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x 耳機推薦9大分析2025!內含hyperx 耳機推薦絕密資料

搭載50mm大單元,音質豐富細膩,耳罩的包覆性不錯,遊玩沉浸度高,藍芽採用2.4 GHz傳輸技術,續航力高達30小時的電量,就算忘記充電,插上線就變成有線耳機了。 重低音的表現不錯,還有獨家設計的ROG Hybrid耳墊,結合蛋白質皮革與網眼布,提供舒適的包覆與配戴感受。 音頻輸入清晰明快,非常適合多人遊戲,即使在靈敏度較高的情況下,麥克風音頻的聲音也相對安靜,其降噪麥克風表現出色,即使在嘈雜的環境中,從耳機能獲得足夠的音量,並且與背景聲音的分離效果極佳。 我自己現在在家裡使用的電競耳機,就是700 Gen 2,他的優點是支援監聽的功能,所以你在打電動跟隊友溝通的時候是隨時都可以聽到自己的說話的聲音。 除了目前電競耳機主攻的PC端外,700 Gen 2還有特別針對XBOX與PS推出更為相容的版本,對家機玩家真的也是相當友善。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一個非常吵雜的環境,你要跟旁邊的人說話,是不是除了靠更近以外還要提高音量?

關於電競耳機的長相這件事在這篇文章中不做多的討論,畢竟這實在是太主觀了,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hyperx 耳機推薦 可以通過 PC 和 PS4 上的各種遊戲運行 Cloud Flight S,包括《守望先鋒》、《帝國時代 2:權威版》、《古墓麗影:暗影》和《魔獸世界》,HyperX 還為許多遊戲優化了環繞聲,大多數遊戲都是用立體聲開發的 。 這種新驅動程序的高度複雜性,使低音擁有了自己的空間,與許多競爭對手相比,HyperX Cloud Alpha具有更豐富的中音和更強勁的低音。

hyperx 耳機推薦: 聲道

能自己動手做出質地滑順、口感又綿密的霜淇淋是件很開心的事,然而市面上所販售的冰淇淋機,所需預冷時間、攪拌的方式都各… 電鍋是煮飯時的必備家電,但種類繁多,有為單身族量身打造的類型、可以製作麵包的類型、價格實惠的類型,其他還有可以煮出美味米飯的高級電鍋。 「複合式耳機」具有與動圈式耳機、動鐵式耳機截然不同的特色,是混合了兩者優點的款式,能夠以絕佳的音質播放寬廣音域。 雖然在音響設備裡,耳機是數百元至千元就能買到的產品,但其實也有高品質規格的款式。 根據連接方式與想要聆聽的音源不同,對產品的需求也會有所改變,因此鎖定你的需求去挑選產品是很重要的哦!

  • 而5.1聲道,則是將5個音響環繞在周遭,在中心點的人聽音樂、電影,彷彿深入其境中。
  • 這種新驅動程序的高度複雜性,使低音擁有了自己的空間,與許多競爭對手相比,HyperX Cloud Alpha具有更豐富的中音和更強勁的低音。
  • 我們知道 Cloud Flight S 並不便宜,但它確實很舒服,頭帶很好地填充,耳罩本身非常柔軟,不會對頭部產生太大壓力,在 Qi 充電和 7.1 環繞聲等附加功能之間,Cloud Flight S 絕不是輕巧的功能,四個可編程按鈕,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你的遊戲體驗。
  • HyperX 聲稱 Cloud Flight S 的電池續航時間長達 30 小時,你能夠在使用 7.1 聲音的情況下充滿電後,實現 25 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沒有 7.1 的完整 30 小時更真實,因為此設置可顯著提高輸出,因此消耗更多電量。
  • 耳罩內部有50毫米驅動器,可為音頻輸出供電,在此價格範圍內的幾乎所有其他頭戴式耳機都只有40mm驅動器,驅動程序的大小和功能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 HyperX Cloud Flight S 使用 USB 2.4GHz 射頻加密狗連接到你選擇的平臺,對於遊戲耳機來說,這是比藍牙更好的選擇,因為它沒有延遲,而且通常電池消耗更少,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將不得不放棄一個 USB 端口,這對某些人來說是災情。
  • 長期以來,遊戲玩家一直喜歡HyperX遊戲耳機,因為它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了相對較高的質量,此外簡潔的體驗可避免遊戲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它輕巧且非常適合長時間遊戲。

