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款遊戲可以在PS5上遊玩,但是可能會缺少某些在PS4上可以使用的機能。 榮獲超過200項年度最佳遊戲大獎的《The Last of Us》,為PlayStation 4主機重製推出。 除採用1080p高畫質和解析度更高的角色模型、更提升光影效果,以及改善其他遊玩功能。 如果只是單純詢問「《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最棒的設計是什麼?」登入畫面吧? 還有全破之後的登入畫面;曾經以為只是一張無意義底圖,誰知道全破之後竟是如此糾結。 另一個有趣的感受….《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地圖區域多分佈在建築物內、坍塌地點、地道、密林,多數時間需要手電筒照明,或許是昏暗漆黑環境帶來的視覺壓力,時有影響心情的狀態出現,也因此更珍惜可以身處光天化日的那份餘裕;就算前方滿是敵人,能多見到一天白日也是好的。
3D 暈的部分,因為這次「非常多」小空間探索,再加上要各種翻箱倒櫃,然後室內空間幾乎都很昏暗,對 3D 暈很敏感(到非常敏感)的人多少會有些不適;輔助系統有提供可以稍微減輕 3D 暈的可能性。 講個有趣的,人類的敵人,當發現一起巡邏小夥伴「被陸續消失」,他們會開始喊著對方的名字,略顯慌亂地巡邏。 另外一種帶著獵犬搜尋的敵人,獵犬會因為飼主被潛行擊斃之後,一時失措,你會怎樣面對獵犬?
ps4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 重製版》
他還說道,感情的分量需要與世界問題的緊張程度相平衡,製作團隊想把《ICO》的「角色建設和互動」,與《惡靈古堡4》的「緊張和行動」相融合。 遊戲中的AI系統旨在與玩家協作,艾莉作為AI加入遊戲是製作組在AI系統方面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 照明引擎也被重新創建,以納入柔光,其中陽光通過空間滲入並從表面反射。 遊戲玩法的設計給團隊帶來了困難,因為他們認為每一個機制都需要徹底的分析。 上面完成生還者+這輪後,我們要倒著玩,因為我們在後面章節都改造完了,到第十章火螢實驗室,選絕地難度,這難度檢查點變少了,言外之意要一次通關否則從最初開始,看不到血量,彈藥剩多少也不直接顯示在畫面上,敵人對潛行的偵測能力很高,比生還者難度高很多。
一局對戰被記作一「天」,經過12「週」後,一輪遊戲結束,玩家可以重新選擇陣營。 就這樣玩到破關,注意上一輪沒拿到收集獎盃,這輪還有一次機會,我是對話沒拿到全,有繼承之前的武器升級,但是這難度敵人血非常厚,攻擊力也強,所以主要能潛行殺敵為主,而且這模式沒有透視的能力,所以不能預看敵人地點與動作,難度提高很多,彈藥補給也變很少。 ps4最後生還者2025 注意要到處搜羣尋維他命及零件,因為涉及改滿的獎盃,也注意彈簧刀少用來殺敵,因為這難度很少給這些道具來製作,所以彈簧刀很少,因為要開隱藏門拿維他命或零件,所以要存起來。 如果想要2輪就解開大部分獎盃,要特別注意把地圖上能獲的的零件都收集到,因為下一輪是絕地的話,零件比生還者還要少,有可能沒將武器全改造到頂。 《最後生還者》是一款以第三人稱視角進行的動作冒險遊戲。
ps4最後生還者: 劇情梗概
Kotaku聯絡頑皮狗相關人士後表示有黑客組織從《第II章》相關服務器上獲取了至少1TB數據。 有評論在提出跟劇透事件相關的意見後,被遊玩玩家揭發真實遊戲內容竟然與其立論有嚴重矛盾,致使開發商大力操控評論風向的傳言在網絡社羣中不脛而走。 許多評論家認為遊戲的戰鬥系統與其他遊戲有很大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Game Informer》的赫爾格森讚美了戰鬥中的主角的脆弱性,《電腦與電子遊戲》的凱利則喜歡戰鬥方式的多樣性。
- 玩家可搜刮筆記、地圖、漫畫等故事收集品,並在揹包選單中檢視。
