LAV-25(替代武器)、M1128(替代武器)、AAV-7A1 AMTRAC(乘客替代武器)和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同軸機槍)上。
另一方面,由於彈徑加大,曳光彈也較容易製造,白天的曳光光程可達800米。 m240 機槍2025 我軍的主要需求依然是防空,所以這款裝備不適用了,自然要淘汰它。 其他客戶就不一樣,它們可沒什麼防空需求,更多是它把當成了機槍,自然對牠喜歡的了不得了。 供彈機構的特點是採用雙程供彈方式,內外撥彈齒交替起撥彈和阻彈作用,使彈鏈在槍機複進和後坐過程中各移動l/2鏈距。 改裝高射專用腳架後可以射擊低空飛行的空中目標稱為防空機槍。
m240 機槍: ECHO1 金屬製M240B電動中型機槍連頂置軌道 黑色 Airsoft …
該槍準星爲片狀,固定式;表尺爲立框式,可以迅速進行高低和方向調整。 對機槍而言,由於槍管經常需要更換,所以歸零校正最好是在準星上進行,而M60式機槍準星是固定式的,難於歸零校正,這一問題在M60E3式上得到了一些改進。 帶兩腳架作輕機槍用時有效射程800m,配三腳架作重機槍用時有效射程能達到1000m。 它的導氣裝置很特別,採用了自動切斷火藥氣體流入的辦法來控制作用於活塞的火藥氣體能量。 槍管下的導氣筒 內有一個凹形活塞,平時凹形活塞側壁上的導氣孔正對槍管上的導氣孔。 當火藥氣體進入導氣筒內以後,在凹形活塞的導氣筒前部的氣室中膨脹,在火藥氣體壓力達 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推動凹形活塞向後運動,活塞又推動與槍機框相連的活塞桿向後運動。
沙塵試驗也有兩種方式,靜態試驗中槍被埋在沙子裏,取出後進行發射。 接着在摸擬在無潤滑情況下淋雨水,然後進行結冰試驗,溫度從170℃~-18℃。 以不同的射速在5分鐘內發射了700發槍彈(在2分鐘內以200RPM(發/分鐘)進行射擊,再在3分鐘內以100RPM進行射擊)。 MG3式機槍除在德國生産並作爲現裝備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巴基 斯坦等國均獲得特許生産權。 裝備該機槍的國家還有奧地利、智利、丹麥、伊朗、挪威、蘇丹和土耳其等。 表尺平放時,射程裝定爲200~800m,表尺豎直後, 射程裝定爲800~1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