以$790的價格來說,ROCCAT Syn Buds Core的表現讓人很滿意。 3.5mm的耳機接線還有簡潔易用的控制器,讓玩家使用在SWITCH和Mobile平臺上時非常簡單好操控。 由於需塞下能展現充沛低頻的10mm單體,也相對犧牲了耳機腔體的大小,如果你是耳型較小的朋友,在選擇Syn Buds Core前可能就需要實際配戴過。 實際配戴後,可替換的矽膠耳塞帶來了很強的被動降噪,提供玩家非常不錯的沈浸感,麥克風的收音品質也令人驚艷。

hyperx 耳機推薦: 配合常聽的音樂類型,挑選合適的「驅動單元」

HyperX Cloud Flight S 使用 USB 2.4GHz 射頻加密狗連接到你選擇的平臺,對於遊戲耳機來說,這是比藍牙更好的選擇,因為它沒有延遲,而且通常電池消耗更少,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將不得不放棄一個 USB 端口,這對某些人來說是災情。 7.1 環繞聲對它們沒有任何特別的好處,因此HyperX 開發了算法來改善 Apex Legends、Fortnite 和 Overwatch 等遊戲的環繞聲,我不認為這些選項能提供比傳統立體聲更好的體驗,但至少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遊戲玩家仍然可以在背景中聽到我的遊戲鍵盤的咔嗒聲,但它在消除室內環境噪音方面做得令人欽佩,比如我的風扇不斷發出的嗚嗚聲,你可以選擇下載HyperX 的 NGenuity測試版軟件,但目前幾乎沒有理由安裝它,因為你可以通過耳機本身的控件,執行它提供的大部分功能。 缺點災情是當我關閉 7.1 時,低頻明顯缺失,高頻變得刺耳,但無線音頻沒有產生任何明顯的延遲,HyperX 認為高達20 米的信號範圍非常穩定。

還有Superhuman Hearung聽音辨位技術,玩設計遊戲上更加順手,本身支援聯繫多機,使用電腦遊玩時,還能透過手機的APP調整耳機數據,真的超級方便。 2千元左右的價位,卻擁有60ms超低延遲的無線電機耳機,支援Switch、手機、PS、PC等設備,續航力上也有22小時,對於玩遊戲非常夠用。 如果電競耳罩的大小沒有太大,倒還不會有問題,但如果耳罩比較大的話,掛在脖子上就會有一種被「勒脖子」的感覺,這時候如果耳罩能旋轉、服貼在鎖骨附近,就會直接解決這樣的問題。 不要忘記HyperX是一個擁有電競血統的品牌,Cloud Alpha能提供你所期望的那樣,在CS射擊遊戲中,跟上動作的過程,不會遇到任何問題。 人造革耳墊可提供極佳的舒適感和高度隔離性,這是為長時間佩戴而設計的超輕量級耳機。

