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測由五科必考改為選考後,需要參酌學測成績的高中生升大學9大管道,也隨之調整科目數量。 在學測參採科目不得超過四科的狀況下,國文和英文幾乎成為各校系的必採科目,自然組相關學系多再加上數學或自然,社會組則是配社會考科。 高三同學們一定要留意「學測五選四」帶來的5大重點變化,才能為自己定下最佳升學策略。 三貝德國小、國中及高中課程不僅搭配108課綱編制,更提供升學王與小學王線上數位課程免費試讀,全科教學搭配108課綱素養導向,提供最多元、全面的課程與題型,精實培植素養閱讀理解能力。
學電腦資訊不是為了當工具人好嗎⋯⋯原為自然組的分類班羣,強調數理化與工程建築領域,看重數學能力和理化學科,適合想往科技資訊、電機、工程類發展的學生。 (逃)也是原屬於社會組的班羣,著重中英文學、法律、教育類和大眾傳播領域,像是對教師、外文、法律政治或是媒體有興趣的都可以選。 建議可以到學校網站下載課程計畫檔案瞭解學校有開設哪些班羣,請下載最新版的 108 學年版本才會有新班羣的資訊喔。 過去高中時期會將學生分為三類組,通常為一類組(文法商)、二類組(理工)、三類組(醫農),新課綱上路後,為了更著重於專業領域的學習,學校改以「學羣」、「班羣」劃分,例如:人文社會、財經商管及資訊科技等學羣。 以往 99課綱中,每間學校皆以國、英、數、社、自 5 大科目為主,然而在108新課綱中,更強調接觸多元選修課程,培養跨領域的應用能力,因此新課綱在必修、選修及團體活動皆有變動,以下為你整理 6 大差異。
108課綱 分組: 重點3:【醫學系】參採4科,英數自為必考
很重要的是「 學生在高中就要先計畫想讀的大學校系 」,在更詳細的分類制度下,每個班羣的主科和修課項目都是按照升學類羣做設計安排,像是偏社會組的財經商管班羣會修到數學 B、財經等跟金融科系有關的內容。 以前高中大多分三個類組( 社會、自然、醫藥 ),但近年提前分流的趨勢,新課綱改制為「班羣制」,依照 18 大學學羣分設各種班羣。 學校會依據不同學類的學測考科做加強,並提供選修課程,讓學生提早規劃,發展專長領域的能力。 「大學問」()整理這4大類班羣與大學18學羣的對應關係,幫助你快速選擇最適合的班羣。
- 如同前述,走自己壓根不想走的路,結果不是繞一大圈回到原地,就是把自己的熱情耗損殆盡。
- 國中教育會考順利落幕,但受到疫情影響,考試期間因確診尚未解隔離、快篩陽性未經PCR檢驗及未獲PCR檢驗結果的考生不得應試…
- 近年來,赴德就讀大學的高中生漸多,只要具備德語或英語等語言能力,學測總級分53以上,附上高中畢業證書及成績單即可提出申請。
- 學生也可依興趣、目標科系選要修的課程,相比以往有更彈性的選擇,同樣是數理班羣,有些人選修進階數學研討、也有人選修程式語言課程,在選修課程中練好基本能力與知識,之後能更快速接軌大學課程。
- 108學測由五科必考改為選考後,需要參酌學測成績的高中生升大學9大管道,也隨之調整科目數量。
國中教育會考順利落幕,但受到疫情影響,考試期間因確診尚未解隔離、快篩陽性未經PCR檢驗及未獲PCR檢驗結果的考生不得應試… 108課綱 分組 我是很佩服孩子們在準備備審資料|學習歷程累積|面試練習的每一個環節,你可以看到真的像個人樣的小大人,很有成熟度令人欣慰,我也相信這些孩子危機處理應變戰力升級。 更改英文評量重點:不同於以往重視文法,108課綱重視聽力與閱讀,培養孩子長大後對國外語言應對與理解的能力。
108課綱 分組: 高中4大班羣vs大學18學羣
為了改善學生過度在意「成績」問題,未來大學招生時,將把學生在校的必修、選修與社團參與狀況,納入錄取的評分依據,藉此鼓勵學生選修符合自身興趣的課程。 此類班羣在過去傳統的分法也是歸在一類組或社會組,不過更強調數學分析的能力,比較偏重商管與金融方面,因此另外區分出來,在選課規劃上也會強調外語能力。 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財金、保險、財稅、經濟、會計、統計、商管、國貿等;各高中班羣命名不一,多半是「財經商管」、「財經管理」或「商管」,對應的大學18學羣如下。 相對而言,社會組學科之職業目標較不明顯,比起培養專業人才,社會組學科重視批判與思考能力的養成,而單就此能力雖然很難在當今社會找到相應工作,然而,此能力並沒有領域的限制,它在任何領域皆能展現其價值。
