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媽祖廟9大優點2025!專家建議咁做…

臺灣則有3000多座以上媽祖廟,因地而異,且名稱說法不一。 全臺媽祖廟2025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媽祖面色分三類,金面為公家勅封,專屬官吏供奉,為「官府媽」,又稱為「大媽」;粉面(紅面),為讀書人、商人所朝拜,庇佑舉子、行商,為「士子媽」,稱為「二媽」;黑麪者主為漁農人民驅除妖邪,庇佑民眾;稱為「三媽」。 目前臺灣媽祖廟大致可分為三大派:一是軍派或稱水師派-主要是以跟隨明鄭來臺的水師後代為主;二是官派又名仕紳派-多為跟隨清朝施瑯提督的官員後代為主;三是民派又名民間派-多為海員、漁民、工商界人士和遷移居百姓為最多。 根據清初《使琉球記》中記載,媽祖林默娘28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遇風浪船毀人溺,媽祖為救父兄入海罹難,她的遺體當年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小島(即今日馬祖列島的南竿島),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將她葬在岸邊。 湄洲島的鄉親一度以為默娘失蹤沒下落,故稱她已羽化昇天成仙,且為感念其孝心,遂蓋廟紀念她的孝行。

而郭臺銘年幼時曾與家人在該廟借住長達9年,土城鴻海集團總部所供奉的媽祖也是由這裡分香,直到現在郭臺銘每年仍會到慈惠宮參拜。 鹽水過去為一天然內港-月港,1662年鄭成功帶領大批移民遷臺,在今大眾廟前關墾為貿易港,滿江漁火的景象被稱為「聚波漁火」,因此在過去鹽水大眾廟被稱為「月港聚波亭」。 全臺媽祖廟 大眾廟主祀「雷府大將」,也就是唐代抵抗安祿山的名將雷萬春,此外,大眾廟也有許多特別之處,一是廟內配祀的福德正神鬍鬚會年年增長,十分神奇;二是大眾廟內有以約5000張的麻將牌製成的廟中廟,內供奉武財神,信徒會將準考證或名片放置在小廟內或神像手上,祈求考運及商運順利。 鹽水大眾廟也鄰近月津港,若是在春節前往不妨可以欣賞月津港燈節的夜晚魅力。

全臺媽祖廟: 信仰發展

鹿耳門天后宮最初建立於明永曆15年間4月初二日,為當時的延平郡王鄭成功抵達鹿耳門時為鼓舞士氣,所搭蓋的媽祖宮,並恭請座鑑奉祀之媽祖金尊進宮,供軍民膜拜。 後清康熙58年間各官捐俸拓建,形成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兩旁有僧舍六間,僧人奉以香火,稱為天后宮,當時鹿耳門為臺廈通商口岸,香火時分鼎盛。 慈祐宮廟頂上,有很多的雕飾,除了人物外,還有飛躍的青龍,傳說青龍可防止火災發生,所以一般廟頂上都會裝飾青龍。 進入正殿,有媽祖神像和一層層的光明燈,光明燈是信徒希望得到媽祖保佑,所點上的油油香燈。 其後每多顯靈,於海濱救人無數,於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1683年)福建水師施琅攻打臺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 全臺媽祖廟 全臺媽祖廟2025 康熙帝知道後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後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裏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

  • 在神像的右邊,畫師潘麗水用一幅「木蘭從軍」的壁畫,呼應聖父母廳「孝順」的本質。
  • 南鯤鯓代天府還有個求財祕密武器,位在正殿後有塊全臺唯一用咾咕石砌成的牆壁,被稱作「九五至尊金錢壁」。
  • 像一九八七年突破政府禁令,領先全臺到福建湄洲進香,取回湄洲祖廟的香火,直接建立自己與湄洲祖廟的傳承關係
  • 霞海城隍廟座落於臺北市大同區,是內政部公定的三級古蹟,距今已有144年的歷史,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人民信仰中心,也是臺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 今天來臺南安平小旅行,參觀了超過120年歷史、當年臺灣首富的「盧經堂古厝」,算是為兩天後(12/25)要參加的一項『府城導覽』行程做了暖身。
  • 漢人將媽祖信仰傳到臺灣以後,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