hyperx 耳機推薦: #10 FANTECH 7.1環繞立體聲RGB 耳罩式電競耳機

由於本次開箱的款式 Cloud II hyperx 耳機推薦 Wireless 本身為無線款,因此並不支援 3.5mm 音源有線傳輸,左側的接孔只能提供麥克風使用;耳機本體充電端為 hyperx 耳機推薦 USB Type-C 形式,以筆電 USB 接口搭配內附的傳輸線來充電,大約花費 2-3 小時即可恢復滿電狀態。 多數遊戲愛好者的首選款,採用53mm單體,獨特震模輸出音質等多種功能,其聲音不過度渲染、失真,在細微聲音的表現上相當不錯,非常適合射擊遊戲。 與音效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適合喜歡臨場體驗的玩家,遊戲手把會以震動來表現遊戲中的情境,這震動功能與遊戲手把表現的方式類似。 Hyper X CLOUD STINGER是金士頓入門款的電競耳機,他的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非常輕,重量只有275g,使用上來說他的麥克風收音中規中矩,不壞也沒特別好,比較可惜的是他的麥克風不能調整角度,你調完他會再彈回去,另外就是他的語音延遲是相對比較明顯的,機械感也比較重。

hyperx 耳機推薦: 最新電競耳機推薦 | 7.1 聲道 HyperX CLOUD ALPHA S 新電競耳機開箱實測

Recon 70擁有Turtle Beach產品中最多配色的款式,推出符合年輕族羣喜歡的配色風格,除了基本的黑、銀色也推出了深藍的迷彩配色,不僅選擇更多更擁有其他產品鮮少的配色。 3.5mm的連接方式可以給所有含aux輸入的裝置使用,40mm單體也有著蠻好的層次感,獨立的麥克風者摺疊收起,不過要是能如700 Gen 2完整收進機身或是Recon 500可拆式設計可以在外觀與收納上更完整。 Turtle Beach STEALTH 600 Gen 2雖然耳機是拿來戴的,但總會有一些時刻你會暫時把它拿下來,電競耳機並不像真無線藍牙耳機穿脫這麼方便,所以很多朋友會選擇把它掛在脖子上,等到要使用時再配戴。

hyperx 耳機推薦: ⑥ 【HyperX】Cloud Stinger – 電競耳機(HX-HSCS-BK/AS)

帶有凸點的音質淨化器則是JVC原創,以凸點消除雜音傳遞,並以獨特的排列方式增強聲音效果,讓流淌而出的樂音純淨細膩,如同樂器原音重現般的超高音質。 採用新開發的9.8mm驅動單元,聲音表現平衡,中高音頻尤其優秀。 於單體背面搭載正圓形的黃銅抑制器,能夠有效抑制震動帶來的雜音,是款CP值不錯的耳機。

hyperx 耳機推薦: 電競耳機怎麼挑?

附有多達5種不同尺寸的耳塞,舒適的讓你幾乎可以忘卻耳機的存在感,並有專屬收納盒,質感大提升。 它具有令人愉悅的重量,重約275克,塑料材料具有不光滑的塗層,營造出精緻的氛圍,所有表面均為磨砂黑色,每個耳罩側面均帶有紅色的HyperX徽標。 聲道的分類有很多,普遍耳機常見的是2.1、5.1、7.1、9.1,其中的.1是指低頻增強的部分,可以讓一些爆炸、槍擊的場景更加震撼。 ,經過大腦瞬間進行複雜的三角函數邏輯,我們馬上就能感知到聲音源頭的方向以及距離,如果非連續性的聲源,在我們右手邊,則右耳會比左耳「先聽見聲音」,兩耳接收到音源的時間差是我們能夠判斷聲音方位的線索。

hyperx 耳機推薦: #5 ASUS 華碩 ROG Strix Fusion 300 7.1聲道 電競耳機

耳機中經常被忽略但受到歡迎的一個小亮點,是可分離的電纜,隨附的動臂麥克風也可以完全拆卸。 Cloud Alpha的聲音使其成為最好的遊戲耳機之一,這要歸功於HyperX Cloud Alpha中新的雙腔室驅動程式,該驅動程序可帶來更好的音頻且失真更少。 當你在欣賞音樂或玩單人遊戲時,還可以卸下Alpha的麥克風,也可以在收起耳機以便旅行時拔出3.5mm電纜。