- 另一個有趣的感受….《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地圖區域多分佈在建築物內、坍塌地點、地道、密林,多數時間需要手電筒照明,或許是昏暗漆黑環境帶來的視覺壓力,時有影響心情的狀態出現,也因此更珍惜可以身處光天化日的那份餘裕;就算前方滿是敵人,能多見到一天白日也是好的。
- 既然有 NDA 約束不能聊太多劇情細節,那來聊聊「人」吧。
- 《Polygon》的科拉爾也認為戰鬥系統有缺陷,尤其是與感染者的戰鬥,並指出遊戲中的AI有些時候很「荒謬」,「打破了頑皮狗努力營造的氛圍」。
- 如果想要2輪就解開大部分獎盃,要特別注意把地圖上能獲的的零件都收集到,因為下一輪是絕地的話,零件比生還者還要少,有可能沒將武器全改造到頂。
它還贏得了英國學院遊戲獎和《The Escapist》的最佳動作冒險遊戲,以及Hardcore Gamer的最佳動作遊戲和D.I.C.E.大獎的年度冒險遊戲。 此外還在2014年遊戲大獎(TGA)上被提名為最佳重製遊戲,在第15屆遊戲開發者選擇獎上獲得最佳技術的榮譽獎(honorable ps4最後生還者 mention)。 《最後生還者》亦被《好萊塢報導》、Mashable、Metacritic和VG247評為2010年代的最佳遊戲之一。 遊戲中的感染者有四種:級別依感染程度由低到高分別是跑者、潛伏者、循聲者、巨無霸。
ps4最後生還者: PS4 最後生還者 重製版 白金與100%心得與攻略
有分析指出,媒體評論不論好壞,幾乎都提到開發商限制了可以引用的內容,而這似乎使記者無法全面向玩家闡述評分背後各種細節的考量,在發售後資訊偏向負面的網絡氣氛下自然形成嚴重落差。 一些較為尖銳的坊間意見則認為,給予高度評價的媒體都是受發行商壓力或好處而選擇對劇情的問題避重就輕,不過這點被前資深遊戲編輯反駁,認為坊間需要注意評論和意見對首輪銷售向來不會有太大影響,因而不能說提升本作評價可以為媒體帶來甚麼好處。 有用戶宣稱泄露的遊戲內容是有人通過頑皮狗之前的遊戲的安全漏洞取得。
ps4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 重製版
遊戲中,玩家穿越城鎮、建築、森林和下水道等末世環境,推進故事的發展。 玩家可以使用槍枝、簡易武器和隱身術來抵禦敵對的人類和被冬蟲夏草真菌變異菌株感染的食人生物。 在遊戲的大部分時間裡,玩家控制著喬爾,負責護送少女艾莉橫跨美國。 ps4最後生還者2025 在遊戲的冬季部分,玩家還會控制艾莉,並在開場時短暫地控制喬爾的女兒莎拉。
ps4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
遊戲的藝術指導、動畫和人物模型均被完全重製,以利用PlayStation 5硬體的優勢。 重製版是在與原版遊戲開發團隊的願景一致的前提下進行的技術和畫面的增強。 艾斯卡希望每個元素都能讓玩家感到腳踏實地,沉浸在遊戲世界中。 加蘭特與Descriptive Video Works的一個專業團隊合作,為過場動畫創建音訊描述。 原版遊戲的願景是強調世界的美,而不是視覺上的黑暗和烏託邦形象,重製版也利用PlayStation 5硬體優勢提高了畫面的細節程度。 重製版的宣佈引發的反應不一,一些記者和玩家認為由於原版年代並不久遠,以及《最後生還者 重製版》的存在,使得《最後生還者 第I章》沒有必要,其70美元的價格也遭到質疑。
ps4最後生還者: 角色
開發團隊準備了一個不錯完善的吉他彈奏系統,感受撥弄著 DualShock 4 觸控板,品味獨自一人彈奏的心情吧~。 《最後生還者》結束在喬爾強行帶著艾莉離開火螢基地,原本以為可以獲得免疫者,找尋疫苗的火螢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喬爾隱藏了艾莉原本是免疫者的身份,甚至要對方三緘其口。 即將在 6 月 19 日上市的《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The Last of US Part II)今(12)日是全球媒體評測解禁日,4Gamers 這次也有參與評測,這篇就是全破心得。