想必大家都會有一系列的疑問,因此,本篇文章聚焦於考試面的調整,包含「考試制度」與「考試題型」的變革。 按照身邊及女兒自身考數A的結果,我覺得沒有,有一類組的小孩文組數A頂標,女兒裸考也覺得正常,而且看最後翻轉的學測結論,其實私校變頂大的多半發生在文組。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多按一些Clap或是Follow我的帳號,這些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支持。
108課綱 分組: 會考時母癌逝 他忍痛拿5A佳績
外界擔心「素養化」的考題,會使題幹敘述拉長,增加考生的閱讀負擔。 宋曜廷表示,今年會考各科組題時,的確有增加一些跨領域、考驗綜整能力的題目,但總題數有減少一些,各科的試卷的總字數,與過去幾年沒有差太多,讓考生能在考試時間範圍內順利完成作答,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111學年度國中教育會考是首度以108課綱命題,全國試務會主任委員宋曜廷表示,試題著重生活化、素養化,題組和跨領域題目增加,但總題數減少,整份試卷的份量和過去差異不大。 108學年度起,學測由五科必考,改為可任選0到5科(需考術科的校系不一定要求學測成績,故可不考),對大部分的同學而言,或許可稍微減輕課業負擔,但是若想以學測成績申請國外大學,除了港校以外,建議同學還是五科皆考比較妥當。 在醫學系方面,原本都使用五科成績,108學年度起,「個人申請」(不含公費及新增系組)的11個醫學系中,有9個移除社會科,改使用「國、英、數、自」4科的組合。
淡大中文系博士候選人,擁有專科以上合格講師證,獲選優嘉獎教師,曾多次擔任國內文學獎評審,Snapask 線上教學專屬國文教師。 人生旅途漫漫,未來的目標隨時可能改變,你在高中時訂下的目標,往往無法死守終身,但即便如此,各位仍應積極地看待未來。 然而,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卻不讀自己喜歡的書,如此的學習不僅會成效不彰,學習熱忱也可能在過程中消失殆盡。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適用108課綱的第一屆高中生已升上二年級,他們9月開學後,修習數學科時,必須在數學A或數學B中擇一。 不過在 108課綱 分組 111 學年後,「指考」這名詞將走入歷史,並由「分科測驗」取而代之,考科也會從原先 10 科降為 7 科。
108課綱 分組: 會考/雲林考區125人補考 132人使用第二備用試場
也就是說,各大學校系組的「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指考分發」三個管道中,使用的學測科目不能超過四科。 個性活潑、教學生動,線上課程設計由淺到深,擅長系統化引導學生長文、文言文閱讀,深度解析文言文字句,並轉化成容易理解的方式說明,培養108課綱國文素養,獨家讀書方法和學習筆記,讓高中國文、學測素養題變得不再艱澀難懂。 自然組學生,也覺得社會組要來學數甲,恐怕有難度要克服,而過去指考,參採數乙的科系,未來在申請入學時,要改看數A,國企系,就有臺大、政大、北大和彰師大等,另外會計系,政大和北大也更重視數學能力。 「大學問」()列出9大入學管道的調整,分析「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以及「醫學系」等學測科目參採情形,並從18學羣等角度來說明參採科目的變化,提供同學參考。 此外,想要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香港、德國等大學的同學,對於學測科目的門檻要求也要一併考量喔。
社會組學生若能於課外主動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方向,並將批判與思考的能力帶入其中,將所學與實務結合,也有其優勢之處。 在未來發展上,自然組偏向「專才」,社會組則偏向「通才」,這兩種不同特質的人才各有其優勢。 自然組學科大多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學生將不斷接受相關訓練,培養某一特定領域的專業。 因為在沒有想清楚的情況下,硬著頭皮選擇了自然組,很多同學是被繁重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但即使如此,多數人仍極力說服自己,只要熬過這兩年,一切就會值得了,結果每天的學習就在如此的壓力下反覆著。 在臺灣,自然組似乎在類組選擇上較被推崇,學生的耳邊總充斥著自然組比較好的說法。 許多父母要求子女選擇自然組,認為唸社會組沒「錢」途;而補習班為了使榜單「好看」,大多也鼓勵著學生選擇自然組。
108課綱 分組: 高中段考補習推薦