hyperx 耳機推薦: 有線與藍芽

而除了遊戲之外,Cloud II Wireless 用來日常聆聽音樂使用也是綽綽有餘,精心調校的 53mm 驅動單體所帶來的沈浸感,適合聆聽各種類型的音樂曲目,並且確保收聽過程不失真。 Cloud II Wireless 所配備的麥克風為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支援雙向降噪,感度-20dBV 內建阻抗 60 Ω,傳輸方式為 2.4GHz 無線頻段通訊協議,最遠距離可達 20 公尺,電池續航力高達 30 小時。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主打黑紅配色,搭配簡潔俐落的包裝設計所帶來的清爽感,做為 HyperX 2021 年開春第一款推出的電競耳機產品,Cloud II Wireless 耳機本人的簡約設計算是相當不錯,不會在視覺上給人很沈的重量感。

hyperx 耳機推薦: 有線電競耳機Cloud Alpha 設計評價

Cloud Alpha是HyperX迄今為止最優質的耳機,採用了Cloud II的核心設計,並為其添加了許多引人入勝的功能,框架由堅固的金屬製成,外耳罩上的金屬拉絲材料設計,耳機具有更工業化的外觀。 HyperX Cloud Alpha是遊戲耳機市場的佼佼者之一。 如果你喜歡在PC或遊戲機上玩遊戲,那麼你很有可能聽說過HyperX Cloud Alpha。

hyperx 耳機推薦: #6 JBL Quantum 400 環繞音效 電競耳機

可以透過文章最上方的目錄連結快速找尋到你要的商品活動資訊,當然可以直接點擊目錄最後一個比較表進行查看所有的優惠活動。 而 HyperX 為了因應接下來即將到來的 2021 臺北國際電玩展,特別在 1 月 hyperx 耳機推薦2025 26 日起在線上同步展開 2021 HyperX「動動搶」線上電玩展,搭配線上電玩展獨家的優惠三重奏活動,讓你過年換新耳機滑鼠還有機會買到超殺折扣。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年假期,不論是補番打電動都會需要一支好耳機,還在觀望新耳機嗎? 主打輕量兼具好音質的 Cloud II Wireless,會是你接下來打發年假殺時間的最佳選擇。 簡而言之,這是一款可涵蓋大部分使用者需求面向的全方位耳機產品,結合多項特色滿足全部需求,讓你一次搞定監聽、長效、低延遲,以及可圈可點的聲音品質。

hyperx 耳機推薦: SONY 無線入耳式耳機 WI-C310

Flight S的配戴體驗蠻貼合耳朵的,耳罩的部分很厚實、觸覺回饋也不錯,它配戴的沈浸感體驗是蠻好的,不過音質解析稍微差了一點點,7.1虛擬聲道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加成。 麥克風的收音我覺得算表現不錯,另外是他有支援無線充電,但因為他的充電板在耳機的側邊,所以一定要在平面無線充電纔可以。 這隻無線電靜耳機在外觀上就深得Afra的心,兩側帶有ROCCAT的特色Logo還有品牌字樣,即便是全黑的款式也有很強的個人特色,而且在按鍵與滾輪的質感上都超越了3K水平。 ROCCAT Elo 7.1 Air 能搭配自家的驅動程式ROCCAT SWARM,去做RGB調色、音量還有麥克風等調整,提供了頗完整的使用環境。 耳機的實際試用下,Elo 7.1 Air採用的是伸縮式的頭戴,配戴起來很穩固也很貼合,其他頭圍較大的主編測試以後也沒有問題,而且這樣的設計也避免了夾到頭髮的問題,相當貼心。

hyperx 耳機推薦: 電競耳機支援裝置、APP

講完以上這些電競耳機必須注意的事項以後,以下Afra整理了目前市面上討論度很高的12副電競耳機,還有一些我自己的使用心得。 Afra是超級宅女一枚,週末最愛窩在家裡打電動,而且熱愛打積分排位賽,所以每一場的成敗都很關鍵。 雖然不能說技術多好,但是設備不能輸人,幾年前很紅的FPS遊戲PUBG、到最近開始流行的VALORANT特戰英豪,又或是RPG遊戲魔獸世界、原神等等,遊戲體驗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音效,如果你是打槍戰就更重要了,「聽音辨位」不可少。 給於當天優惠活動最後一天廠商的名稱以及優惠活動的數量有多少,最後附上文章連結,文章會再每天凌晨12點半會自動更新,因此不用擔心資訊會錯誤。