ps4最後生還者: 遠傳 5G 也開臺!強打 5G 流量用完、4G 繼續高速喫到飽
),可容納最多八人進行四對四對抗的連線遊戲,角色操作、戰鬥方式及可製作的道具則與單人模式類似。 遊戲提供三種模式:「補給爭奪戰」、「求生戰」和「盤問」。 其中「補給爭奪戰」和「求生戰」皆為隊伍死亡競賽,差別在於前者玩家能夠進行有限次數的復活,後者無法復活;「盤問」模式中,玩家可以無限次復活,玩家將敵人擊倒後,可以上前對其進行「盤問」,以獲得對方的保險箱密碼,全隊成功盤問5次後,便可得到對方保險箱的位置。 任一模式下,玩家皆須選擇所屬陣營,分別為「火螢」和「獵人」,並以讓陣營中的生存者存活為目標。
ps4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 重製版 PlayStation®Hits (韓文, 英文, 繁體中文)
Naughty Dog 想透過《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帶給玩傢什麼感受,是痛徹心腑,還是無限感嘆。 既然有 NDA 約束不能聊太多劇情細節,那來聊聊「人」吧。 稱讚了升級後的影格率,並評論道原來的影格率是一種「明顯的劣質體驗」。 IGN的莫里亞蒂表示,他最初認為這種變化是「令人不快的」,但在進一步的遊戲中對之表示讚賞,他還認為影格率的提高不僅提供了「明顯的美感提升」,也增強了遊戲性。 第十章地下通道到有武器桌可改造那地方,旁有第12個用彈簧刀打開的門,裡面我搜颳了60個零件,把最後一個武器升級改滿,之前中間幾話有幾個門沒彈簧刀開,所以這遊戲這2輪只要有搜索區域,有開門,基本上2輪一定可改滿。 不過儘管跌價速率極快,《最後生還者2》的首波銷量仍然不錯。
喬爾和泰絲得知真相後殺了那個無賴,卻遇上了火螢的首領瑪琳。 瑪琳提出只要他們能將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艾莉,送到議會大廈給火螢護送部隊接手,就同意把武器還給他們。 雖然當下未說明,但護送期間艾莉坦承三個星期前被感染,卻活了下來,她被認為可能擁有研製疫苗的關鍵。 抵達大廈後,議會被士兵包圍,因稍早襲擊而遭到真菌感染的泰絲,於是決定犧牲自己為兩人拖延時間,並要求喬爾將艾莉送達火螢的手中。 若要在PS5上遊玩這款遊戲,您的主機可能必須安裝最新的系統軟件。
ps4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首部曲重製版 9 月登陸 PS5 平臺 畫面、操控與系統全面翻新
積累「補給」可提升玩家的等級,提升等級可獲得更多點數,以購買初始武器或技能。 玩家可以將遊戲連接到Facebook帳戶,與Facebook好友匹配遊戲。 玩家也可使用帽子、頭盔、面具和徽章來自定義角色的外形。 2019年9月3日,頑皮狗關閉了PlayStation 3版本的多人遊戲伺服器。 遊戲的特點是有一個人工智慧(AI)系統,人類敵人通過該系統對戰鬥作出反應。 如果人類敵人發現了玩家,他們可能會躲避或呼救,也可能在玩家分心、沒彈藥或戰鬥時攻擊。
線上多人遊玩,讓人感覺有祕境探險的味道,PS4的多人遊玩DLC獎盃條件和PS3最初版本的DLC獎盃條件不同,PS3版是不死且殺3人以上,到PS4改成擊倒及處決5人,整體來說線上遊戲比較重視團隊合作。 要100%獎盃,就要解完4個DLC,Left Behind、荒廢之地、收復之地及絕地模式,全部包含在遊戲之中,DLC不用再買。 Left Behind是前傳,描述茉莉和艾莉故事,絕地模式就是要在玩一輪最高難度劇情,荒廢之地及收復之地就是線上對戰,各新增4個地圖,共8個地圖。 看白金獎盃條件中8個難度過劇情獎盃,但其實只要『生還者+』難度完成遊戲就會解開其他難度獎盃,但開啟條件是任何難度先通關一次,再利用特有的BUG才能直接玩生還者難度,所以要白金至少通過2輪,如包括DLC獎盃,可以直接選絕地難度,獎盃100%最快2輪。 收集東西一樣是必然的獎盃條件,所以從一開始玩就要特別注意收藏地點,萬一錯過沒關係,還有一輪可以拿,這遊戲的系統紀錄有共用存檔的設計,不過這遊戲獎盃BUG真多。 評論迥異的狀況,使發售前的劇情透示風波在網絡社羣有所延續。