鎮瀾宮也針對年輕的非信徒,以年年創新的行銷手法爭取他們。 像前兩、三年,鎮瀾宮為了接觸年輕信眾,甚至出錢、出志工與衛生所人員合作,到臺中縣各國高中,向年輕學生宣導性教育知識,由於反應良好,後來,連縣政府也加入。 對於鞏固,甚至擴大基本市場,鎮瀾宮的作法是「利益分享」。 鄭銘坤常說:「媽祖是大家的,怎麼可以被少數人把持?」根據這種精神,鎮瀾宮於二○○一年改革已經進行近百年的祝壽大典儀式,藉以強化信眾對大甲媽的信心力。

全臺媽祖廟: 歷史文物

但是500多年來,佔澳門人口20%的福建人一直在澳門得不到應有的政治及社會地位,當然更別提媽祖信仰。 信眾相信,各香及各香頭可以得到比一般信眾更多的媽祖保佑。 全臺媽祖廟 後來,為擺平搶香的各個團體,又增設「贊香」,由已經擔任過頭、二、三香的團體或個人參加。 大甲鎮圖書館館長雷養德已連續三年,全程拍攝大甲媽出巡的畫面,他說,在起駕當天,他想拍一張「老人家虔誠膜拜」的照片,等了半天等不到,因為都是年輕人。 不只出巡當天,平時想看穿窄裙的辣妹,鎮瀾宮前比西門町更多。

臺灣光復後,附近一座最大的村莊,眼見新媽祖廟始終不見蹤影,於是帶著在水災中拾獲的鹿耳門媽祖廟金爐,將安置在安海宮的神像、器具們請回了村莊的保安宮裡,並改名聖母廟主祀媽祖。 不過隨著清同治十年的一場大水,不單淹沒了鹿耳門媽祖信仰中心的鹿耳門媽祖廟,也讓本來媽祖廟裡的神像器具四處飄散,而形成了如今鹿耳門一帶有著兩間媽祖廟互爭奪自己纔是最早、最正統媽祖廟的特殊局面。 在臺灣沿海一帶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海神信仰——媽祖,隨著鄭成功飄洋過海在鹿耳門登陸並收復臺灣,更是讓保佑鄭成功水軍順利上岸的媽祖信仰在鹿耳門一帶有著眾多的信徒。 臺北關渡宮在北臺灣各地都有迎請關渡媽做客的習俗與傳統。 甚至擴展到中臺灣與南臺灣,關渡宮以開基大媽與開基軟身二媽神像最為靈驗,也為各地信徒主要迎請巡莊繞境的神像。 此外,金山慈護宮、士林慈諴宮有供奉全臺少數官祀的金面媽祖。

全臺媽祖廟: 臺南7間求財、求姻緣靈驗的廟宇!從武廟到天后宮,帶你來一場文化參拜散策

但考諸乾隆中葉繪製之《臺灣輿圖》,西定坊南勢街尾未有海安宮之標示。 而嘉慶十二年(1807年)成書之《續修臺灣縣志》記載海安宮為「欽差大臣嘉勇公福安康偕眾官公建,郡守楊廷理成其事」,故有以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海安宮創建年份之意見存在。 綜上,由於乾隆元年說缺乏明確文史資料佐證,在此權以乾隆五十三年說為海安宮創建年份。 1990年代,在兩岸交流開放以後,臺灣許多媽祖廟蜂擁前往福建湄洲島進香,並捐款興建殿宇。 這使得媽祖廟和「媽祖遺跡」已經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殆盡的湄洲島,重新迅速興建了大量豪華現代的宮殿、參道和牌樓。 因為這樣的層級觀念,臺灣許多媽祖廟對於自身在層級中的地位錙銖必較,民國四十年代(1950年代)以後,臺灣的各大媽祖廟之間開始有誰纔是「開臺媽」的爭論。