除此之外耳機具有適用於所有兼容系統,PC、PS4、Switch、Xbox One等的良好的3.5mm插孔。 與大多數現代耳機隨附的USB設置不同,該耳機支援各種軟體和自定義功能。 通常一般使用者的使用情境,絕大部分都是以觀看影片和遊戲為主,實際使用 Cloud II Wireless 進行多款遊戲測試,測試遊戲範圍包含了 RPG、FPS hyperx 耳機推薦2025 等類型,遊玩過程均無太強烈的延遲感。 兩側耳墊和頭帶內襯均採用特製記憶泡棉,並且以皮革材質包覆,而頭帶邊緣還使用了特製的縫線滾邊,避免皮革邊緣長時間使用而造成磨損破皮,而且也不會有悶熱感。

hyperx 耳機推薦: 無線電競遊戲耳機的性能如何?

體積袖珍,且附有四種尺寸的耳機塞,輕巧易攜,佩戴起來輕盈無感,長時間也不容易疲勞。 由於有線耳機是直接將耳機連接在智慧型手機、桌機、MP3播放器等設備,音樂會直接傳輸至耳朵,不會被中斷幹擾,也不會出現聲音延遲的狀況。 麥克風收納簡易,耳機輕巧可摺疊收納好攜帶,平時可切換經典EQ模式,朋友相揪切換遊戲模式,支援aptX高音質解析,專為遊戲情境特調EQ,享受豐富細節、有層次的遊戲體驗。 讓你擁有前所未有的體驗,獨家氣密腔體設計搭配50mm ASUS Essence驅動器,提供最佳純淨的聲音感受,與內建的7.1虛擬環境音效,讓你身歷其境。 專為電競設計,外觀黑色,兩側是大字的RGB燈光,非常現代化的設計。 透過自家的JBL Quantum SURROUND和DTS讓你體驗到遊戲的震撼,其音訊號稱讓你感受到最小的腳步聲到最大的爆破聲,非常推薦槍戰遊戲的愛好者。

HyperX Cloud Stinger是一款耳罩式耳機,其設計中使用的塑料材料價格並不昂貴,外殼採用簡單的啞光黑色表面處理,儘管對塑料的依賴程度很高,但Cloud Stinger的價格並不便宜。 另外電競耳機的重量是不可小覷的部分,如果你夠宅,你一天要戴耳機的時數應該蠻長的,除了頂部的材質,電競耳機的重量也會影響到配戴體驗。 你可以在 PC 和特定的PS4 上玩遊戲使用,但是如果你同時擁有 PC 和 PS4 用於遊戲,Cloud Flight S 可以很好地與兩者配合使用,Cloud Flight S 是一款高端遊戲耳機,不幸的是,它的價格也很高端,無論如何,它的價值並不低。 你會得到HyperX所謂的雙音腔驅動程序,可以減少聲音失真並幫助你獲得清晰的聲音。