性情暴戾的倖存者喬爾,受僱到高壓的軍事隔離區,將14歲少女艾莉偷偷帶走,但原本看似輕鬆的小事,隨後演變成一場橫跨美國的殘酷旅途。
IGN的莫里亞蒂認為戰鬥是「緊張和傷腦筋的」,並補充道感覺每一個敵人都「有人性」。 《Joystiq》的米切爾稱戰鬥「在喬爾的手上堆積了一個又一個的死亡」。 Eurogamer的韋爾什認為遊戲中充滿威脅和懸唸的遭遇給遊戲帶來了更多的玩法。 《GameSpot》的Tom Mc Shea認為遊戲的AI降低了戰鬥的體驗,敵人經常無視玩家的同伴。 《Polygon》的科拉爾也認為戰鬥系統有缺陷,尤其是與感染者的戰鬥,並指出遊戲中的AI有些時候很「荒謬」,「打破了頑皮狗努力營造的氛圍」。
玩家的同伴,如艾莉,可以通過向威脅者投擲物體以使其眩暈,通報玩家看不見的敵人的位置,或使用刀和手槍攻擊敵人來協助戰鬥。 進入遊戲開始壓OPTIONS,出現存檔畫面,選剛存的檔案,壓OPTIONS選資訊看,會發現存檔紀錄是『新遊戲+』,這表示遊戲認為你是在玩『生還者+』難度,這樣就成功了,也繼承之前的第一輪的升級等。 《最後生還者》又名《最後的生還者》是由Naughty Dog製作,索尼發行的一款第三人稱生存恐怖動作冒險遊戲,PS3版將於2013年6月14日發售,PS4版將於2014年7月29日發售。 遊戲設定在末日之後的美國,有2名主角:喬爾和艾莉,他們在旅程中相扶持作戰以求存活。 它也獲得了IGN 2013最佳遊戲(IGN’s Best of 2013)的最佳音效大獎、最佳PS3多人遊戲、最佳PS3動作冒險遊戲、最佳動作冒險遊戲大獎。
相較傳統 AAA 大作,《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的設定與劇情安排「不太一樣」,至少不是《祕境探險》那種淋漓暢快的感覺,偶而會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價值觀與關係,就算遇上劇情或是角色行為讓你不解之處,也不用太意外,畢竟這是一個歷程……只能說,就看要從自己的角度還是從遊戲內的角色綜觀態勢。 根據 NDA 約束,這篇裡面不存在「任何」關鍵劇情透露、沒有角色「明確」結局與去向、關鍵戰役解法、以及是否有除了艾莉以外的操作角色,但是會告知全破心得,全篇圖片只能使用原廠提供素材。 《最後生還者 重製版》各地區發行日期不同:北美於2014年7月29日發行;歐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於2014年7月30日發行;英國和愛爾蘭於2014年8月1日發行。 2020年1月,動畫工作室Oddfellows的官方網站上披露了《最後生還者》改編動畫短片的預告圖。
ps4最後生還者: 遊戲
Sony PS 官方稍早宣佈,《最後生還者2》的首週全球銷量突破 400 萬部,但已出現第二週銷量極速下降的情形,以英國市場來說,其銷量相比首週便銳減了 80%。 網站內之內容均源自熱心網友提供,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若發現無意間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立刻來信告知,謝謝。 2020年7月9日,中國大陸購物網站淘寶全站下架《第II章》。 有說法認為此次下架除跟遊戲可能與買家退款引起大量交易糾紛外,也有可能與其含有的暴力元素有關。
難度滿高,基本上都要靠潛行暗殺,要火拼很容易死掉,AI射得快又準,很多難關都是靠跑與潛行躲敵人。 最後注意往前回玩中,如果一至十章有任一章節不是『已完成絕地』的字,漏掉了,而第十一章已完成絕地難度,就算回去補完成『已完成絕地』的章節,獎盃不會跳出,還要重玩第十一章,獎盃才會跳出。 是由頑皮狗工作室開發,索尼電腦娛樂發行的動作冒險生存恐怖遊戲,於2013年發行。 遊戲設定在末日之後的美國,玩家將操控喬爾,護送少女艾莉橫跨美國,他們在旅程中相扶持作戰以求存活。 玩家可使用槍枝和簡易武器,並可以使用潛行來抵禦敵對的人類和被蟲草屬變異真菌感染的食人生物。
