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存數據,緩存這個數據有什麼用? 4800u2025 對我這個連用PYTHON怎麼實現多線程優化的時候不發生線程衝突都搞不明白的人來說,簡直太難了還有調用兩個tensorflow的時候發生的Cache Miss爲啥會發生我都不懂,這個三級緩存具體牛逼在哪我實在是無力處理。 AMD強的地方 —— 內存頻率,都2020年了,咋得上DDR4呀,要不你怎麼比核心顯卡,你的顯存頻率首先就差一大截,因特爾加油,AMD YES! 這個4800U的核心顯卡在發佈會上老和i7-1065G7比說是各種牛逼,那就和1650Max-Q比比,也上圖,圖都是截取的,畢竟我沒有。 AMD強的地方 —— i U 4800u2025 的動態頻率範圍更大,這就意味着在默認頻率的時候更省電,這點對商務本來說非常重要。 單核心最大頻率,英特爾的紙面數據更優秀,但是架構不一樣,所以的看看跑分。
我都猜到了,肯定有人說筆記本得散熱好,性能才能好,對於一個15W的U來說玩遊戲的時候看看散熱還挺重要的,那我玩王者它也用不上這顆U呀。 Cinebench R15 4800u2025 (Multi-Core) 4800u 在多核心跑分上AMD憑藉多的兩個核心那是必須得勝利,要不就沒有面子了。
4800u: AMD 4800U YES!
爲啥我這麼關心這個U呢,首先我想換電腦了,我現在用的是MACBOOK PRO 年的雙核i5 2.9的版本,我用電腦最多的是抄抄機器學習的代碼順便改一下優化一下然後再跑一下,遊戲偶爾玩王者。 我想要個輕的能裝B的,還快的電腦,不用跑什麼模型,因爲我知道就這點內存你跑個協同過濾上個1G的數據,你除了太誇張的筆記本要不都是一個屌樣,爆內存和跑不完,還是上服務器。 那你說我這2016年的i5不行嗎? 也行,但是不大行,我要做數據預處理,先弄個小的數據集試一下模型通不通,但是你不能太小吧,而且我發現最好用的還是烏班圖,這個MACOS也行,但是不爽而且我窮。 因特爾強的地方 —— i U 的三級緩存比 4800U多4MB。
世界上唯一的8核心16線程的 15W 低壓處理器!!! 然後是因特爾的六核心 i U 默認同爲15W。 這兩個處理器在覈心顯卡方面不用比,AMD YES。 但是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因特爾最強的低壓處理器就是 i U ,所以我就收集了國內外的各種資料,想看看4800U的CPU方面能否全面碾壓i U。 4800u AMD的這顆4800U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是很寂寞了,沒有對手,加上用了AMD 4800u CPU的筆記本就是便宜這個觀點存在與各大電商的頁面,銳龍版本就是比因特爾版本的便宜。 希望繼續便宜,這樣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好事,多一個選擇好,多一個更強的選擇很好,多一個又便宜又強的選擇非常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