但同時,分科測驗的孩子是非常難能可貴,分科考不如學測試考大概,而是考細節考專業,高三下的課程也考,繁星大概4月解脫,個申大概5月解脫,分科要熬到8月中放榜才解脫,也有孩子是喫全餐,沒繁星只好個申,個申沒上只好分科。 英文單字量調整:為了改善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單字量由 7000 變 4500 字(素養題不受此限制)。 降低國文文言文佔比:文言文佔比由 45%~65% 調整為 35%~45% ,更著重培養孩子對於長篇文章的閱讀能力。
吳銘祥說,現行高二社會組學生未來升大學的處境,確實曾引起家長關切,老師則建議學生,如果數學A及數學B都想學,那就在學校上其中一科,另一科上網自學,教育部有提供網路學習資源。 劉駿豪說,之前社會組學生修讀數學乙後,升大學時所有社會組科系都可以選填,但111學年起,社會組學生除非數學A及數學B都學,否則在升學選擇上僅剩約一半。 其他如外語學羣、文史哲學羣或藝術學羣、教育學羣等,採計科目也多不看自然科。 當初寫這篇是因為我看到身邊很多同學正在討論選組的事情,還請教各科老師各領域升學的問題,便整理上面資訊,來幫正為高二分組抉擇煩惱的同學,以及後續的要升高中的學弟妹們能清楚瞭解分組項目,並選出真正符合能力興趣的班羣。
108課綱 分組: 會考/社會、英文有鑑別度 會考落點建中34.6、北一女33.8
至於香港的大學,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108年起多半配合採計學測至少四科成績(有些醫學專業科系則採計五科),以國、英、數為主,再依專業搭配社會或自然。 中國大陸107年以學測總級分均標為門檻,開放308所大學供臺灣高中生申請,其中不乏「985」、「211」、「雙一流」等名校,吸引不少學生趨之若鶩。 然而中國教育部針對108年臺灣學測五選四的改變,目前尚未有正式簡章或相關政策公佈,所以同學若想報考大陸大學,建議還是考五科較為保險。 有別於以往課綱強調的知識,108新課綱的核心宗旨為「素養」,根據大考中心定義,素養是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麪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期望藉由新課綱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 教育部為了改善9年一貫與高中的銜接落差,籌備多年的「108課綱」,於 2019年9月正式上路,橫跨小學、國中至高中,全名為「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學生也可依興趣、目標科系選要修的課程,相比以往有更彈性的選擇,同樣是數理班羣,有些人選修進階數學研討、也有人選修程式語言課程,在選修課程中練好基本能力與知識,之後能更快速接軌大學課程。 話說 108課綱 分組2025 108 課綱已經實行快一年了,大部分的高中生已經熟悉學習檔案的製作上傳,但接近高一尾聲,學生也開始思考「高二要選什麼班羣?」,相較以前自然、社會兩個分組,更多分類讓學生無所適從。 這次筆者整理了主要四大班羣的介紹,以及一些線上網站資源,協助你找到真正適合的班羣。 此外,針對「自然組在學測表現較社會組優異」的說法,筆者想提供另外的思考點,供讀者反思。
108課綱 分組: 📖 Snapask 112 學測國文科倒數準備|課程單元
在上完這堂線上課程後,甲骨老師也要提醒同學,學測倒數階段,要安排自我複習計畫,有效進行時間管理,並找到讀書方法,進行複習課程內容和國文寫作練習,纔能夠熟記知識方法,提升高中國文程度,應戰 112 高中國文新型學測。 99課綱是到高三,才分數甲、數乙,新課綱更早分流,而過去一般認為,自然組考數甲比較難,上大學以數理、資訊、工程科系為主,未來屬於社會組的財經科系,在大學個人申請時,要改採等同現在數甲的數A考科。 108課綱 分組2025 首先,是臺灣的社會科考試,比起國外以申論題考驗學生論述能力,臺灣仍多以選擇題、簡答題居多。 相反地,數理科目強調對於公式、觀唸的理解,計算題的答案幾乎無從猜起,解題中一個觀唸的不清楚,就可能使你失去整題的分數。 即使學測時所有學生的考科皆相同,上述現象也使得「自然組在考試上比社會組更有優勢」的說法不斷出現,甚至成為許多人的共識。 過去的高中選組,因應升學考試中的「指定科目考試」而來,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準備,因此有了類組的設計,改變學生在升上高二後社會與自然相關科目的比重。