在發行後的7天內,《最後生還者》售出了超過130萬份,一度成為2013年發行時銷量最高的電子遊戲。 發行三週後,該遊戲的銷量超過340萬,在當時成為有史以來PlayStation 3上銷售速度最快的遊戲。 該遊戲一度成為銷量最高的數位版PlayStation 3遊戲,直到同年9月被《俠盜獵車手V》打破。 在英國,該遊戲連續六週保持在排行榜榜首,追平了多平臺遊戲《國際足盟大賽 12》(2011年)和《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2012年)所創下的紀錄,也成為了自《黑色洛城》以來英國最大型的遊戲發布。 在發行後的48小時內,《最後生還者》的收入300萬英鎊,超過了同期的高票房電影《超人:鋼鐵之軀》。
2019年9月24日,官方舉行State of Play的遊戲發佈直播,正式公開遊戲部分,當中發表《第II章》將會於2020年2月21日發售。 10月25日,在宣佈發售日起一個月後,官方突然宣佈以提升內容品質為由,將《第II章》由原定2020年2月21日延至2020年5月29日發售。 上首度亮相,原計劃將於2020年5月29日發售,但因2020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影響宣佈延期至2020年6月19日發售。 該遊戲受到評論媒體好評,尤其是在遊戲性、音響設計、配樂、表演、人物和畫質方面,然而其情節及主題在評論界引致分歧,也在Metacritic遭到大量玩家負評轟炸。 一如難搞的感染者,這次因為 Naughty Dog 增強了敵人 AI 與種類,實在讓人煩心;偶而一個失手,看著角色被錯骨、咬爛,真的是….。 吉他是艾莉與喬爾的橫跨年齡差距的橋樑,是喬爾的興趣,是艾莉抒發情感的管道。
ps4最後生還者: 劇情梗概
遊戲的特點是在沒有戰鬥的階段,往往涉及到人物之間的對話。 遊戲中有一些簡單解謎元素,例如使用漂浮的託盤將不會游泳的艾莉移過水體,以及使用梯子或垃圾箱到達更高的地方。 玩家可搜刮筆記、地圖、漫畫等故事收集品,並在揹包選單中檢視。 Naughty Dog 畢竟已經是個熟手 AAA 規模的工作室,歷經《祕境探險》到《最後生還者》,他們很懂得拿捏以劇情為主的遊戲節奏,品質,內容一如往常穩定發揮。 當然,他們慣有的…那些讓人偶而很想吐槽的劇情安排,當然也存在這麼一點。 會,因為《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是一款有資格爭取年度遊戲的作品,Naughty Dog 的技術一如往常精湛,這是一款在遊戲性可以讓人很享受的大作;西雅圖壯闊的美景讓人驚艷,破敗得讓人心驚,動畫與遊戲畫面無接縫操作,機關設計難度恰到好處,享受動手的樂趣又不至於成為負擔。
在歷經《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的各種風波,Neil Druckmann 接受 Wired 採訪時(網頁連結)。 至少全破的時候沒有摔手把,然後大喊「xxx 誤我一生」…..。 不過裡面真的有些很打動人心的地方,或多或少改變了對劇情的看法…..但少部分還是覺得糾結。 本遊戲的環境場景刻劃細緻,對光影效果的生動呈現,特別是實作了一般遊戲少見的”即時輻射度演算法”,手電筒投射出去的光線不但會在物體上產生逼真的投影,還會從照射面輻射到週遭的環境中,讓環境的亮度與色調跟著變化,更讓玩家宛如身歷災難中不可自拔。 )解釋稱,這旨在「重新點燃(艾莉)對生命的渴望」,因為她在與大衛相遇後遭受了痛苦。 感染者是遊戲的一個核心概念,其靈感來自於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2006年)的一個片段,其中介紹了冬蟲夏草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