我們知道 Cloud Flight S 並不便宜,但它確實很舒服,頭帶很好地填充,耳罩本身非常柔軟,不會對頭部產生太大壓力,在 Qi 充電和 7.1 環繞聲等附加功能之間,Cloud Flight S 絕不是輕巧的功能,四個可編程按鈕,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你的遊戲體驗。 這次推出的 Cloud II 無線耳機不僅延續原始 Cloud II 設計,更還支援 7.1 虛擬環繞音效,高達 30 小時的續航力,帶給玩家長效且極致的視聽饗宴。 獲得2019 IF設計大獎肯定的Vortex 2,外型上當然是相當搶眼。 銀色帶髮絲紋的倒三角形是由醫療及不鏽鋼製成,抗敏感、不怕氧化和侵蝕引響聲音品質,被動抗噪結構讓音樂純淨不受幹擾。 有三對方便辨別左右耳的撞色矽膠耳塞,以及一對記憶海棉耳塞,選擇自己合適的耳塞更能提升聆聽體驗。 外型設計考量過是否符合人體工學,戴上後可以完美貼合耳朵,打造出真正無線的舒適耳機,當中的藍牙晶片及天線皆經過最佳設計,以確保收訊品質。

一般而言,耳機的響聲頻率可達40kHz以上即為高解析度耳機,所以推薦以此作為挑選基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耳機,若音樂本身的數位編碼沒有支援高解析度耳機的話,也無法重現出原有的高音質。 智慧型手機也能使用的「無線耳機」,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用再擔心線材斷裂了! 大部分的產品是藉由藍牙配對連接播放設備,適用於各式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桌機、遊戲機、電視等等。

hyperx 耳機推薦: ④ 【HyperX】Cloud Stinger Core 遊戲耳機(HX-HSCSC-BK)

對於想要捕捉到樂器或是人聲延音等細膩聲音的人,則建議選購「動鐵式」產品。 動鐵式耳機不僅逐漸成為耳道式耳機的主流款式,甚至優於動圈式耳機,能夠表現出其它耳機難以展現的細膩聲音。 連續三年獲得MCV hyperx 耳機推薦 UK’s最佳電腦周邊與配件品牌,也是北美熱銷的品牌,我個人特別喜歡ProSpecs眼鏡緩壓系統,戴眼鏡玩遊戲不會很緊或彆扭。 比一般立體音表現更齊全,不僅僅是模擬四周,而是全方位360°度,非常適合槍戰遊戲的玩家,能更準確掌握槍聲與腳步聲。

hyperx 耳機推薦: 【心得】HyperX Cloud Flight無線電競耳機 – 卓越之音,”無線”束縛!

對於喜歡長時間玩遊戲的人來說,Cloud Stinger很棒,耳罩上的人造革填充物令人驚訝地透氣,可防止在線遊戲時頭部出汗的不適感,電纜足夠長,可以提供良好的移動性,並且只需稍微調整一下高度。 耳罩內部有50毫米驅動器,可為音頻輸出供電,在此價格範圍內的幾乎所有其他頭戴式耳機都只有40mm驅動器,驅動程序的大小和功能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以上就是這次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於挑選電競耳機麥克風的注意事項,還有附上Afra整理的在網路上、論壇中討論度比較高的電競耳機,包含在臺灣比較常見的HyperX、Logitech、ROG、Corsair,以及美國市佔率過半、近期才剛引進臺灣的電競品牌Turtle Beach。 主編也認為相當重要,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使用語音軟體裡的「按鍵發話」功能去濾掉一些「不想被隊友聽見的話」比如被家人gank,但是每次發話還要按著鍵真的很麻煩,所以還是會採用麥克風上面一鍵收Mic的功能,只要一推就可以靜音,非常直覺。

hyperx 耳機推薦: ② 【HyperX】Flight S 無線電競耳機(HX-HSCFS-SG/WW)

儘管錄音確實具有輕微的鼻音效果,但與Corsair Void RGB的同類相比卻相當不錯。 如果你想要使用Stinger 作為流媒體或錄製音頻,我們建議你另外使用專用的麥克風。 它通過基本的2.5m不可拆卸電纜與標準的3.5mm耳機插孔連接,因此可與PC、PS4、Xbox One和移動設備一起使用。 沒有雷蛇耳機的風格RGB照明,這能取悅那些喜歡更簡約耳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