全臺媽祖廟: 臺灣媽祖聯誼會由來

她回望的方向,有著年邁的父親與家人,還有年幼的弟弟不捨地追著。 畫師把半幅畫的中心放在木蘭,接著透過木蘭的視線,把觀看的重心引導到其家人,讓畫作充滿律動與流暢感。 矗立在田野間的持法媽祖宮,是全臺首間不燒金紙的媽祖廟,宗教信仰、人文藝術與環保相結合,成為全臺新興廟宇。 說到中和的烘爐地,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求財靈驗的土地公! 據聞當年樹壁和尚帶著媽祖像行經北港(昔稱笨港),在一口古井邊坐下來休息,也把媽祖像放在一旁,再待要起身離開時,媽祖像竟然怎麼樣也拿不起來了! 傳說現今朝天宮媽祖神像座下就是當年的那口古井,因此北港朝天空的媽祖也有「井上媽」之稱。

全臺媽祖廟: 高雄│田寮慈玄聖天宮(田寮石頭廟)

天后宮前身是西元1647年創立的鹿港天妃廟,在明鄭時期,鹿港天妃廟遷至現在地址,天后宮是臺灣最早唯一祀奉「湄洲媽祖」的廟宇,有300多年歷史,是國家3級古蹟,為鹿港地區信仰中心。 由於鹿港早期貿易興盛、文化薈萃的鹿港,天后宮的建築、木雕、石雕、彩繪皆出自於名匠之手,處處盡顯其豐富的歷史人文風采,更因為屢顯神蹟、宮務管理有方,香火始終鼎盛不衰,也是臺灣相當具代表性的媽祖廟,對於研究史料、考證古蹟、探索民俗信仰都被各領域人士視為珍寶。 為全臺最知名的媽祖廟之一,位於臺中市大甲區,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全年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三月舉辦大甲媽祖遶境,為世界級的宗教盛事,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與。

全臺媽祖廟: 高雄│龍虎塔

2013年,海南省及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邀請,以本宮為首召集全省共22間宮廟,參與兩岸媽祖佑南彊活動,將媽祖信仰推播至海南,宏揚聖母聖德、慈悲為懷的心。 2012年,由本宮帶領鹿港鄉親1000多名參與第一屆在中正紀念堂臺灣燈會,至今已然22年頭,交通部主辨第二十三屆臺灣燈會特感念媽祖恩澤,以鹿港為主會場,特設一主燈區於本宮,感念媽祖慈悲神靈的精神。 2010年,在大陸崑山,由臺商所出資重建,仿鹿港天后宮之建築格局的崑山慧聚天后宮, 於9月15日由本宮分靈媽祖前往崑山安座,分靈活動盛大,分靈盛事別具意義。 2007年,於11月1日受邀參與莆田湄洲祖廟所舉行『天下媽祖回孃家』活動,在全世界20幾個國家、地區,300多尊媽祖共同參與祭典,鹿港天后宮媽祖崇高神尊位階而榮登『首座』。 也再次證明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在全臺媽祖的崇高地位,受到肯定及讚許。 2007年,獲交通部觀光局評選為國內十大景點,也是廟宇首次進入,可見鹿港天后宮在宗教及觀光的發展盛況。

全臺媽祖廟: 臺灣媽祖聯誼會

所以每年將近媽祖聖誕時,請鹿港天后宮進香媽、鹿港新祖宮同安媽到莊頭遶境。 當時只有十二個莊頭,到現在已經有十五個莊頭,但名字依舊是同安寮十二莊。 近幾年,彰化縣把同安寮十二莊請媽祖遶境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南鯤鯓代天府的緣由可追溯明朝末年,相傳當時有一艘王船漂流至南鯤鯓沙洲,船內供俸著與唐高祖李淵一同建唐的5位開國功臣李大亮、池夢彪、吳孝寬、朱叔裕、範承業,於是當地民眾便興建草廟簡易供俸,之後隨著信徒增加,並且經歷多次整修、改建,於1817年槺榔山建廟,至此香火鼎盛。 南鯤鯓代天府更是榮獲了10大殊榮,其中包含臺灣王爺總廟、國定古蹟、國定民俗、米其林三星旅遊景點、臺灣十大廟宇建築、臺灣十大廟會等,可見其在對臺灣民俗信仰有著不凡的地位。

全臺媽祖廟: 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死了 網友:普天同慶

鎮瀾宮的紫羅蘭翡翠媽祖和地下一樓媽祖文化館中的黃金媽祖更是鎮殿之寶,現在媽祖更被列為臺中三寶之一。 霞海城隍廟座落於臺北市大同區,是內政部公定的三級古蹟,距今已有144年的歷史,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人民信仰中心,也是臺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該廟除了主祀霞海城隍外,也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範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 另外,該小廟現容納有600多尊各式神像,也是該廟的特色之一。 也有民眾在臉書粉專「蘆竹白沙屯天上聖母傳統文化分享區」表示,徒步進香的400公里路程,不僅認知到自己的渺小,路途中颳風下雨還要走下去,也象徵人生不論遇到什麼挫折打擊,依然要勇敢走下去。

全臺媽祖廟: 💡 彰化-鹿港【天后宮】

本次搶下網友心中最靈驗廟宇的就是位於臺北的行天宮,主祀關聖帝君的行天宮,除了求籤靈驗以外,網友紛紛表示,來這邊拜拜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由於主神關羽是一名武將,許多跑業務,開公司的信眾都相當喜歡來此參拜。 新營南鯤鯓代天府是全臺規模最大的獨棟廟宇建築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五府千歲信仰中心。 每年於農曆春節期間,除了會在初一隆重抽「國運籤」,更會舉辦「百足真人蜈蚣陣七星平安橋」祈福活動。

看龍柱的門道第一點,就是找龍在哪裡、有幾隻,通常年代較早的龍柱,一柱只雕一龍,大天后宮的拜殿龍柱即屬此類。 龍柱有分三爪、四爪、五爪,只有皇帝才能用五爪造型,大天后宮原本是明朝寧靖王的王府,這裡的龍柱有幾爪呢? 全臺媽祖廟2025 持法媽祖廟彷彿就像一股清流,持法媽祖宮秉持聖訓『以文化遺留子孫、正風民心、渡化眾心』為職志,由傳統民俗宗教再出發,深耕民俗宗教文化,不說經論道,不倡迷信,不化紙帛。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新聞頻道、Facebook、PTT及各大討論區、部落格等,針對討論『臺灣百年廟宇』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1591年[來源請求],鹿港與中國明朝沿海城鎮之間的貿易往來已經相當的頻繁,當地民眾為求商船往返海上平安,故集資建造了鹿港天妃廟(亦稱「北頭聖母廟」)供奉天上聖母,其遺址在現址北側三條巷(古地名「船仔頭」)。 北港朝天宮起源於1694年,樹壁和尚從湄洲移駕「媽祖神像」,因為這一層因緣淵源,朝天宮是全臺灣唯一使用「佛教儀式」祭祀的媽祖廟。 板橋慈惠宮供奉的媽祖「板橋媽」之稱,不僅是當地人信仰中心,也是板橋四大廟之一。

全臺媽祖廟: 媽祖廟列表

大甲鎮瀾宮是臺灣最重要的寺廟之一,也是大甲民眾的信仰皈依。 大甲鎮瀾宮主祀媽祖,每年農曆3月「瘋媽祖」的時候,上萬信徒會跟著大甲媽9天8夜,步行兩百多公里往返新港奉天宮,活動期間更是全國關注的焦點,與梵蒂岡耶誕彌撒、麥加朝聖被合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盛況空前。 而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屏東慈鳳宮主神都是媽祖,臺灣人唐山過臺灣,過去航海技術並不發達,經過黑水溝(臺灣海峽)時常死於海難,我們祖先全靠媽祖慈悲庇佑平安過海,所以媽祖一直是各地方的中心信仰之一。

全臺媽祖廟: 網友公認全臺「10間最靈驗廟宇」排行!大甲鎮瀾宮居然還擠不上前三名,第一名果然是它啊!

從這一年起,每年10月由澳門政府主辦的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都會邀請鎮瀾宮參與,鎮瀾宮經驗在澳門受到最大重視。 位在臺南市安南區,創建於十七世紀初,於鹿耳門嶼附近築有草廟,奉祀天上聖母,在一九六0年正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不但是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中心,也是全臺聲明遠播的大型廟宇。 另外還供奉求姻緣的月下老人,樓梯間的牆面上滿滿整片的結婚新人小卡,可想見這裡的靈驗以及受歡迎的程度,如果來到臺南,單身的朋友可別忘了這個不可錯過的旅遊重點。 今年白沙屯媽祖進香已確定在2月12日凌晨起轎,2月17日到北港,2月20日返回白沙屯拱天宮,全程9天8夜,這也是罕見媽祖指示在農曆元月前往北港進香。 拱天宮總幹事陳春發表示,香客報名分為個人徒步與團體遊覽車,報名時需要特別注意,廟方也預估,今年報名的信眾可望衝破10萬人大關,創造歷史紀錄,因此也準備好10萬件進香服、臂章等。 拱天宮廟方於16日開放報名至2月8日,由於農曆春節假期正好在報名期間,廟方預估加上廟宇走春信眾,勢必出現人潮湧擠的情形,除了呼籲信眾們耐心排隊報名之外,苗栗警方也在西濱快速道路和省道臺一線進行交通疏導管制,請民眾能夠配合。

其中,頭香、二香、三香、贊香四個團體,是最重要的贊助者,每年出錢出力。 臺灣有2000多座媽祖廟都推銷一樣相同的商品:媽祖信仰,但大甲鎮瀾宮是推銷這項產品最成功的超級業務員。 每年八天七夜的大甲媽出巡,參與人數超過100萬,為當地帶來16億元財富,而政府投入不過1000萬。 一座近300年的老媽祖廟,六成五的香客是40歲以下的帥哥辣妹,如果鎮瀾宮是一家公司,無疑是一家績優的媽祖公司。 全臺總計11座宮廟參加空中遶境,分別為大甲鎮瀾宮、新港奉天宮、麥寮拱範宮、淡水福佑宮、北投慈後宮、艋舺啟天宮、花蓮港天宮、蘆竹慈母宮、新港奉天宮金虎爺總會、昊天宗成功媽祖會、臺北聖興天后宮等。 會提供紅絲線和香火,參加遶境的信眾如有需求,可向媽祖祈求並向神轎旁工作人員索取。

全臺媽祖廟: 大甲鎮瀾宮:全臺最大遷徙活動

大甲鎮瀾宮俗稱大甲媽祖宮、大甲媽祖廟,位於臺中市大甲區順天路158號,大甲火車站正前方200公尺處,主奉天上聖母媽祖,為臺灣媽祖信仰的知名廟宇之一。 近年來,大甲鎮瀾宮媽祖的遶境進香發展成宗教界的盛會,曾遠赴湄洲媽祖廟進香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大甲媽南下遶境進香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的超大活動「大甲媽繞境」已成為臺灣人的集體記憶,由媽祖決定出發的日期時辰,來自各地的過萬信徒匯集到一起,從鎮瀾宮出發,徒步來回北港朝天宮(1988年後改為新港奉天宮)9天8夜,現在已經過逾100間廟宇,跟隨的信徒也逐年增加。 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樂成宮,為國家第3級古蹟,年代久遠的樂成宮經過921大地震的侵襲,幾經多次翻修,如今樂成宮已成為重要的文化資產與民眾的信仰中心。 廟裡主要供奉旱溪媽祖之外,位於2樓的月老殿與財神爺更是香火鼎盛,來到旱溪老街走一趟樂成宮,感受傳統民俗風情之外,也別忘了來覓個好姻緣。 同安寮十二莊因乾旱而請鹿港媽祖到莊頭遶境,祈求天降甘霖,沒想到遶境完後竟天降甘霖。

全臺媽祖廟: 大甲媽繞境滾出百億商機 P.102

目前還不會進行人數管制,信眾若想參加遶境或隨香活動也不需事先報名。 不過新港奉天宮董事會祕書李冠儀表示,若有任何疫情消息,廟方將比照CDC指揮中心公佈之公眾集會因應指引相關規定辦理。 1964年,當地人士召開吳地、三槺榔、十八莊信徒聯合會,希望能夠擴大新港媽祖的遶境範圍。 如今遶境範圍包含嘉義縣新港鄉、民雄鄉、溪口鄉、六腳鄉,以及雲林縣北港鎮及元長鄉,共八天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